汽車銷量跌至谷底|轎車短板拖累自主品牌

汽车销量跌至谷底|轿车短板拖累自主品牌

隨著SUV市場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僅靠低價謀銷量的品牌,很難支撐產品持續發展。

丨左茂軒、馬英歌

繼6月份中國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之後,7月的市場走勢並未好轉,反而跌至谷底,產銷量均較慘淡,創下近三年來最差的7月銷量。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8月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7月,汽車產量完成204.3萬輛,環比下降10.8%,比上年同期下降0.7%。7月完成銷量188.9萬輛,環比下降16.9%,比上年同期下降4%。當月,乘用車銷量為158.9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30%。1-7月,乘用車銷量為336.45萬輛,同比僅增長3.35%。

從各細分市場銷售情況來看,7月,SUV、轎車、MPV市場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轎車銷售81.46萬輛,同比下降1.25%;而SUV銷售63.27萬輛,同比下降8.24%,降幅進一步擴大。

“今年7月天氣炎熱,消費者看車熱情下降,是傳統的淡季,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市場表現在預計的範圍內。”8月10日,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告訴智庫君。

陳士華表示,經過多方調查,各廠家上半年庫存情況雖然在合理範圍內,但庫存明顯增長不少,下半年的銷售壓力依然很大。因此,中汽協維持年初的預計,全年乘用車市場總體產銷量增速在3%左右。

然而,今年以來,SUV增速放緩給自主品牌帶來了巨大壓力。儘管吉利和上汽乘用車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但不少自主品牌銷量嚴重下滑,長城、長安等此前銷量領先的自主品牌也遭遇滑鐵盧。

汽车销量跌至谷底|轿车短板拖累自主品牌

“今年是SUV市場的結構性高點期,部分SUV細分市場增長乏力,調整慢的中小企業將很難適應激烈競爭的變化。”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SUV銷量持續下滑

從6月開始銷量下跌的SUV市場,7月下滑的勢頭更加明顯。對自主品牌而言,SUV的“紅利”正漸漸褪去。

“SUV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有很大的基數。另外,SUV有很多比較低端的產品,在中國市場上競爭力不強,現在有不少高端車價格下探,對SUV市場有一定衝擊。”中汽協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表示。

此前,中國品牌SUV依靠低價打入市場,迅速搶佔了市場紅利。

“SUV過去幾年漲得很快,但市場總體的需求量是有天花板的。有意圖購買SUV車型的消費者數量已經很多,市場增量不會繼續像以前那樣漲得快。因此,以後的競爭是各個車企之間去爭搶有限的市場份額。如果不及時調整,差距只會越拉越大。”一位汽車業內人士表示。

然而,隨著SUV市場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僅靠低價謀銷量的產品,很難支撐產品持續發展。

“自主品牌SUV的口碑效應變得更顯著。以前有的自主品牌靠的就是價格低,但車的質量很糟糕,幾年過去毛病一堆。問題一多,暴露出來了,即使再便宜,也不一定像以前有那麼多人買了。”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儘管7月中國品牌SUV仍佔據了57.9%的市場份額,但與此前幾個月連續突破六成相比略有下滑。而下半年的SUV市場,對中國品牌SUV來說挑戰不少。

進入8月,為了“金九銀十”蓄力,自主品牌搶位戰或將提前上演,但崔東樹認為,未來幾個月的需求增速能否回升難以判斷。

“績優生”的挑戰

隨著SUV退潮,邊緣的自主品牌持續走低的同時,自主品牌“績優生”面臨的挑戰也變得更加直觀。

汽车销量跌至谷底|轿车短板拖累自主品牌

長城汽車公佈的產銷快報顯示,7月份銷量為54334輛,同比下降21.33%。截至7月,長城僅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45%。其中,高端品牌WEY旗下VV7和VV5分別只有3508和3032輛銷量。與此前月銷過萬的成績比起來,近乎“腰斬”,WEY品牌重新回到上市初期的消費熱潮,難度正在變大。

與此同時,競爭者的增多,長城的銷量擔當哈弗品牌的性價比優勢也變得不再凸顯。如何解決哈弗品牌和WEY品牌的差異化問題以避免內耗,對長城而言更加迫切。

同樣陷入低谷的還有長安。7月長安乘用車銷量為54571輛,同比下降15.5%。主力SUV車型銷量的持續下滑是長安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幾個月前銷量穩定在2萬輛的主力車型CS55,在7月只賣出了7732輛,CS75的銷量也是一路下跌,7月銷量僅為6489輛。不過慶幸的是,轎車方面逸動系列銷售突破1萬輛,同比實現翻番。

隨著SUV增速放緩甚至同比下滑,單靠SUV“一條腿走路”,嚴重依賴SUV,同時帶來的是自主品牌的發展瓶頸。

2015年推出傳祺GS4之後,幫助廣汽乘用車在市場站穩腳跟。2017年,廣汽傳祺銷量達到50.86萬輛,同比增長36.7%。但是,今年由於SUV市場降溫,作為主力車型的GS4、GS8銷量出現下滑,廣汽乘用車整體銷量增速放緩,1-7月累計銷售新車309157輛,同比僅增長6.66%。

汽车销量跌至谷底|轿车短板拖累自主品牌

依靠單一車型或僅依靠SUV快速增長的疲態盡顯,如何及時調整戰略也就更加重要。在一款車取得成功之後,如何保持後勁成為了不少自主品牌的共同難題。可以看到的是,今年增長最快的兩家自主品牌吉利和上汽乘用車之所以能夠保持高速度,在密集投放SUV的同時,在轎車市場同樣成績不俗。

“隨著SUV車型銷量的加速下滑、轎車市場的趨於穩定,我國車市正出現結構性變化。”陳士華表示。此前有消息稱,銷量“黑馬”幻速、比速停產,鈴木、菲亞特退出中國市場。但與此同時,頭部幾家自主品牌和合資競爭的底氣,市場位次將重新排定,彼此間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