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一萬號:和田玉之玉皮的保養

將好看的玉皮留住,雕琢時做為俏色巧皮,會使玉器增加美觀而更具藝術性、觀賞性。

玉的皮殼是玉的表面的附層,易受外界的刺激和破壞,有五怕:

1.怕亂用硬物刻劃摩擦。2.怕受驚:怕碰,怕摔。3.怕油腥,要避免油膩,油煙,薑汁,腥臭汙染。4.怕酸鹼腐蝕:強酸、強鹼一旦腐蝕,其玉皮的光澤、顏色、包漿會黯淡失色,甚至會使表皮產生麻點狀。5.怕長期強光照射,怕火燒而造成損傷表面結構等。

珠寶一萬號:和田玉之玉皮的保養

如何避免以上幾怕問題,養護好和田美玉:

1.應知道和田玉的一些特點,掌握一些養護玉的常識。如有不懂的地方可去聽和田玉知識講座。

2.不要進行不利於玉器安全的行為和動作。

3.玉皮有了油腥汙染須將其用沸水沖洗,遭遇強酸強鹼要儘快反覆清洗、浸泡以排除腐蝕,然後擦乾。

4.可在玉皮上“上蠟”增加保護層。

珠寶一萬號:和田玉之玉皮的保養

5.可常用乾淨的白棉布擦拭,用清潔的手摩挲、盤摸,以保護玉皮的潔淨、溫潤。

6.和田玉手件、掛件不戴時,要用乾淨的綢布包好,單獨放人盒內,且不要和其他玉器或貴金屬首飾放在一起。

7.如果和田玉出現了養護問題,自己又處理不好,可去專業珠寶玉器美容公司進行一系列的養護、維修、保潔等。

俗話說:“瓷看底,玉看皮”,漫長的歲月都會在玉皮殼上留下自然演化、老化的痕跡,從皮殼上可以分析出玉的種類、產狀、工藝及沁紋痕跡。

將好看的玉皮留住,雕琢時做為俏色巧皮,會使玉器增加美觀而更具藝術性、觀賞性。俏色玉皮早在秦漢已有,但數量很少,到宋朝時才獨創留皮之作,而至清乾隆則專尚玉皮,留皮之作登峰造極。現在利用玉皮俏色雕刻而成的玉器工藝品,可被列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玉文化增添絢麗的色彩,濃厚的文化氛圍。在我國玉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有皮美玉的故事,如女媧煉五彩石補天的神話傳說中的煉石,即是有彩玉皮;楚人卞和三獻璞玉(石皮包玉)而演繹出和氏璧與傳國玉璽的歷史典故;《紅樓夢》中“通靈寶玉”外表顯示“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

珠寶一萬號:和田玉之玉皮的保養

天然和田玉碧玉花瓶擺件

在新疆和田玉原料 市場(巴扎)裡,歷年都演繹著“相皮”猜玉、賭玉的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場面,一回回提心吊膽的冒險行為,給人們帶來無窮的興趣和悲傷,和隨之而來的暴富與破產,富翁與乞丐的產生,只在彈指一揮間。“賭玉無專家”,目前還沒有一種儀器能通過玉皮殼很快準確判斷出其內是“美玉”還是“敗絮”,只有把玉皮殼切割開,方可“皮落玉現”,露出“廬山真面目”。玉石界這樣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故事屢見不鮮。這難道不是因為有玉皮造成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