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母豬餵什麼飼料比較好?

三小胖只


繁殖母豬的飼養管理是養豬場最繁重的工作。在工廠化養豬作業流程中,為便於管理及提高效率,處於不同生產階段的母豬分別飼養在不同的圈舍裡,空懷、妊娠、哺乳各階段分別飼養管理各不同。

1 空懷母豬的飼養管理

空懷母豬是指從產房轉過來等待配種或配種後又返情的母豬。其管理就是每天進行早晚發情鑑定,筆錄登記,然後適時進行人工授精。正常情況下8 成以上母豬斷奶後1 周內出現發情徵兆,越早越好,5d 內發情的一般持續時間較長,準胎率比較高,輸精2 次即可。1 周以後發情就比較晚了,持續時間也較短,最好輸精3 次。經常遇到的問題是產後不發情或發情遲緩,無法及時配種。實踐中很多原因可以造成產後不發情、發情遲緩或屢配不孕,如患有繁殖障礙性疾病、生殖系統疾病、產道損傷、營養不足、飼料發黴、運動不足、環境不適等等,要迅速找出原因並不容易,但可以由易到難一步步來進行逐個因素排查。一般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母豬哺乳期負擔過重,背膘損失較大,由於機體營養不良抑制了性激素的正常分泌。所以剛從產房轉出來的斷奶母豬,必須提供高能高蛋白日糧短期優飼,使之迅速恢復體況。再就是查驗生殖系統和乳房有無炎症,體溫是否升高,如發現異常應立即給予解熱鎮痛和抗菌消炎治療或藥物沖洗消毒。對食慾不振的可適當飼餵一些青綠多汁飼料,以及適度驅趕運動。另外,還可以每天2 次用成年公豬進行誘導刺激發情,對個別無效的也可以嘗試用性激素催情,肌肉注射HCG 或PMSG 等促性腺激素,等到第2 次自然發情時就可以正常配種了2 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母豬懷孕以後其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明顯增強,食慾旺盛。為防止營養過剩,沉積太多脂肪,妊娠期間必須堅持限制飼餵的原則。交配後7 周內胚胎生長緩慢,乳腺發育也較少,母豬並不需要額外太多的營養,這個階段飼料營養水平過高反而增加早期胚胎死亡率。妊娠10 周以後胎兒和乳腺發育加快,但每天所需增加的營養仍然有限,給母豬飼餵太多的日糧只會增加自身體重,對仔豬初生體重影響並不大。同時有研究表明,妊娠階段採食量過高的母豬,哺乳期食慾一般都較差,採食量偏低,兩者呈明顯負相關,結果造成泌乳期營養不足以及掉膘嚴重,這也是斷奶後發情遲緩的原因之一。所以妊娠階段原則上應限制每頭豬日採食量在2.0~2.5kg 以內(粗蛋白15%賴氨酸0.7%鈣0.8%磷0.7%),但具體到每頭母豬個體,還要根據其膘情進行體況評分,再決定適度增加或減少飼餵量,總的原則是保持體況3 分左右(背不露脊又無凹陷),不可太肥或過瘦。

3 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母豬泌乳量,使豬仔吃到更多的乳汁,從而迅速增加體重。母豬分娩後,要漸進增加優質日糧供應直到最大采食量。由於繁重的泌乳負擔,母豬在哺乳期間大都要消耗一定的背膘儲備,才能滿足產乳需要,所以維持其高水平的營養攝入量至關重要。一般體況母豬維持需要日糧每頭2.0kg,另外每哺育1 只仔豬需要額外增加0.5kg 的飼料用於產奶,最高日採食量可達到7kg 左右,但實際上往往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母豬食慾差,而達不到所需採食量。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產房溫度過高,造成母豬食慾減退。由於初生仔豬體溫調節機能不健全,所以需要30℃以上的溫度,而母豬則要在25℃以下才有良好的食慾。解決辦法可以在飼料裡添加油脂提高能量水平,或者採用溼拌料,或者加工成顆粒料,提高適口性,並充分供應清潔的自動飲水。


豬病課堂


以前,國內母豬飼料不夠精細化,只是大略分為後備母豬料、空懷母豬料、妊娠母豬料、哺乳母豬料,不能精準滿足母豬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

但近年來,配方師基於精準營養理論,細分了母豬的生產階段,母豬飼料的種類明顯增多。比如,妊娠母豬料分前期和後期,哺乳母豬料也分前期和後期。我國生豬行業的PSY(一頭母豬每年提供的斷奶仔豬數)從15頭提升到20頭,成績顯著,與母豬飼料專業化生產、產品階段劃分更科學密不可分。

因為母豬飼料品質是否上乘事關豬媽媽的生產性能,建議養豬人不要自配母豬飼料,外購優質母豬飼料是最佳選擇。有的養豬人可能會問,哪些母豬料是好產品?根據答主的經驗,要根據生產商的口碑和服務力綜合選擇,整體來看,目前市場上嘉吉、正大康地、安佑、大北農、正大、播恩等企業的母豬飼料品質都不錯。

希望上述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關注、點贊和轉發哦。


畜牧大集網


母豬飼養管理。 1妊娠母豬管理,妊娠前期主要是配種到80天左右,飼餵妊娠母豬料,蛋白質大概在13個左右,可以自配!多喂青綠飼料,增加飽腹感!一天妊娠飼料為2到2.5千克!妊娠後期餵哺乳母豬料,因為哺乳母豬營養價值高,胎兒的生長三分之二都是後期一個月發育生長的!需要高營養高能量的飼料!飼餵量為2.5到3千克,分娩前3到5天開始減料,分娩當天飼餵一頓就可以了,煮點紅湯水加麩皮!補充能量,讓母豬分娩時有力氣!分娩後第一天也飼餵少量飼料,喂點紅糖加麩皮水,以後每天開始加量,到7天的時候要加到每天5到6千克左右,以後自由採食,能吃多少吃多少,如果頓喂的話一天最少4頓,晚上9點左右在增加一道飼料!因為哺乳母豬整個哺乳期需要產奶329千克左右,每千克乳汁當中含有百分之五,六的蛋白質,所以哺乳母豬料的蛋白質應該在17蛋白左右!小豬在5到7天開始飼餵高品質教槽料,讓小豬適應飼料的味道,同時刺激小豬的胃腸道發育,小豬最好整個哺乳期吃上一斤左右的教槽料最好,能夠很好的解決斷奶應急問題,母豬在斷奶前4到5天開始減料,讓小豬多吃飼料!同時也利於母豬後期發情,斷奶後第一天不要喂太多,讓母豬乳腺開始收縮,第二天開始加量餵哺乳料,短期優飼,利於母豬發情配種!小豬最好能在產床上呆上5天左右在轉到保育舍裡,減少應激!大多數小豬斷奶後第一天一般都不咋吃料,第二天開始上料,但不能吃多了,小豬胃腸道發育不全,不能完全吸收利用高品質飼料,容易腹瀉,吃個7.8分飽就可以了!10天以內最好不要自由採食,以頓喂為主,一天5到6次!吃差不多就行!妊娠母豬需要的溫度最好在16到18度!哺乳母豬需要的溫度在22:33度,溫度一定要控制好,過高容易造成母豬便秘,產程偏長,引發母豬子宮炎,乳房炎!謝謝


為你而來vvvv86793183


喂母豬什麼資料比較好?這個我還真的不能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為什麼呢?因為在不同的時期都有不同的飼料,在妊娠期有妊娠期的飼料,在分娩期有分娩期的飼料,每個時期不同的飼料都是根據母豬的體況,以及這個階段所需要的營養來進行合理搭配的,例如現在很多小豬使用的是556的飼料。那具體在不同的階段,母豬需要的營養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

①妊娠期母豬飼料配方:妊娠期的母豬飼料配方營養是比較全面的,因為它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後期的仔豬生產,奶水等。

②泌乳母豬的飼料配方:泌乳母豬的飼料要求更全面,一定不能餵養發黴的飼料,這樣有助於提高母豬的泌乳能力,泌乳量和乳質。

③後背母豬營養需要要求:後備母豬的營養跟得上才能夠保證以後的生產性能,無論是發情還是保持良好的體況,都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養豬產業已經達到了集約化的地步,大公司都有自己非常完整的產業鏈,豬飼料的配比以及生產都已經做到了非常完善的地步,這些公司養的豬根本不需要青貯飼料,而且提供了綠飼料豬也不吃。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母豬每個階段用不同飼料。飼料廠家也出著針對母豬每個階段需求而使用的飼料。

既然對母豬如此瞭解。那為什麼很多豬場還經常出現產前不食。產後不食。流淚,身體結痂。便秘呢?

記得小時候家裡養豬沒那麼複雜。家裡剩菜剩飯,拌點玉米麵麩皮。母豬產下的小豬仔也不生病。也不拉稀。母豬也沒那麼多毛病。

而現在規模化了,科學化了。更細分到階段化。反而問題卻多了起來了。

想知道為什麼嗎?這裡不便說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溝通。。。。。



養殖服務專員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母豬的每個介段吃的飼料都不一樣。從留種豬開始吃後備飼料,到200斤就是吃後備後期飼料,250斤到配種後懷孕90天吃懷孕飼料,懷孕90天后到生產斷奶到第二次配種前吃哺乳飼料。個人覺得就這些。


強14835043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