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往事|伊赫瓦尼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马万福在西宁传播、推行伊赫瓦尼期间及其之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历任教长,也积极宣扬伊赫瓦尼教理,使伊赫瓦尼的教义、礼仪、制度更加弘扬和发展。

民国三年(1914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马维世(寨子沟伊玛目,河州八坊人,河州伊赫瓦尼十大阿訇之一)任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他遵行马果园提出的的“遵经革俗”、“凭经立教”的纲领,为传播伊赫瓦尼派,具体提出了十三条:

东关往事|伊赫瓦尼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1.不准修建和信仰“拱北”。

2.不念圣纪。

3.不专门聚集男女信徒高声赞圣。

4.经要自己念,不能请人代念。

5.不在清真寺集体念《古兰经》,由伊马目或掌学一人念众人听。

6.礼完拜后做一次“杜瓦”,不分别在“天命拜”和“逊奈提拜”后各做一次“杜瓦”。

7.不请人念“讨白”(忏悔词),罪要自己忏悔。

8.不在坟地集体念《古兰经》,孩子能一人念,送葬人集体听,众人接“杜瓦”

9.在人临亡时,只能一人提念“亚西尼”和“克礼默”(清真言)。

10.给亡人洗大净时不念“塔哈”章。

11.不转“白拉提”。

12.不纪念“阿舒拉”(因阿舒拉日在什叶派的重要纪念日)。

13.饭后可以口念“杜瓦”,不能掌手做“杜瓦”。

寨子沟伊玛目提出的上述主张,实质是将伊赫瓦尼派的“遵经革俗”“凭经立教的纲领在某些方面具体化,也是对不符合《古兰经》、圣训规定的教义和礼仪的某种改革。

东关往事|伊赫瓦尼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在马果园及其“穆勒底”们大力传播、推行伊赫瓦尼的同时,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重建后的第二任教长马俊(人称长脖子阿訇),则以东关大寺为讲台,进行积极的配合。马俊是马麒的堂兄,从民国五年(1916)起止民国十九年(1930),连续14年执掌东关清真大寺教权。他除了继续遵行寨子沟阿訇任教长时提出的13条主张外,还根据马果园阿訇的提示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1.“尔麦里”自己干,“讨白”自己念,不承认门宦老人家给“口唤”。

2.“天命”不干,而干“余功”是“毕达尔提”(不遵行《古兰经》和圣训的行为)。

3.不用《古兰经》转“费迪耶”,而用钱转“费迪耶”。

4.人无常后不准戴孝,不能哭,不念头七、百天、周年的“亥听”;若给亡人念“亥听”,应在主麻日或其他日子。

5.不准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给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在春节拜年。

6.在经堂教育中,除教授阿拉伯文外还加授汉文。

7.“塔布提”(塔布匣,抬尸匣)由8人拍改为4人抬。抬者每人前后左右各抬10

8.嫁女、娶媳妇不准唱宴席曲,不准摆针线。

9.回族妇女戴上盖头,取消缠头巾。

10.信教男子应留胡须、剃光头,以示遵“逊奈提”。

长脖子阿訇(马俊)提出的十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伊赫瓦尼派“遵遵经革俗”、“凭经立教”的主张。同时他在马麒父子的支持、资助下,从沙特购买了经典,在寺内成立了经典室,藏经达12万册,为经堂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推动了经堂教育的发展。他根据马万福所著的《布华里咱德》编印了一本《回民必遵》,其内容为诚信、遵行两大部分,用阿拉伯文、汉文、小儿锦三种文字编印,为穆斯林成人学习提供了普及读本。民国十九年、民国二十年,马俊、马麒相继归真,东关清真大寺、由马俊的儿子马步荣(人称五师傅)代理教长。由于他的阿林声望不高,在推行伊赫瓦尼的教义教规方面没有大的作为。

东关往事|伊赫瓦尼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民国二十一年(1932),由马禄(字祥臣)出任东关清真大寺教长,直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马祥臣是马果园的穆勒底。他任东关清真大寺教长的15年,也是伊赫瓦尼派在教义和礼仪上更加完备的15年。

第一,马禄任教长期间巩固和加强了东关清真大寺在全省和邻近地区所处的“海乙”地位。宗教事务管理上实行了教长掌教制,在寺院事务管理上继续实行了董事会制。当时,青海和甘肃河州(临夏)等地有清真寺1000多座,这些寺院的开学阿訇有的由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选派,有的由东关清真大寺认可。仅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一次就向河州选派了10名阿訇。对各地开学的阿訇,则分期分批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轮训,每期一年,阿林差的连续学3年至4年。结业后根据本人的阿林高低,优者分配到青海湟中县上五庄邦巴、鲁沙尔,循化街子,民和马营、川口,化隆群科,大通上乱泉、塔尔湾以及河州等地的清真大寺开学,差者分配到小寺开学。由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决定各地清真寺开学阿訇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伊赫瓦尼派的发展。

第二,民国二十四年(1935),马禄(祥臣)教长主持印刷出版马万福编著的《布华里咱德》经,赠送给一些清真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马禄教长主持编写了《麦志来赛》,同样印刷赠送给许多清真寺,传播和伊赫瓦尼的主张。民园三十年(1941年),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内,由教长马禄发起,举办了一个有西宁的马遇道、马士福、马兆瑞、马世荣、韩成元、马进新、虎守邦,湟中上五庄的牛启秀,洮州的敏万卿、尕太启,化隆的“尕巴燕戎”,临夏的尕张巴,门源后沟的杨学海,平凉的马宝仁,中后沟的杨阿訇等20位阿訇参加的宗教学术研讨班。集中学习研究《克俩日)、《嘎最》、《白亚尼》、《满俩》、《侯赛尼)、《哲俩莱 尼》等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并对教条、教义、教法、教规等作出正确的阐释。在清真寺办学习班可以说是一个创举。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伊赫瓦尼的传播,而且提升了经堂教育的层次水平。在进行宗教学术研究的同时,为了有系统地培养宗教人才,东关清真大寺还扩大经堂教育的规模,大批招收中学班、大学班满拉,大学班满拉全部实行住寺学习制。先后培养了一大批阿林很高的伊赫瓦尼阿訇。比较知名的有西宁的买成章哈志、韩成元哈志、韩生贵哈志、马相臣哈志、马兆瑞阿訇、马士福哈志、马得福哈志等,以及门源沟的童万林教长,湟中县措隆的马桂林阿訇,民和县马场垣的赫鲁阿訇等,还有上海小桃园的尕湖北阿訇,汉中的殷阿訇,四川的朱阿訇,河南的白阿訇,兰州的杨阿訇(杨森,现为兰州西关寺教长),郑州的马超仁阿訇,甘肃的大肃州阿和尕南乡阿訇。他们学成后均在各地大寺开学讲经,为传播和推行伊赫瓦尼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东关往事|伊赫瓦尼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第二,在宗教遵行上,马祥臣教长又参照前几任教长提出的主张,补充了新的内容

1.念《古兰经》时可以不念全本,首章“法著哈”必须要念

2.礼拜举意时不会念阿拉伯语的穆斯林,可以用汉语举意。

3.做完天命拜、“逊奈提”拜后接一次“杜瓦”。

4.念“亥亭”要自已念,不能请人代念。吃油香后口念“杜瓦”,不掌手做“杜瓦”。

5.上坟不准点香,妇女不准上坟哭亡人。

6.生了孩子必须做“逊奈提”,一定要起经名,不起奶名。

经过马祥臣10多年有计划地在宗教组织、宗教法规、宗教理论和宗教人才的培养等多方面的努力,使伊赫瓦尼派在西宁地区达到了空前规模。由于西宁东苦清真大寺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因而20世纪30年代、20世纪40年代,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自然地成了“海乙”寺和全省经堂教育的最高学府。新中国成立后,“海乙”制被废除。但历史形成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中心地位犹存,仍然是西宁市各族穆斯林共同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寺院,也是西北地区乃至全国伊斯兰文化的中心之一。(本文摘自《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志》第六章第二节,孔祥录、马生禄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