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你會明白自己真不懂買車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自己真不懂買車

正文共:1717字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摘要

汽車文化符號不可否認地會因為地域不同產生不小的差異。在歐洲旅行車就很受歡迎,而對於美國人來說皮卡才深得厚愛,中國人最喜歡的不用多說自然是近兩年賣的最火的SUV。但大受熱捧SUV就真的是國人所需要的車麼?


文| 輕倉

為甚那麼多人都要買SUV?因為大啊,高啊,通過性好啊,視野開闊啊。一輛SUV可以解決全家出行難題。首先就是空間大,及時是源自轎車底盤的拉皮車,高出的空間讓人也會覺得做進去舒服很多。去年興起的大七座SUV不也是看中了消費者對座位數量的需求,只可惜二胎還沒來,7座SUV就先涼涼了。

之所以多數人選擇SUV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SUV的通過性好。畢竟國內的路況不敢保證都有很好的通過性,很多人買車不僅在城市開,還要考慮回老家要走那些並不好走的爛路。

大部分消費者僅僅是在觀念意識中認為SUV的通過性好,真正考量通過性的硬指標“離地間隙”卻恰恰被忽略了。

要說論離地間隙,從轎車底盤衍生出來的SUV車型,離地間隙並不見得要好於轎車,而國內消費者喜歡的加長加大,又迫使廠家在原有軸距的基礎上加長車型。本就不高的離地間隙再加上過長的軸距,整車的通過性就大打折扣。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自己真不懂買車

舉個例子,月銷好幾萬臺的哈佛H6被譽為SUV中的神車,部分車型實際的離地間隙呢?才14釐米!

另一款同樣被封神的五菱宏光,最小離地間隙也還有16釐米,這是個什麼樣的水平呢?漢蘭達也不過才是這樣的水平。而能夠超過20釐米最小離地間隙的車型更是少之又少。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自己真不懂買車

初此之外,凡事你能想到的SUV車型的優勢,一臺MPV都完全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不論是家用還是商務。

但是MPV車型似乎在中國市場有些不倫不類。在大多中國消費者意識中,汽車就分就分三類。轎車、越野車和麵包車。

上世紀末到21世紀初,在中國的大街小巷上充滿了麵包車,載客拉貨樣樣行,在SUV進入中國開始出現在國人視野的時候,其實麵包車早已經用了不下二十年。產自於19世紀50年代的大眾經典的T1車型也被世界所熟知。但那個時候並沒有所謂的SUV和MPV的標籤,人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越野車和麵包車。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自己真不懂買車

很明顯在人們手頭並不寬裕的情況下,麵包車就成了最具性價比的首選。甚至現在也是如此,五菱長安等各式箱貨麵包依然充斥在城市內的各大服裝建材批發市場。要說做生意拉貨的,誰家還沒有個麵包車。

之所以五菱宏光能夠被視為神車,也並非車子的性能還是通過性有多好,主要原因就是用最少的花費,做到了最具性價車的選擇。畢竟幾萬塊錢的車,能幹這麼多的活,沒有幾個人會在意通過性有過好,坐起在有多舒服,空間表現有多好。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自己真不懂買車

五菱宏光同美國的皮卡一樣,更多地被視為工具車。而汽車的主流消費人群都是在城市。除了作為工具通途外,沒有多少人會買來作為家用。SUV恰好趕在了這一波消費升級換代的時候。大量的關注點順利成章地就轉向了SUV。

不過從上半年國內的汽車市場數據來看,SUV的熱度已經開始退燒。同樣是從轎車延伸而來的MPV,延續了轎車舒適的駕乘體驗,同時增加了車內空間和座位數。

但是底盤低就成了詬病MPV的原因。這點在日系MPV中就顯的尤其突出。不得不說空間利用是日系的強項,為了節省空間,方便停車,在有限的車身尺寸內如何做到車內空間的最大化,這就不得不以犧牲掉底盤為代價。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MPV在引入國內以後,並太符合國內消費者對既能城市又能越野的需求。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自己真不懂買車

隨著公路交通網的逐漸完善,國內大部分路況的改良。除了西部偏遠地區,類似進藏318國道等路線通行條件相對較差外,國內基本所有的路況都適合轎車通行。如果你不是專門去越野,僅僅作為通過需求,轎車能夠去的地方,開MPV也沒問題。

就從目前來看,可供消費者選擇的MPV車型並不太多,凡事你能想到的MPV都賣的不錯。尤其是新款GL8上市後銷量一直不錯。如果你說還有人認為MPV只是品質低、工具車的象徵,那麼作為中國富貴階層的新寵埃爾法,加價幾十萬仍然一車難求的現象該怎麼解釋?

或許只能說是MPV還沒摸準國內消費者的脈,在具備了路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打造出一款真正高性能符合需求的MPV,有可能會帶來一股新的熱潮。

·The End ·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自己真不懂買車

中國新銳非職業車評人聯盟

看完這篇你會明白自己真不懂買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