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钢铁工人,如今的滴滴司机,看这两位师傅讲述他们的变化

在两年前,有一批曾今的钢铁工人,到了一个命运的转折点。他们便是武汉的武钢人,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许多武钢人面临了命运的选择。

滴滴媒体研究院联合腾讯网《中国人的一天》图片栏目共同走访了武钢的一些司机,他们中一些人还在"城"中日复一日的工作,一些人已经离开曾经的荣耀和光环。

曾经的钢铁工人,如今的滴滴司机,看这两位师傅讲述他们的变化

贾光新,1989年进入武钢。在武钢的27年间,他一直从事办公室行政类的工作,2010年申请成功了一项专利,是能让人很快入睡的按摩床垫。在转岗分流潮中,贾师傅转岗到了一个相对轻松的职位,上一天班休一天,新工作虽然轻松,但收入却少了很多。

曾经的钢铁工人,如今的滴滴司机,看这两位师傅讲述他们的变化

他思来想去要把时间利用起来,就选择了兼职滴滴。他说:"其实给我的选择并不多,还好有一个开车的本事,关键还能自己安排时间,挺好的。"

曾经的钢铁工人,如今的滴滴司机,看这两位师傅讲述他们的变化

周江涛,1990年进入武钢,家里人基本都是武钢人,但他觉得在武钢学到的技术在社会上派不上用场,所以便辞了职。后来,陆续做过建材生意,开过旅游客车,也开过出租车,在星级出租车评比中拿过二星级出租车。

曾经的钢铁工人,如今的滴滴司机,看这两位师傅讲述他们的变化

每天在外边跑车的他,不断积累经验,渐渐了解移动出行市场的火热,之后便加入了滴滴司机的行列。每天早起晚上跑到七八点,或者接孩子下晚自习一起回家。

周师傅说:"其实以前的工作跟现在跑滴滴的辛苦程度是差不多的,但是以前的工作过于乏味,也接触不了什么人。现在跑滴滴之后,累一点是肯定的,但每天能接触到很多有趣的人,自己的视野也开阔了不少,每天还能有时间陪陪孩子。我女儿高三了,能在这段特殊的时间有空陪着她,我很高兴。"

曾经的钢铁工人,如今的滴滴司机,看这两位师傅讲述他们的变化

对于像两位师傅这样的情况应该还有很多,有的时候并不是他们不愿多点选择,而是选择已经很少了。有一个工作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赚多赚少由自己决定,即使累点为了家庭他们也在坚持,因为家庭的担子还在他们身上,他们还不能退休。

致敬那些在工作岗位上,为了生活、为了家人还在打拼的人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