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即位后,对太上皇乾隆会有抵触吗?为什么?

用户62770535332


【乾隆帝】

好慕虚荣死要面子的乾隆虽然禅位给儿子嘉庆,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让位不让权而已。直到临死前那一刻,实权依旧牢牢在握。

乾隆不止一次下诏说自己身体是棒棒哒,对于军国大事还是不敢懈怠,不能置之不理,要多多指导儿子皇帝,让他跟着多学经验,以后才会减少出错的机会等等。讲的冠冕堂皇,嘉庆做为一个傀儡皇帝又哪里敢说一个不字?

一点家都不当的新皇帝嘉庆,对老爹死抓大权不放的行为有抵触么?当然有,说是皇帝什么权利都没有,外面是嘉庆元年了,内廷还是乾隆六十一年呢,一切还是太上皇的,连宫廷内务,嘉庆都没权利管,何况外廷重大事务。

【嘉庆帝】

但是,嘉庆素来是以仁孝著称,再加上他性格内向,就算是对老爹不放权不满,他也不会表露出来,毕竟嘉庆是“沉默持重,喜怒不形。”这其实也是嘉庆应对乾隆的策略。

既然乾隆不愿意放权,又何必禅位呢?他禅位的原因有三,其一,当初说过在位时间不会超过祖父康熙,所以他在第六十一年禅位太子,履行诺言,以诚见于天下;其二,让位不让权,大权在握,并没有旁落;其三,可以摆脱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繁琐事,那些都让新皇帝干,老子就管管大事就行,这样就有大把时间养生延年益寿。所以,禅位何乐而不为?

做为苦逼的新君,不但得应付他爹,还得防备宠臣和珅。朝廷内外官员贪腐,军备废弛,国帑日蹙,苗疆尚未平定,川楚烽烟又起···嘉庆真想质问亲爹:这就是你留给我的盛世?没见过这么坑儿子的。

【乾隆剧照】

如此局面,而上皇还带头比赛奢侈,游宴几无虚日,甚至一日数宴,你自己不干活去游宴也罢了,还得拉着为时局焦虑的嘉庆去作陪。

朝鲜方面的使臣带回去很多这样的记载,经常是太上皇游宴,嘉庆躬身作陪,或“先行恭候”,或“在后尾随”。“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则亦喜,笑则亦笑”。

这样的侍皇帝苦逼不苦逼,简直是他爹的提线木偶,就这样的侍皇帝生涯还熬了三年,隐忍的嘉庆终于熬死他爹,得掌大权,扬眉吐气,因此,才在大丧之日查办和珅,乾隆去世半个月就赐死和珅,可见嘉庆这迟来的三把火烧的有多旺,开启他的嘉庆政治。

【嘉庆帝剧照】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猴格大人


嘉庆皇帝即位后,对太上皇乾隆皇帝有多么抵触?

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要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在太上皇乾隆皇帝临死之前,嘉庆皇帝没有表露出任何不满,任何意见,任何抵触。说是即位的新皇帝,无非就是一个毫无权力的傀儡。

大家都知道,在嘉庆上位之前,乾隆皇帝是通过秘密健储方式确立嘉庆皇帝为皇帝的。但这也是经历过许多的周折。

因为乾隆皇帝最初是亲书6岁的二皇子永琏为皇储,为孝贤皇后所生,但9岁而死。后又立孝贤皇后所生之第七子永琮,出痘死。“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乾隆皇帝一生共17个儿子。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除夭折外,还有七子。其中十二子永基为废后乌喇那拉抵所生,不能继承。四子永成、六子永容已经过继,不能立。当时身边只有4子。八子永璇,有足疾,残疾人,又好酒色。十一子永星,书法天才,但文气太重。十七子永遴,年仅8岁。故只能立十五子永琰。在立嘉庆为皇储时,乾隆皇帝曾说,如嘉庆无福享受,立即惩罚,以便再立。

为了不超过爷爷康熙皇帝的最长在位历史记录,乾隆皇帝决定退位为太上皇,让嘉庆帝嗣位。但这个消息封锁得十分严密,连他最宠信的大臣和珅也只是提前两天知道,并送给嘉庆玉如意,后来这也成为和珅的罪名之一。

在嘉庆继位之时,太上皇拒不给皇帝之玺,经过大臣力争才得。此后,重要大臣的人选都必须得到太上皇的首肯。在这种情况下,嘉庆皇帝只能是一个傀儡,只能不发表任何意见。

第二步是在乾隆死了之后,当然发生了众所周知的事,立即逮捕和珅,查抄家产。和珅跌倒,嘉庆吃饱。通过这件事,也充分说明,嘉庆皇帝对于自己当上皇帝而毫无实权之事,是极度不满的。

当然,通过第二步也可以看得出,嘉庆皇帝是一个多么能忍耐、多么有心计的人。


倪说历史


嘉庆对于乾隆皇帝,在其生前是敢怒不敢言。作为乾隆十五子,起初,乾隆皇帝并没有立永琰为太子。但是先后立的几个太子都没能坚持下来,死的死,不争气的不争气,最后轮到嘉庆了。乾隆曾说,如果永琰干不好,马上换人。



在乾隆生前,嘉庆可以说是一个傀儡皇帝,当然这么说是有些夸张的,因为毕竟皇位是乾隆的,他就是当到死,别人也是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有一年,嘉庆的皇后去世了,因为乾隆不喜欢白色,觉得晦气。所以嘉庆连葬礼的事都没敢提,由此可见,他是多么能忍。朝鲜使者来京进见,据记载,当时,乾隆皇帝笑,嘉庆也象征性的笑笑,其他时间也不说话,也没表情,都是乾隆在说话。乾隆说,国家大事皇帝还是要问我的。

乾隆一死,嘉庆可就放开手脚了,压抑了这么久,先把和珅办了。其中,和珅还私自送给嘉庆过一个玉如意,为了祝贺他当上皇上,这也成了弹劾和珅的一条罪证。扳倒和珅,代表着嘉庆终于掌握了实权。所以,嘉庆在乾隆生前十分压抑,敢怒不敢言,等到乾隆去世,就终于得到了释放。


历史密探


抵触肯定有的,在乾隆做太上皇的三年多里,嘉庆显然就是个傀儡皇帝,他内心肯定郁闷和弊屈,但是嘉庆表面上不能表现出来,平常还的笑脸应对,对乾隆表现的不恭敬的话,随时都有可能被废。

乾隆一直都想立皇后所生的儿子为太子,只是立了几个,不是病死就是早夭了,因此乾隆也就放弃了,从其他妃嫔中选择太子了。而天大的馅饼正好砸中了当时的十五阿哥,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嘉庆皇帝是乾隆禅位给他做的,乾隆年轻的时候吹了一个牛,说自己在位时间绝不会超过康熙的在位的六十年,没想到乾隆还真活到那个时候,那时的乾隆已经是八十多岁了。乾隆六十年,为了兑现当初吹下的牛,乾隆只好把皇位禅让给嘉庆,自己做太上皇。之所以让嘉庆做皇帝,就是因为嘉庆在皇子的时候一直老实低调,平时只管读书写字,别的事从不管,就因为嘉庆是老实人,不然的话,乾隆也不会看上他。

嘉庆从乾隆禅位时就感到很有郁闷,你乾隆禅位就禅位吧,却忘了把传国玉玺交给嘉庆,传国玉玺可是皇帝办公用的公章啊,没有它你要嘉庆怎么做皇帝嘛!其实是乾隆有意这样做的,让出了皇位,权力从来就不想让出去。当时搞的大家很尴尬,最后是刘墉死活硬泡才让乾隆交出了玉玺。接下来更让嘉庆不爽,本来乾隆做了太上皇就应该颐养天年吧,乾隆不是,他还霸占着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办公生活的地方,你乾隆还霸占着是什么意思嘛?其实很简单,乾隆自己做了太上皇,依然是真正的皇帝,所有的朝野的事情都要他过问,说白了,嘉庆就是个傀儡皇帝,没有权力可言。说白了,只要等乾隆死了,嘉庆才能真正的做皇帝。这样的境况下,嘉庆还不能有一丁点的抵触,为什么呢?因为嘉庆知道,自己的皇位是乾隆给的,也能收回来,把自己废掉完全不是问题,所以嘉庆那是小心翼翼的做人,对乾隆无比恭敬,无关紧要的小事做好,大事都由乾隆做主,生怕出一点的差错让乾隆抓住把柄废了自己。内心再不舒服也得忍着啊,反正乾隆年龄大了,也活不了多久了,等着就是啦!最终还是让嘉庆等到了,乾隆做了三年多的太上皇时,终于病倒了,不久就死了。嘉庆终于成了真正的皇帝,嘉庆重掌大权没几天就把乾隆生前的宠臣和珅给抄家杀掉了,和珅可是乾隆的宠臣啊,嘉庆说办就办,这完全是不给乾隆面子啊!除了政治上的原因,应该也有嘉庆接着除掉和珅来发泄这些年来做傀儡的不满情绪吧!

嘉庆是个平庸的皇帝,对于当时清政府贪污腐败问题,他完全搞不定,导致清朝一步步走向衰落,也不知乾隆选了嘉庆做皇帝后不后悔啊!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长寿皇帝,活了80多岁,由于祖父康熙皇帝在位61年,而他出于对祖父的敬重,到了在位60年时宣布退位,嘉庆皇帝继位。但是退位的乾隆皇帝可以说是名义上退位,实际上权力丝毫不肯旁落,对于一生执掌大权的皇帝来说,退位了也不肯放弃对权力的欲望,嘉庆皇帝的抵触情绪有多大自然可想而知。

乾隆皇帝在退位时宣布,“凡遇军国大事和用人事宜,绝不会置之不问,要亲自处理”,命令军机大臣规定,太上皇的权力和礼仪要在皇帝之上,军机处以和珅为首自然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史料记载,按照乾隆的规定,太上皇让可以称“朕”,谕旨称“勅旨”,题奏行文遇天祖高四格,遇太上皇高三格,皇帝高两格。从各方面的发谕旨、行文、礼仪等均规定了太上皇的高一等地位,此时的乾隆皇帝根本没有将大权交给嘉庆,嘉庆皇帝只是台前木偶而已,而且嘉庆皇帝丝毫不敢有抵触情绪。但内心的不满早已积蓄,只是不敢也不能爆发。

史料《四库全书》记载,新皇帝继位,该铸币“嘉庆通宝”,可是在最初几年,是由乾隆、嘉庆两个年号分别各自铸币一半,由此可见乾隆的权力影响力有多么大,根本不是实际退位。

从朝鲜史书记载中也可知晓,使臣入朝进贡被乾隆召见于圆明园,太上皇乾隆派和珅宣旨,大意是我虽然还政,但国家大小事务均由我来定夺。在接待使臣看戏时,使臣派人去问,今后有进奏进表是否在太上皇和嗣皇帝面前各进一份?得到的答复是军机处尚未定例,几天后军机处召见使臣,大意是以后藩外各国,只需查照年例进表即可,无需各承一份,由此可见乾隆帝根本没有让嘉庆皇帝参与重要外交事务。

嘉庆皇帝三十几岁壮年之时不能施展治国理念,成为了太上皇的陪侍,每遇朝中大事,乾隆总是坐北朝南,嘉庆是西向侍坐,每日全神贯注于太上皇的喜怒哀乐,这可能是未登大位的皇帝之前的必修课吧,等太上皇乾隆皇帝驾崩之后,嘉庆皇帝才开始亲政,而此时的嘉庆皇帝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亲政后采取了一些措施,致力于改变乾隆后期的各种腐败现象和政治弊端,起到一些效果,但无法根本转变清朝由盛转衰的局面。


微百科noland



若问嘉庆对乾隆有多抵触,那咱们就反过来看看乾隆对嘉庆都做了些什么事儿,让嘉庆产生了抵触心理。


在乾隆的众多儿子们里,嘉庆排行很靠后,属于第十五名,按照封建社会立嫡长子的说法,似乎怎么着都不会轮到排在第十五位的嘉庆,嗯。。。。是的,事实也确实如此。乾隆一开始心里确实没有想过要将这皇位传位给嘉庆。

咱们来看看乾隆在嘉庆之前,都准备将皇位传给来谁?第一位就是二皇子永琏,此乃孝贤皇后所生,但没几年,就去见他的爷爷雍正了。第二位则是老七永琮,也是孝贤皇后所生,足以看出孝贤皇后是多么的被宠爱。但。。。又死了。对于我们一直很熟悉的五阿哥永琪,原本也是乾隆的立太子的对象,永琪确实也非常出色,真如《还珠格格》里的永琪那样,能文能武。但他也没有逃离短命这个魔咒。


接下来的几个儿子要么不成器,要么就沉迷于酒色,要么心思不在皇位上,而在书法上。算来算去,最后只能落到排行十五的嘉庆头上。so,嘉庆的皇位就是这么来的。要么说乾隆对嘉庆不感冒呢,当乾隆准备立嘉庆为太子时,竟然还说了句:你若干的不好,立马就换掉你。看看,这嘉庆是有多么不招乾隆喜欢。


也正因为乾隆对嘉庆不感冒,所以,在乾隆升级为太上皇后,并没有将实权交给嘉庆,要不是迫于大臣们的势力,连玉玺都差点不交出来。乾隆曾直截了当的说过:凡是国家大事,一律还是要问我乾隆。由此可见,嘉庆只是一个傀儡皇帝。


到这儿,咱们几乎就可以看出嘉庆这皇帝当得是有多么不爽,别人当太子,都是因为得到老皇帝的喜欢,才立为皇储,可到嘉庆头上,不仅不是因为喜欢,更为关键的是还遭到了老皇帝乾隆的威胁:换掉你是分分钟钟的事儿。

好不容易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结果你老人家还在后面遥控我,你笑我就得笑,你不笑,我连屁不敢放,这些我都能忍,更关键的是你还当众宣布:凡事还是得继续找你。。。你咋那么不给我面子呢?


正因为乾隆对嘉庆做的这些事儿,让嘉庆压抑了很久,所以当乾隆一驾崩,嘉庆立马就对乾隆最宠爱的臣子和珅下了手,其速度之快到,都没等乾隆的丧事办完,嘉庆就让和珅追随乾隆去了。由此可见,嘉庆对乾隆是有多么的忍让与压抑。


从侧面讲:嘉庆这人不仅不容易,也太会做人了,不吵不闹了三年,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人得稳重+心机到啥程度啊。


谢谢大家,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寒舍阅独


不管嘉庆皇帝有多抵触,但是他丝毫不敢表现出来,反而十分表现的十分恭敬。

乾隆在禅位之前,他就明确宣布,自己只将那些接待、开会、祭祀、礼仪之类的日常工作交给皇帝,而军国大事以前用人政务,仍然自己决定。在退位之后,接待朝鲜使臣的时候,他又明确向各国宣称:“朕虽然归政,大事还是我办。”乾隆虽然禅位了,但大权仍然在握,所谓的嘉庆元年,不过是乾隆六十一年而已。

据史书记载,嘉庆皇帝继位以后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他十分恭谨地做着大清国的皇帝,每天早睡早起,认真出席每一个他应该出席的活动,从来不做任何决定,不发任何命令。一切都听从乾隆的决断。

嘉庆二年二月,嘉庆的妻子、皇后病故。嘉庆帝十分悲伤,然而他十分清楚太上皇的心理。继位后,他第一次单独做了一个决定:他命令礼部,皇后的葬礼按最简单迅速的方式处理,虽处大丧,但皇帝只辍朝五天,素服七日。皇帝还特别命令大臣们,因为我日夜侍奉在太上皇身边”,凡事都尽量营造吉祥氛围”,凡来见太上皇的大臣,不可着丧服,只要穿普通的素服就可以了。 国丧的七天之内,嘉庆皇上从不走乾清宫一路,以防把丧事的晦气带到太上皇日常经过的地方。外出出席活动时身穿丧服,一回到宫中立马换常服。太上皇有意无意间,会把和珅叫过来,问问他皇帝的心情怎么样,有没有因为妻子去世而耽误国事。听过和珅的汇报,太上皇闭上眼睛,微微地点点头。

嘉庆表现的如此之好,那么他对乾隆没有一丝抵触吗?并不是!乾隆死后的第二天,嘉庆立马开始着手处理和珅,这么迫不及待的行动,完全是对乾隆晚期朝堂政治的不满。


陈文乐灬


乾隆当了60年皇帝的时候,禅位给嘉庆,嘉庆虽然当上了皇帝,但是没有任何实际权利,自然非常抵触。



乾隆虽然退位,但是却打着训政的幌子继续把持朝政。嘉庆帝即位时,已经三十七岁,完全可以独自理政。在乾隆帝的训政下,嘉庆帝表面上恭恭敬敬,事事汇报,但内心很憋屈,很反感。



嘉庆帝早年娶妻,嫡妻为喜塔拉氏,嘉庆帝即位之初就册立喜塔拉氏为皇后。但是新皇后福薄,很快病逝,葬礼的事情嘉庆本想大操大办,却遭到了乾隆帝的掣肘,嘉庆帝只能违心草草了事。



后来,乾隆死了之后。嘉庆终于终于成为真正的皇帝,亲政之初就拿下了和珅。本来嘉庆早就想拿下和珅,但是和珅是乾隆的宠臣,嘉庆在乾隆生前根本不敢动和珅,也表明嘉庆没有掌握实权,只能忍着和珅胡作非为,心理别提多憋屈了。


平安读史


嘉庆继位后有几件小事说明了一切。

一件事是嘉庆的皇后去世了,按理说皇后去世应该办很隆重的丧礼,宫里应该换灯、宫人换衣服、摘缨子、停筵宴、免音乐等一系列活动。但是当时乾隆皇帝还在,老人快90岁了,不喜欢素色,需要热闹,所以没有人敢办丧事尽丧礼,嘉庆皇帝为了不让乾隆伤心和生气,丧礼的事情也不敢提也不敢办,忍气吞声可见一斑。

第二件事是朝鲜使臣当时到北京出使,觐见太上皇和皇帝,据使臣回忆,当时主要说话的是乾隆,嘉庆不说话,乾隆亲口说:军国大事,皇帝还要问我。这句话就剥夺了嘉庆的很多权力,使臣形容嘉庆皇帝就是乾隆要是笑了他也笑,否则不说话也无表情。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嘉庆对乾隆的敷衍。

第三件事就是对和珅,乾隆在日,嘉庆一点不摆皇帝的谱,见到和珅亲切问候,还说相公要保重身体,你的健康对大清很重要。可是实际上嘉庆重用朱圭、刘镛和董锆等大臣,这些人都是和珅的死对头,他们掌权和珅没有好下场,所以和珅自己也罗织党羽,准备对抗嘉庆,明眼人都看出来,嘉庆恨和珅深入骨髓,早晚要办了他,碍于乾隆罢了。

这几件事就可以看出,嘉庆表面对乾隆孝顺谦卑,其实心里早就做好了一切乾隆不在的准备,这种抵触是没有办法的,那有一个皇帝能容得下卧榻之侧他人酣睡。


胡观世事


在清朝,能坐上皇帝位,没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关外打江山的二帝暂且不提。

关内十帝各有千秋。


顺治,六岁登基,十四亲政,鞭尸多尔衮。

康熙,八岁登基,功绩太多太多,不一一赘述,千古一帝。

雍正,八王争储,踏着兄弟的尸体走上帝位。

乾隆,六下江南,闭关锁国,败家子一个。

好了,就说到乾隆朝。清朝是有康乾盛世之称,但是乾隆晚期留给嘉庆帝的已是一个腐败,堕落的王朝。

开局已经说了,能坐上帝位都不是省油的灯,嘉庆帝没有表现出对乾隆老儿的不满,而是速度解决了乾隆朝巨贪和珅。这也是从侧面反映出对于前君统治的些许反驳之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