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果树修剪是果树获得优质丰产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修剪中合理巧妙利用修剪后发应,利用修剪为果树连年丰产提供有效保障。

在修剪中我们 主要采用有以下几种手法: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短截

即剪去枝上的一部梢段和芽,使养分集中供应,促进剪口芽处于优势,萌发为强壮的分枝。

短截分: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极重短截。短截根据短截的位置不同效果不同。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轻短截

是在当年枝条上端轻剪去一部分占枝条长度的1/3,枝条当年会在枝条上自上而下发一部分短的枝条,顶端容易带花。

中短截

在当年枝条中剪去枝条的1/2,一般在春秋稍交接盲节处,进行修剪,当年剪口芽会自上而下可促发10-20多公分的枝条。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重短截

剪口下留2-3个芽。修剪后反应是当年即可2-3个中庸枝条。

极重短截

在枝条基部轮痕处进行修剪,修剪后在基部生长1-2个中庸小枝条。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生产中利用修剪后反应进行合理的短截,利用短截后生长的枝条,调节树体生长。

修剪中对多年生枝的回缩,也是短截的一种。在现在修剪中常常利用剪截后新发育的枝条,再次延伸,起更新作用;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截口以下不留带头枝者,称"堵截",及带帽修剪,作用在于抑制其生长,常迫使其转为枝组。

一般短截愈重,对剪口及其下部的局部刺激愈强,对植株整体乃至根系的抑制愈烈。如幼树修剪过重,常使结果推迟。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疏剪:即将部分枝、芽从基部疏除。

由于减少了母枝的营养面积,并造成一定的伤口,可导致疏枝上部枝势减缓,下部转强。疏枝对整体的影响依疏除枝类、枝量而异。疏除弱枝、密枝或徒长枝可减少无益消耗,增加有效光合面积而有利于整体营养;但疏除过多营养枝,则将减少养分积累,削弱根系和树势。生长季节的除芽、抹梢等作业也属于疏枝。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冬季修剪通过疏剪,疏去背上枝条促进两侧结果枝的优势,而对于梢头,为了提高枝条后部优势通过疏去梢头枝,以及剪口下竞争枝,减缓顶端其优势,促进剪口下枝条优势,有利于结果以及枝条后部的丰满。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缓放

是对营养枝不加剪截,任其自然延长,枝条长放,芽体激素上下平衡,顶芽自然延伸,枝条芽体不受刺激,生长势由于逐步减缓、削弱其顶端优势,而提高该枝芽的萌发率,促生短枝,诱导成花。缓放也称为甩放。缓放通常与加大枝角相结合,枝向近于水平或斜下生长时效应明显。但对过旺直立的背上枝一般不采用。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缓放是红富士枝条成花主要措施,被缓放的枝条具有减缓长势,枝条通过加大基角,改变生长方向进行甩放,枝条在营养以及措施到位的情况下,具有:一年条、二年花、三年结果的特性。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缓放是现在修剪主要手法,对当年枝条进行甩放,特别是优旺树进行甩放、缓放枝条,具有减缓生长势,有利于果树生长势的转换。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其他

如通过刻伤、环割(环剥)、扭梢或拿枝软化等手段,伤及器官或输导组织的一部分,使营养物质暂时改变输送方向或速度,对于缓和旺长,促使成花和提高座果也有较好效果。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各种修剪方法的应用要因树、因地制宜,既依据不同树种、品种的生长与结果特性,以及砧木和树龄、树势等因子,又考虑自然条件的特点和栽培管理水平。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一般对骨干枝应保持其健壮长势;对辅养枝则应及时缓和生长势,使其转化为结果枝;对于老弱枝组需及时短截更新。修剪时尽可能采用最低的必要修剪量,对幼树尤宜轻剪,利用多主枝进行养干养根;在果树管理中注意各种修剪方法的综合应用。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冬季修剪调整基本骨架调整风光和夏季修剪通过摘心扭枝拉枝等措施,果树修剪利用各种手法,相互配合,调节果树在生长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调节其生长势,在生产中看树修剪,看树调节,通过合理修剪达到金秋硕果缀枝目的。

巧剪出金秋-果树修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