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爲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今年暑期檔的幾部劇,有點不走尋常路,幾部流量明星的作品相繼撲街。

先來說說昨天悄無聲息結束的《甜蜜暴擊》。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比較完整的收視數據,應該是這份,從7月23開播到結束的收視與市場份額情況。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沒錯,單看數據是不錯。

但是這部劇依託湖南衛視一個收視率比較高的平臺,而且收視份額統計時候,同時間檔的節目競爭壓力也很小。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在這兩個因素的加持下,本身已佔有很高的收視優勢。

加之頂級流量鹿晗與國民閨女關曉彤定情之作的標籤,這樣的收視數據大家真的覺得好嗎?

當我們把數據和不同時段但同日期的楊紫新劇《香蜜沉沉》對比時,甜蜜暴擊的大結局當天的網絡播放量是27486,而《香蜜》接近4萬。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拋開數據層面來看,甜蜜暴擊的網絡評分也只有3.1,和近期吐槽很厲害的《新流星花園》持平,1星的比列佔據了評分的70%+。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除去粉圈濾鏡外,網絡風評的整體基調也很差。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這部劇唯一引起討論的點,就是男女主性格的反轉上,男主是貧民窟男孩,為了照顧弟弟妹妹,半工半讀。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而女主是集團千金,家裡有礦那種。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還有其他blingbiling的光環,走到哪裡都是“queen”、“queen”....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但最終的劇情走向依舊是換湯不換藥的霸道總裁愛上我,陳年老梗本身新意不大。

比如女主出了事全部用錢搞定。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男主給的回饋也符合瑪麗蘇里女主的反應。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另外這部劇裡許多場景設置,也一言難盡,動不動就飛起來的鏡頭,還以為這是個奇幻偶像劇。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尷尬到無解的劇情也不少。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再加上演技不佳的鹿晗與演技退步的關曉彤並不走心的表演,像這種接吻的鏡頭都感覺兩個人在拿著勁渾身僵硬的拍。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所以撲街撲的理所當然。

比《甜蜜暴擊》還慘的是楊洋的《武功乾坤》,都說一部劇最慘的其實不是被罵,而是一點討論度都沒有。

如果說《甜蜜暴擊》尚且有翻版慕容雲海楚雨蕁這個梗,那麼楊洋的舞動乾坤播了這麼久,唯一的記憶點恐怕就是前期穿著時尚短褲的造型了吧。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武動乾坤》是楊洋搭檔正劇導演張黎,花了一年時間磨出來的。

不過目前看來,不僅討論度低,網絡播放量也堪憂,從昨天的數據來看,還不如已經結束的《扶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收視不好,討論度也不高,關鍵觀眾的口碑也不高。5.0的評分,不能說差到極致,但也證明了1星2星的比重佔據了網評總數的一半以上。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熱門評語沒有像甜蜜暴擊一樣慘,網友的看法兩極分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但是說是張黎導演的滑鐵盧並不為過。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作為一個老牌的正劇導演,張黎的作品評分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這樣,8分以下的作品都少,《大明王朝》的9.7更是堪比電影史的《霸王別姬》。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說楊洋沒有用心演,有點冤枉他了,他的確認真對待了,在最火的時候幾乎安靜了一年去用心打磨轉型,精神值得肯定。

但演技卻堪憂,不能說一塌糊塗,但有點用力過猛,前期的痞裡痞氣表現的好可能會有《仙劍》胡歌的感覺,但表現過的話,就有點猥瑣的感覺。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造型堪稱本劇較大的槽點。

這種髮型,著實欣賞不來。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兄妹兩人給人的直觀感受真的像原始社會狩獵者。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女主張天愛演的應歡歡也是一言難盡,小說裡驕縱但是冰雪聰明。

但是現在給人的感覺真是驕縱感遠大於冰雪聰明。

一出場的鏡頭就有點浮誇,這是做夢?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走姿也是這種做作的。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乾的事情也一點不聰明,隨隨便便搶走她師兄去除魔的寶物。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卻連異魔是哪個都搞不清楚。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在追異魔時,她不小心粘上了火蟒虎的口水,然後就一直在那說“噁心死了”...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除卻男女主演技方面,劇情嗑不下去,也因為電視劇本身在打怪升級上給人的情感共鳴點遠不如原著。

和《武動乾坤》《甜蜜暴擊》一樣,收視女王楊冪搭檔阮經天的《扶搖》一度也是被網友預定為爆款的。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但實際播出後,收視率一直很難上去。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前期是有一點討論度,但是令人印象深的討論並不是基於角色本身或者演技,而是諸如抄襲與摳圖的負向反饋。

主角演技和特效也成了這部劇比較大的槽點,劇情上和過去兩年的大女主戲相比創新度也不高。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即使加持著王勁松、劉奕君等老戲骨,最後也落了個4.7的評分。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後期本身又有點爛尾,在加上《延禧攻略》的衝擊,許多網友直接棄劇,轉看了《延禧攻略》。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要說都是大女主戲,上映日期差距不大的《延禧攻略》卻是實打實的大爆了。

這部劇主演裡除了“過氣”的35+演員聶遠、秦嵐、佘詩曼,還有就是於正旗下的純新人,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流量。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沒有流量大咖的好處也很明顯,這樣製作經費就用在了該用的地方。

從一耳戴三鉗的妝發服裝。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到皇上妃嬪的日常配飾。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再到灰撲撲的佈景,和佈景裡的物件擺置,都在盡力還原乾隆時期的樣子。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劇中的不少演員在開拍前,特意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去了解歷史與禮儀文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除了尊重歷史外,這部劇和以往的大女主不同的是,女主光環雖強的前提下,保證其他角色依然豐滿。

秦嵐的皇后,一生溫婉善良,卻悲劇死去,成了觀眾心中的白月光。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高貴妃的下線,是第一個把姨太看哭的劇情,生前她囂張跋扈,不可一世,到死最大的心願竟是希望母親的骨灰能不異地漂泊.....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爾晴、純妃、嫻妃這幾個反派演員,也多是因愛生恨,演技在線,讓人又愛又恨。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就連較小的角色明玉、李玉、錦繡、弘晝......也都是一個個有著鮮明人生的形象。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所以說,沒有流量的《延禧攻略》也成功了。

這個劇,每一個演員都在演好自己的角色,他們入戲深,角色本身將他們變成了流量。

在暑期檔流量劇大面積爆冷的情況下,唯一沒有倒下去的是楊紫和鄧倫的《香蜜》。

先看下評分,有7.6,算是最近幾部熱播劇裡最高的了。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與別的流量劇靠配音演員談戀愛不同,兩位科班出身的演員(北影楊紫、上戲鄧倫),選擇了用自己的原聲出演。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作為仙俠題材,特效也不忽悠觀眾。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對原著的還原度很高,劇情高甜、邏輯通暢、臺詞也很順。

和其他流量相比,楊紫和鄧倫從臺詞到表演都很走心。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主創團隊不拿觀眾當傻子,各項數據自然也不會差。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和《香蜜》給人感覺有點像的是前段時間張哲瀚、鞠婧禕的《芸汐傳》,雖說沒有大爆,不過整部劇也是劇情流暢、演員演技在線。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張哲瀚、鞠婧禕也不能算是流量,鞠婧禕也非科班出身,不過這部古偶劇也有了6.6的不錯評分。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點贊最高的4條熱評裡,對男女主的表現都有不錯的評價。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其實它的還算不錯反饋,也和主演們用心去演並且劇情流暢度高不爛尾有關。

說到用心去演,姨太想到了今年的另一匹黑馬《鎮魂》,播之前,兩位主演嚴格來說一點也不火。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而且剛開始選角出來時,許多書粉並不買賬,很怕毀原著。

但是劇出來後,兩位主演都爆了,朱一龍目前的流量更是完全不輸大部分流量小生。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雖然嚴格來說劇不算爆,定位也是擊中了某一小部分群體,但是科班出身的兩位男主,在拍戲時沒有考慮很多,他們很用心的在詮釋好當下的角色。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所以我們會被主演帶給我們的不少細節性精彩表演戳中。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私心在貼張居老師的美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鎮魂》的成功給了影視劇一個啟示:劇不會因為用了流量而火,而用心去演的演員或者好的劇確實是可以創造流量的。

說到鎮魂,姨太也想說下另一部網劇《媚者無疆》,原著的題材也有點不好改編,是個小h文。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而原著的受眾群體也和《鎮魂》一樣,是一部分群體的狂歡,但是同名網劇,意料之外評分不錯。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兩位主演李一桐不算流量,屈楚蕭在這部劇之前,估計很多人名字都沒聽過。

但是這樣的配置在眾多大熱劇情的加持下,竟然能排到網絡劇的第二位,甚至比沙海還高。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劇情還原度不算很高,不過每一對cp也算有血有肉,嗑的下去。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劇的場景構圖也很美,處處遵循美學比例。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其實看下這幾部火或者評價還可以的作品,他們最大的特點不是用了流量,而是每部劇都有一個觸動觀眾的點,換句話說,觀眾找到了情感的共鳴點。

正是因為共鳴,《延禧攻略》從造型到劇情到每一個角色都有討論度,《鎮魂》高度還原原著的男主cp戳中了大家的小心心,《香蜜》高甜的劇情也看得停不下來。

而仗著流量優勢撲街的幾部劇也有一些共同點:

1、沒有創新,還在吃幾年前乃至幾十年前的老梗。

2、演技堪憂,主創或者配角並不用心的演技讓出了戲的觀眾很難回來。

3、劇情拖沓不嚴謹。

總得都可以概述為,不用心,卻指望著用流量擔當來換取至少粉絲群體的狂歡。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可能看到這裡仙女們會有一個疑問,那為啥電視劇不把錢花在製作上,而是花高價請一個流量明星呢?

其實很多電視劇的流量並不是單純的為了提高收視率,很多時候只有流量才更可能拉到廣告。

在一個劇沒有播之前,顯然流量主演會比新人具有更高的商業價值。

所以,以後流量會不會還被用,姨太覺得仍然會,而且會不少.....

幾部流量大戲相繼撲街,他們為何沒扛起收視?

但是經歷過現在狀況,給影視劇一個提醒,想要做好一個劇,不要迷信流量,把錢花在刀刃上去打磨劇情和人物本身才有可能有好的藝術品,不然投出垃圾產出的也是垃圾。

同時也給流量們一個提醒,想要踏踏實實做一個藝人,就要用心去完成自己的作品,仗著現在的流量優勢撈錢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