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国内小麦价格将逐渐走高 质优小麦会更受青睐

综合今年小麦产量和品质情况、四季度需求回升及小麦库存水平等各方面因素,到年底前预计国内小麦的价格将逐渐走高,其中质量好的小麦依然会比较紧俏,价格上涨幅度也相对较大,突破1.3元/斤的可能性比较大;质量差的小麦特别是芽麦、毒素超标小麦等主要依靠市场消化,尽管有相关主产省的地方政策支持,但由于体量较大,消化会比较慢,价格抬升的幅度有限。

年底前国内小麦价格将逐渐走高 质优小麦会更受青睐

一方面来看,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收购统计数据,以及市场上的价格反映情况来看,今年小麦在减产的情况下,质量好的小麦供应更加紧张。尽管7月份以来小麦价格上涨幅度有限,而且出现了震荡涨跌行情,没有表现出来往年的购销“热闹”、价格上涨的局面,但随着市场上粮源的逐渐消耗,特别是质量好的小麦进一步减少,必然会对后期的价格形成支撑。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截至8月10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004.9万吨,同比减少1968.5万吨,其中:河北收购351.7万吨,同比减少95.8万吨;江苏收购969.3万吨,同比减少230.9万吨;安徽收购456.7万吨,同比减少389.8万吨;山东收购667.3万吨,同比减少115.9万吨;河南收购839.1万吨,同比减少1031.7万吨;湖北收购131.4万吨,同比减少101万吨。

年底前国内小麦价格将逐渐走高 质优小麦会更受青睐

另一方面,往年的四季度,一般都是面粉终端需求的旺季,尽管这两年来,随着外卖的兴起、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对大米的消费量在增加,但传统的面食消费地区的消费能力,以及面制品食品的不断丰富,对面粉的需求并没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从年度来看,应该是保持平稳。在这种情况下,随着9月份之后面粉加工企业开工率的不断提升,对原粮需求也会增加,为保证加工生产,必然会加大小麦的采购力度,而在市场粮源特别是质量好的小麦粮源偏紧的基本面下,提价收购将是必然。比如,当前河北邢台的金沙河面业已经将小麦挂牌收购价提高至1.26元/斤。

年底前国内小麦价格将逐渐走高 质优小麦会更受青睐

再者,对后期小麦市场价格构成压制的是托市小麦库存了。今年的托市收购虽然在部分省份已经启动,但收购量非常少,河南省作为小麦大省甚至没有收购托市小麦,但2014-2017年产的陈麦库存却还比较多,估算还有7000多万吨,其中一半的量在河南。国家在6月份暂停了托市小麦拍卖,预计10月份重启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旦拍卖重新开始,按照之前每周200万吨的投放量来说,对市场的供应将发挥比较好的支持作用。但需要考虑的是,往年小麦托市收购并未检测毒素指标,特别是在2016年等个别年份,南部麦区同样阴雨天气较多,在食品安全比较关注的当下,这部分小麦拍卖可能会受到冷落。而质量好的如河北、山东产托市小麦余量比较少,如果投放,则很可能会受到市场的青睐,出现溢价成交的情况,进而对小麦市场价格也会形成带动。

另外,由于托市小麦库存因为三等小麦拍卖底价1.175元/斤,对市场价格肯定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后期的市场还要考虑到面粉加工企业在粮源采购的选择上和市场粮源与政策粮源的博弈上。同时,还需要关注10月份前后,秋播的时候国家出台的2019年产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是否会继续下调。如果还是保持小幅下调,那么对后期小麦市场价格也有一定的利空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