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并非科学家,为什么可以成为中科大的校长?

瓦西里58


中科大是中科院下属的大学,郭沫若以中科院院长的身份兼任中科大校长,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中科大本身,就是郭沫若联合一批科学家提议设立的,可以说郭沫若是中科大之父。

1958年,时任中科院院长郭沫若联合一批著名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由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当时的高层领导人的支持,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务院任命郭沫若担任中科大的校长。

(郭沫若)

郭沫若在中科院院长的位置上干了29年,1949年10月出任中科院院长,一直到1978年6月去世。兼任中科大校长的时间则长达20年(1958年9月-1978年6月)。

郭沫若不是一位科学家,却能做中科院院长近30年,可能现在的人会觉得奇怪。这是对中科院的历史不够了解的缘故。1949年成立中科院时,中科院的业务范围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1977年,才在中科院的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另组中国社会科学院。

郭沫若在中科院,不仅担任中科院院长,还兼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和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

今天部分人可能对郭沫若有争议,但4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时,郭沫若出任院长是很合适的人选。郭沫若第一政治可靠,第二学术声望和社会声望也足够。

郭沫若除了知名文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身份外,政治资历也很深。1926年7月,郭沫若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长,1926年10月,被蒋介石任命为政治部副主任,军衔为中将。蒋介石个人对郭沫若也非常欣赏。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郭沫若与蒋介石决裂,并参与了南昌起义,1927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中,国共重新合作,郭沫若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负责文化宣传工作,再次被授予中将军衔。

论政治资历,郭沫若无论在国民党方面还是我党方面,都非常深厚。1927年时在国民党中地位已经很高也深得蒋介石赏识的郭沫若公开与蒋介石决裂并入党,政治上的可靠无可置疑。

郭沫若在北伐和抗战中都以文人身份佩戴中将军衔,社会声望和影响力自然在49年以前已经非常高了。

郭沫若在新文化运动时,已经是很知名的文学家。1948年,郭沫若以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方面的贡献,缺席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郭沫若的学术名望,同样在49年前已经无可争议,做中科院院长学术上声望也绝对足够。


仁勇校尉


郭沫若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为何会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首任院长呢?进而成为以理工科为特色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长呢?



这和中科院的组织结构变动有关。

1949年,郭沫若先生受命酝酿筹建中国科学院,并随后当选为首任院长。那时,社科院还没成立,所以社会科学的内容也归科学院管,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直到1977年,这部分才独立出去,成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

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是1958年的事情,该校由中国科学院直接领导并创办。为了办好科技大学,中科院提出“全院办学,所系结合”的方针,并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出任校长一职,以示郑重其事、集全院之力办好科技大学的决心。



郭沫若先生存在一定争议,但大醇小疵,其在文学,历史学领域的造诣,非常引人注目。而作为中科院院长和科技大学校长,他积极协调各方面人事关系,为科技大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郭沫若先生对科大学生关爱有加,用稿费请科大学生看戏剧,给学生买计算尺,过年给科大学生发压岁钱,一直被传为佳话;当然,最大的贡献在于,郭沫若先生亲自为科大题写校名,谱写校歌,定下了“红专并进”的办学基调。

有人说,中国科大“红专并进”的校训有些过时,时代特色太浓了;但我个人却认为,郭沫若先生定的“红专并进”四个字,永远不会过时,在我们国家,这四个字抵得上一百亿的办学经费。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高等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任免,其实就是说高校校长并不是通过选举或者推荐,而是由政府委派,大学校长属于党政领导干部,像中科大校长属于副部级领导。


众所周知,担任高校校长要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的专家或者学者,然而郭沫若先生是一位文学家、历史学家,虽然郭沫若先生并非科学家,却是文史学者,而且郭沫若先生对文学上的成就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以及对文学的贡献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不仅如此郭沫若先生的成就涉及领域很广,他还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学者、著作家等等以及社会声望和学术声望很高,此外政治资历也非常深厚,所以在当时是符合当校长的条件的,且也是有能力担任中科大校长的。


中科大首任校长郭沫若先生,虽然不是科学家,但是当时是授国务院任命担任中科大的校长,更何况中科大能够建校和郭沫若先生也有很大的关系。时任中国科学院的首任院长的时候,郭沫若联合其他科学家提议建设的中科大,可见中科大能够建校郭沫若先生可以说功不可没,再说中科大是中国科学院的下属大学,既然能担任中国科学院的院长,那就更能担任中科大的校长了。


郭沫若先生并非科学家,但却可以担任中科大校长,并且在职长达二十多年时间,为中科大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决胜网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是"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1970年初,迁至安徽省合肥市。

注:上图是颁发中国科学院印信给郭沫若院长的收件。

笔者之前读的高中,校名就是郭沫若先生题名的。郭先生曾主编《中国诗稿》、《甲骨文合集》,在甲骨文方向是权威专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当时,郭先生在国内、国际科学界的人缘极好,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为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

1949年,郭沫若先生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1958年9月-1978年6月,郭沫若先生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等。

在中科大1958年建校之前,郭沫若先生已是我国中国科学院的首任院长,5月郭先生联合部分著名科学家提出中国科学院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建议,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同时,国务院任命郭先生兼任校长,并担任校长长达20年,在中科大建校30周年时,在东区校园树立郭沫若铜像,且命名广场为郭沫若广场

其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初期校长也不是科学家,而是胡适、张伯苓等大师。在当时的环境下,大学建设比较难,必须得有大师的影响力才能带动学校发展。

希望对您有帮助,方便时给个关注,谢谢您~


帅小西De


郭沫若此人我不敢恭维,不过,能成为中科院院长,文化部长自有其能耐之处,我就不在多说。首先,科学,也是文化,并没有脱离文化的范畴,文化部长担任中科院院长并没有过分之处,更何况中科大本就是中科院下属单位而已,院长兼任校长有何奇怪之处,倒是这个问题提得让我奇怪,不要对郭个人有看法而对他担任中科大校长产生怀疑,你看问题太肤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