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區(新北區)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關於高質量發展的部署,緊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時代新要求,主動融入國家、全省開放戰略佈局,堅持“更全面、更深入、更務實”的新開放觀,高水平推進“企業國際化、產業國際化、園區國際化、城市國際化、人才國際化”步伐,形成高質量、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對外開放新局面,為全市建設高質量工業明星城市作出高新貢獻,特制訂本行動計劃。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

策應全市打造工業明星城市、旅遊明星城市、管理明星城市的奮鬥指向,持續深入推進“五個國際化”,全面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全球要素配置力、城市對外影響力,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到2020年,進一步提高全區開放型經濟在全市的貢獻份額,確保開放型經濟在全省開發區“第一方陣”地位,努力成為國家和省、市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示範樣板區。

利用外資量質提升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對外貿易穩步增長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

跨境合作深入開展

全面融入、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戰略,鼓勵支持企業更高水平“走出去”,不斷提升全區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以開放升級助推發展升級。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國際園區加快建設

爭創國家級、省級開放創新平臺試點,進一步提升園區發展能級,彰顯品牌特色。

一方面提升濱江經濟開發區、空港產業園、生命健康產業園、光伏產業園的形態功能,全力打造高端化、生態化、國際化的創新型科技園區;

另一方面加快推進中瑞(常州)產業合作園區建設,確保2018年獲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授牌。到2020年,引進瑞士、德國等歐洲優質項目10個以上。

口岸功能持續拓展

加快推進綜合港務區建設,探索“港產城”融合發展新路徑,全力打造高能級樞紐經濟。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以國際化視野審視營商環境,積極引進一批全球高端、全國知名的金融、貿易、教育、醫療、諮詢、研發、展覽、旅遊等配套服務機構設施,全力構建高質量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企業國際化

牽頭單位:商務局

配合單位:經發局、各鎮(街道)

引進知名跨國企業

緊緊圍繞“兩特三新”主導產業,瞄準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大力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投入產出大的重大外資項目。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加強與跨國公司合資合作,實現研發國際化、生產國際化、管理國際化、市場國際化、人才國際化,大力推動“以民引外”高質量發展。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企業、知名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及功能性機構,全力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

培育本土跨國公司

引導民營企業樹立國際化經營理念,充分發揮全區機械電子、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行業的比較優勢,鼓勵企業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國外貼牌加工、對外投資設廠,向外轉移加工製造鏈以及設立海外生產基地。支持企業在境外開展收購兼併、技術研發、品牌併購等對外投資,提升全球資源整合和配置能力,著力打造一批本土跨國公司。

支持開拓國際市場

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幫助外貿企業鞏固擴大美國、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積極拓展東盟、東歐、中東、非洲等“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到2020年,力爭“一帶一路”進出口比重達到30%以上。支持企業註冊境外商標,組織開展國際通行的產品、服務和管理體系認證,培育國際品牌,增強全球市場控制力。鼓勵民營企業赴境外參展,建立自主營銷和服務網絡,進一步提高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水平。

產業國際化

牽頭單位:商務局

配合單位:經發局、科技局、創意產業基地、各鎮(街道)

對接國際產業資源

緊緊圍繞江蘇省委“一特三提升”開發區改革發展新要求,瞄準全區製造業轉型升級重大戰略需求和全球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大力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演進、產品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重點瞄準傳感器、新型電子器件、關鍵電子材料、集成電路、5G移動網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領域,以及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四新經濟”領域,精心編制產業招商“全球路線圖”,精準推進產業鏈招商,集聚國際高精尖項目,實現建鏈聚鏈強鏈。

做強本土優勢產業

呼應全市“五新三高兩智能”產業新佈局,聚焦“兩特三新”,重點圍繞“光伏名城•東方碳谷”建設,以產業高端化、特色化、綠色化、國際化為導向,大力推進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傳統優勢產業提檔升級。鼓勵和引導全區光伏新能源、碳纖維及複合新材料、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等優勢產業不斷拓展國際市場,深度融入國際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努力提高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彰顯品牌效應,提升“高新智造”在全球產業體系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拓展對外開放領域

搶抓全國大幅擴大服務業開放,基本放開製造業,放寬農業和能源資源領域准入的契機,深度研究《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找準外資工作“新突破口”。鼓勵境外企業進區設立融資租賃、商業保理、外資銀行、投資性公司、產業投資基金等新興金融市場主體,打造國際化的特色金融高地。積極引進國際優質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吸引外商投資文化旅遊、數字廣告、共享經濟、創意產業等智慧經濟、智享經濟領域。

園區國際化

牽頭單位:商務局

配合單位:經發局、科技局、各鎮(街道)

特色化的產業園區

從形象、載體、功能、配套、管理等角度,全方位對標德國、瑞士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集中區和周邊特色產業園區,大力推動濱江經濟開發區、空港產業園、生命健康產業園、光伏產業園提檔升級、創新發展。濱江經濟開發區以綠色發展為導向,重點招引智能裝備、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等全球領先的先進製造業項目,以及“國”字號和全球、全國知名港口、物流企業,打造沿江綠色發展先行區。生命健康產業園以醫療器械、生物製藥為主攻方向,打造醫療器械全球知名、產業集群國內領先的新醫藥產業集聚區。空港產業園搶抓低空空域獲批和機場一類口岸開放先機,加快通用機場建設運營,重點打造集大飛機改裝/維修、通用飛機制造、通航運營和培訓一體化的航空產業基地。光伏產業園以天合光能全球行業龍頭地位為引領帶動,推動新能源物聯網產業發展;以智能傳感小鎮為核心驅動,大力發展儲能電池、傳感器及電力電子等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較高國際知名度,自主可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國際化的合作園區

聚焦中瑞(常州)產業合作園區、常州意大利智造產業園等合作園區建設,進一步完善載體平臺,拓展發展空間,加速集聚德國、瑞士、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優質產業項目,重點推進中瑞產業合作園區建設,實施基礎設施和合作平臺建設、中瑞智能製造產業化合作、中瑞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中瑞品質製造、卓越技能提升等五大工程,打造中國與瑞士產業合作標誌性示範樣板園區。

現代化的科創中心

以高鐵新城為核心,建設區域性現代科創中心。加強整體佈局和產業研究,凸顯“國際化”元素,依託高鐵新城打造科創水鎮,加快建設人力資源產業園、印刷電子產業園區、高新區創新發展成果展示館及相關配套設施,集聚科教、醫療、中介等優質資源,打造國內一流的智慧城市示範區、企業總部中心、高端科研機構集合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集群中心和輻射全域的區域性現代科創中心。

城市國際化

牽頭單位:商務局

配合單位:城建局、社會事業局、綜合保稅區管理局、創意產業基地管委會、綜合港務區辦公室、各鎮(街道)

深度拓展國際交流合作

完善友城合作機制,堅持以經貿合作為基礎,以發展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友城為重點,不斷拓展全區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重點加強與德國羅特市、赫爾福德市在經貿往來、招商引資、產業創新、文化交流、城市管理等領域的合作。全面提升城區對外開放度,固化新能源物聯網、碳纖維、印刷電子、動漫創意等一批重大國際展會、高規格國際經貿活動,促成一批國際性組織、全球性會議永久在區內舉辦,形成以展會促開放的良好局面。

加快完善國際生活功能

以推進“產城融合”為抓手,分階段、有側重打造城市標誌性新空間,著力塑造國際一流的城市品質,重點提升創新、商務、文化和旅遊四大城市功能,發展具有國際水準的現代服務業,建設多語言公共標識體系,努力建成國際水準、蘇南領先的城區新樣板。堅持世界眼光、城市特色和本土優勢相結合,完善與外籍人士經商、生活密切相關的交通出行、醫療服務、子女就學、購物娛樂、公共服務等功能和服務,增強人居環境對海外人士的吸引力。

加快建設口岸快速通道

堅持把綜合港務區作為高新區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和融入“一帶一路”的橋頭堡,進一步加快綜合港務區設施建設和功能拓展,推進“三港一區”特色發展。常州港在目前“餵給”上海港中轉業務和已開通日本航線的基礎上,與海、江、河口岸全方位對接,力爭開通更多直航航線和航班,促進外貿迴流,確立外貿中轉港和始發港地位。奔牛鐵路及運河港結合鐵路貨場資源的整合,規劃建設電商物流、倉儲分銷、智慧配送等功能區,爭取鐵路部門支持,適時開通中歐班列,並與省內城市開展班列錯位競爭,向南開闢直通東南亞的班列。常州航空港依託跑道基礎優勢,大力發展國際國內航空快遞集散、國際中轉、航空冷鏈等高端物流。支持綜合保稅區申報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同步進行改造升級,騰出寶貴的空間資源,用於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人才國際化

牽頭單位:組織部

配合單位:商務局、人社局、科技局、社會事業局、各鎮(街道)

引進國際化人才

大力實施“龍城英才”計劃,堅持按需引才、以才引才、柔性引才,積極引進具有國際影響力、能夠突破核心技術、實現產業技術跨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發達國家院士、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以及科技創新團隊,搶佔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充分發揮企業在配置國際人才中的主體作用,推動人才更多向企業集聚,對在外資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外籍高管,積極爭取授予“常州市榮譽市民”稱號,加快形成國際化人才高度密集、創新創業高度活躍、新興產業高速發展的新局面。

開放式培養人才

更加註重本地國際化、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堅持把提升區內企業家國際化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突出任務,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搭建平臺,加快培養一支具有全球視野、戰略眼光、懂市場、會經營、善創新的優秀企業家隊伍。支持企業利用市場化方式開展“訂單式”培養、“雙元制”教育、“專業化”培訓,培養一批專業精深、外語嫻熟、熟悉國際規則的複合型精英人才,為“引進來”和“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加大科技人才、商務人才、金融人才、教育人才、黨政人才等各層次人才的培育提升力度,努力構建開放式、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優化引才大環境

積極打造選才用才留才的良好生態,堅持以國際化的方法服務人才成長,建立遵循市場規律、尊重國際慣例的人才政策體系,優化提升人才制度供給、居住保障服務、醫療教育服務、文化生活服務水平,努力成為人才孕育成長的孵化搖籃、人才大顯身手的廣闊舞臺和人才宜居宜業的綠色家園。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

緊扣三年行動計劃發展目標,組織開展利用外資提質增效、對外貿易優進優出、跨境資本融合發展、專題園區提檔升級、樞紐經濟能級提升、營商環境優化引領六大工程,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利用外資提質增效工程

牽頭單位:商務局

配合單位:組織部、經發局、科技局、各鎮(街道)

拓展新渠道

用足用好北京、上海、深圳、歐洲“三內一外”四個聯絡處,前移招商陣地,強化源頭攻堅。積極組織參加科技經貿洽談會、先進製造技術成果展洽會、上海經貿合作活動周以及境內外招商活動,廣泛開展產業推介、項目對接,鞏固老渠道,拓展新渠道。深入開展中介代理招商,與全球五大行、四大會計事務所等世界知名投資中介機構加強戰略合作,與國外商會、產業協會和諮詢機構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利用外資專業化、精準化水平,構建更寬、更廣、更密的全球化、立體化信息渠道網絡。

豐富新內涵

堅持引資引技引智同步推進,鎖定歐、美、日、韓行業細分、微分隱形冠軍,高端科研院所和領軍型團隊,開展精準招商。加強對外資企業壯大本地研發能力的引導扶持,培育引進更多外資高新技術企業。鼓勵已落地跨國公司延伸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採購中心、財務管理中心、成本利潤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機構。積極引進一批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高端外資項目,促進製造業和服務業利用外資有機融合、協調發展。

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探索新模式

探索“產業基金”資本招商新模式,吸引基金、銀行、信託、保險和企業資本,設立產業基金,引導產業基金參與高質量外資項目的引進,以市場化方式撬動項目落地。鼓勵外資以合資合作、參股併購等方式參與本地企業改組改造和兼併重組。鼓勵民營企業運用全球資本市場,以引入境內外戰略投資者、海外上市、境外返程投資等方式利用外資。

對外貿易優進優出工程

牽頭單位:商務局

配合單位:經發局、財政局、綜保區管理局、各鎮(街道)

實施“科技興貿”戰略

鼓勵企業加大創新、研發投入,支持重點外貿企業以自主研發、進口技術、境外併購、招才引智等方式,大力引進先進技術,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質量為核心、產學研貿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提升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和比重。鼓勵區內加工貿易企業加強技術改造、研發創新,增強高端加工貿易接單能力。到2020年,機電產品出口比重提升到65%以上。

實施“品牌基地”戰略

引導外貿企業增強品牌意識,加快自主品牌培育。支持企業進行國際商標註冊、專利申請和知識產權備案,發揮好品牌增值效應,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定價權,著力培育一批“高新智造”出口品牌。充分發揮出口基地示範、輻射、帶動作用,聚集一批骨幹出口企業和綜合服務企業,持續擴大基地出口規模,打造一批國家級、省級外貿轉型出口基地。到2020年,累計培育市級以上出口品牌20個以上建成市級以上出口基地5個以上。

實施“業態創新”戰略

大力實施“互聯網+外貿”行動,依託跨境電商產業園,形成集聚和示範效應,打造集商品貿易、物流配送等多業態融合的跨境電子商務集聚區。支持外貿企業通過自營或海外合作等模式設立海外倉,搭建配送輻射網點,融入境外零售體系。加強對重點進口企業及新設進口企業跟蹤服務,加快培育新型特色商品進口交易中心。到2020年, 建成市級以上進口交易中心5個以上。

跨境資本融合發展工程

加強境外投資規劃

結合全區重點發展的產業導向、地區市場及企業國際化經營態勢,加強境外投資整體規劃,重點支持機械電子、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龍頭企業“走出去”,積極探索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設立境外產業合作園區,帶動中小型配套企業“抱團出海”,集群式對外投資,進一步提升境內外產業協作配套能力。

加快全球產業佈局

按照跨國投資、跨境服務、跨境佈局的基本設想,鼓勵本地企業通過直接投資、收購參股、合資合作、境外上市等方式,加快在全球範圍內佈局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體系,拓展技術、品牌、銷售網絡等戰略資源渠道。

健全投資促進體系

聯合各國駐華使領館、全球知名商會協會,共同組織開展“走出去”政策宣講,健全完善金融支持、信息諮詢、人才培訓、風險防控等投資促進體系,強化境外投資事前服務引導及事中事後監管保障。

專題園區提檔升級工程

牽頭單位:商務局

配合單位:經發局、科技局、各鎮(街道)

提升園區環境

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在優化環境、美化形象,完善功能、健全配套,聚集特色、培育品牌上下功夫,著力打造高品質、精緻化,高科技、專業化,高開放、國際化的特色精品園區。

加快載體建設

緊密結合外資工作的實際需求,支持中瑞產業園、羅溪片區、薛家片區、龍虎塘片區等有條件的園區,儘快啟動建設一批符合產業定位、具備國際一流硬件設施,以及“五星級”服務水準的高品質標準廠房,進一步增強引進歐美“小而美”精緻產業項目的承載能力。

提速項目集聚

圍繞專題園區、合作園區的產業定位,加強與友城友園、投資促進機構、本地外資企業的交流和合作,共同策劃園區推介、產業對接活動,積極承接境外優質產業項目轉移,嚴格把關產業項目准入,推動專題園區項目集聚、產業轉型、創新發展,成為開放強區、產業立區的重要窗口。

樞紐經濟能級提升工程

牽頭單位:綜合港務區辦公室

配合單位:經發局、商務局、城建局、各鎮(街道)

提升樞紐能級

搶抓全省港口一體化發展的契機,加快綜合港務區“1+2”規劃體系建立,積極推進綜合港務區建設納入市級以上發展戰略,向上爭取納入揚子江城市群、全省沿江沿海一體化佈局等省級戰略。加快推動常州港“江海河鐵公”綜合樞紐中心、奔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轉集散中心和蘇南鐵路集裝箱集疏運中心、常州空港航空物流集散中心、綜合保稅區綜合保稅功能服務中心建設。

整合資源優勢

加快推進常泰過江通道和連接線、德勝河“六改三”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實現“三港一區”互聯互通。加大對國內港口、物流等龍頭企業的招引力度,儘快重組港務公司,以資產和資本為紐帶,開展對常州港長江碼頭、運河奔牛港、常州空港、奔牛鐵路貨運站及鐵路支線等公共資源要素重組整合,實現公共資源效益最大化。充分發揮“水陸空鐵”+“綜合保稅”區位功能疊加優勢,大力發展保稅物流,重點發展多國集拼(MCC)、國際中轉、國際分銷、國際配送、多式聯運、交付結算等服務,促進集裝箱拆集拼與貨物採購、分撥、分銷、配送等業務聯動,形成一站式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平臺。以跨境電子商務作為轉型提升切入點,積極打造集生活品質、低碳生態、電商創業於一體的“跨貿新區”。

推動跨江融合

加強開放協作,與揚中、泰興聯合開發深水岸線資源,在沿海業務、國際遠洋業務、集裝箱業務和幹散貨業務等方面形成合理分工。加強平臺協作,建立信息交互平臺,推進進出口數據信息跨城市交換,實現港口之間、港口和承運人、貨主、口岸等成員之間信息共享和快速傳遞。加快物流通關一體化建設,推進集中式聯審、聯檢、查驗,建成更高效更便捷的一站式通關服務體系。加強產業協作,建立產業分工與合作機制,實現區域內優勢產業間的聯動,逐步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營商環境優化引領工程

牽頭單位:商務局

配合單位:編辦、城建局、社會事業局、行政審批局、各鎮(街道)

打造自由平等的開放環境

積極對接上海自貿區,加快複製通關便利、“負面清單”模式等自貿區改革創新成果,強化集成創新,提高適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能力,實現開放環境“六通”,即信息通、物流通、資金通、人才通、技術通、服務通。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外資企業訴求聯席會議制度,保障外商合法權益,打造寬鬆平等、規範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

秉承誠信、法制、高效、優質的服務理念,繼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實施智慧政務建設工程,加快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全面推廣網上辦、集中批、聯合審、區域評、代辦制、不見面審批模式,更高水平實現“3550”改革目標,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構建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的政務環境。

打造宜居宜業的人居環境

積極引進一批具有國別(地區)文化特色的科教文衛體設施,大力推進城區主幹道、重點園區、交通樞紐、旅遊景區標識標牌國際化改造,增強城市國際化功能。整合優化涉外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好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新北區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涉外交流活動,進一步增強外籍人士對常州高新區的認同感、融入感和歸屬感。完善外企高管及家屬、外籍人士就醫、就學綠色通道,建好安心創業、安居樂業的綠色家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