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湖”有“诗书”气自华

观山湖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观山湖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观山湖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观山湖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罗飞宇 记者 左春林

夏日的午后,阳光温暖而不灼热。一曲轻柔、悠扬的《映山红》从观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传出。家住景怡苑小区的刘启英阿姨和她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认真地学习新的舞步。

刘阿姨今年61岁,在观山社区住了5年,她告诉记者,随着社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们的场地从广场换成了排练室,队员们从‘野路子’变成‘准专业’!。”刘阿姨对现在的生活煞是满意。

在舞蹈排练室的旁边,社区还开设了图书室、书法室、棋牌室、古筝室、音乐室等各类功能室10间,免费为辖区居民开放。“居民们很喜欢到社区活动室开展活动,平均每天接待居民50余人,”观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工作人员朱传雁说。

这是观山湖区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促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观山湖区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先后投入近2亿元逐渐完善辖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着力构建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各镇(社区)都配建了活动室、排练厅、图书室等各类功能活动室,观山湖公园“悦读观山湖”项目已建成投用,总占地面积19702平方米的区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项目建设工作预计将于今年内完成。

精心扶持培育 壮大文化产业

在百花湖镇温水村一片郁郁葱葱的山麓之下有一个工艺品企业,走进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切割、打磨、雕刻、拼装……工人们精益求精地完成工艺品制作的每一个工序。

公司工艺品研发部经理饶先亮告诉记者,该公司已与5家博物馆达成合作意向,该公司生产的吊脚楼、风雨桥等极具贵州地域特色的建筑工艺品将于近期发往各馆展销。项目涵盖仿古建筑材料、古典家具、工艺品等业务范围,项目设计规模年销售产值4000万元。

近年来,观山湖区不断制定完善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准入政策、投融资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通过奖励、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大力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品牌化发展,积极培育中小微文创企业和新媒体文化产业。2016年,观山湖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5.41%,连续三年在全省各区县排名第一,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文化品牌

腹有诗书气自华。于一个人、一座城市而言均是如此。

记者在“观山云谷”大数据图书馆偶遇了一位大二学生刘野。“草莓音乐节很快又要来贵阳了,到时候一定还要去现场‘嗨’一下。”喜爱时尚文化的她是“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的“铁粉”,“去年参加了文化节多项活动,今年也不例外。”

立足于“现代都市·滨湖花城”的城市形象定位,观山湖区以打造“爱心文化、民族文化、时尚文化、公共文化”为重点,将春节灯会庙市和“爱心观山湖”旅游文化节两大品牌活动作为载体,大力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特色文化品牌日益形成、文化软实力逐渐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