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一个地方,它有着“康雍盛世,名列三城”、“嘉道之世,风高五属”的美誉,它辉煌的历史文化让人怦然心动。这里云蒙巍峨,析城雄壮,蟒河秀美,良好的自然禀赋总会令人无限神往。被3000多年历史文化浸润的山水田禾与城镇乡村,在新时代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八方游客的到来。它,就是位于山西东南方向的阳城。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皇城相府

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皇家看故宫,官家看皇城。故宫之美,举世无双;皇城之美,古朴精致。在中国的记忆里,不应只有皇宫的记忆,也应有民间的回忆。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明清两代,皇城科甲鼎盛,人才辈出,述作繁盛,冠盖如林。祖居这里的陈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享有盛誉的文化巨族。

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1501年—1760年)间的260年中,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给予褒奖。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皇城相府,枕山临水,依山而筑,由内城“斗筑可居”和外城“中道庄”两部分组成,从整体平面来看,似一只头北尾南的神龟,轮廓鲜明,因有“龟城”之说,寓千秋永固之意。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皇城相府总面积36580平方米,有大型院落19落,房屋640余间设道城门,四通八达,有关卡可守,形成了外城包内城,内城套外城,内外连环套,稳固保安全的坚固堡垒。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在皇城相府里有前堂后寝,内府花园,楼阁亭榭,小院小楼,设计精巧,错落典雅,有一种北方人家的磊落大气,也不失江南人家的精致巧妙。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九女仙湖

仙境散落在人间的遗珠

巍巍太行、中条山间,沁河峡谷,有一处绝壁耸天、山青水秀,风景迷人,据说是九仙女下凡的地方——九女仙湖景区。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第九个女儿常在湖中沐浴游玩,湖中高耸奇石顶平成台,九仙女游玩沐浴后并在此居住。古往今来,岁月更迭,后人称该湖为九女仙湖,九仙女居住的地方称为九女仙台。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览观光,留下了“太行多胜境,无乃此为尤”,“孤峰磐石上,四顾大河横”等脍炙人口的诗篇。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景区内处处成景,步步生幽,有屹立于水中如中流砥柱的阳城古八景之一九女仙台;有形如大瓮,深不可测,被称为“海眼”的黑龙潭;有云蒸霞蔚,悬崖垂挂的白云洞、娘娘庙; 有尖担印、三面锣、三圪堆、牛皮洞等文化遗址; 有皮艇漂流、颠簸惊险的小涧流泉;有自助攀岩,挑战极限的云岭绝壁;更有雪瀑飞泄的杜河大坝、凌空飞架的铁路大桥等。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蟒河自然保护区

“北方小桂林”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蟒河位于阳城县南40公里的森林境内,南与河南省济源接壤,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景区内峰峦叠障、山色清翠,有如天的望蟒孤峰,急流似箭的泉水,飞雪溅银的瀑布,憨鞠的猕猴。莲花峰、水帘洞、仙人桥、翡翠池景色相连,处处同古老动人的民间传说相联系。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蟒河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崦山、皇城,董封水上东园,云梦山、海会寺等。云梦山四季云雾缠绕,植披霞盖。置身山顶,极目远眺,只见重重山影似龙腾虎跃,片片松柏如万里波涛。百丈悬崖处怪石嶙峋、山涧幽谷中泉清鸟鸣,参天古树挺拔俊秀,妩媚山花争奇斗艳。置身于蟒河谷之中,令人陶醉,使之心旷神怡。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蟒河自然保护区内除珍稀动物弥猴外,还有娃娃鱼、金雕、金钱豹、菜花蛇、大黑蝴蝶,稀有植物有山百树、颂春木、青檀、红豆杉等。这些动植物均为景区增加了观赏项目,增添了神秘色彩。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郭峪古城

中国乡村第一城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郭峪古城,位于AAAA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南300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城规模宏大,形制完备。城内有垣城楼、官宦府邸、宅第民居、庙宇祠堂、店铺作坊、苑囿园林、门楼影壁、水井……整体设计和营造均出自当地工匠之手,是地方建筑文化传统的真实体现。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明清两代,该村文风鼎盛,人才辈出,一共走出了18位举人和15位进士;加之商贸发达,民居修建成一时之盛。现仍有保存完好的明代民居40院、1100余间。院落门楼多呈高挑牌标式,斗拱层叠,样式华丽,等级很高。民居多为四合院,为北方典型的"四大八小"格式。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进到郭峪古城里,幽静的街道和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凸凹不平的青石板路延伸开去,几百年前的古宅从身边闪过,城墙、城门、角楼、古屋、老街,浓郁的古风古韵扑面而来……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析城山

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山之一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析城山,别称圣王坪,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亚高山草甸。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西南35公里处,南与河南省济源市交界,属中条山森林公园一部分,与著名的中条山舜王坪东西相望,故又称东坪。方圆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88米,主峰四面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析城山,在250万年前形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析城山地表为8.516平方公里亚高山草甸,地下有数量众多的溶洞景观和地下河水,是中国华北地区保存最好、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封闭式岩溶洼地,属非常珍贵、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析城山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山之一,有十分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经典文献《尚书.禹贡》、《汉书》、《水经注》和唐代房玄龄所着《晋书.地理志》等书籍中都有 十分详细而且准确地记载。从历史记载看,析城山的全盛时期应该是在北宋时期。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海会寺

帝王两赐名额的千年古刹

该寺创建于唐,后历代重修,增修,规模宏大,是一座唐宋帝王两赐名额的千年古刹。寺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寺内先存古建体现了唐宋直到明清各个朝代的不同建筑风格,特别是被古建专家赞誉为“国之瑰宝”的琉璃悬阁宝塔,是中国楼阁式塔中的佳例。塔高50多米高,八角十三层,在第十层向外在支出一圈琉璃悬阁,可登塔在此凭栏眺望,一览太行美景。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砥洎城

坩埚铸造坚固之城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一巨砥基筑城台,三面水绕门南开。脉气造就多奇景,风华荟萃出人才。”这首描述砥洎城的诗歌流传至今。站在20余米的坩埚城墙上,俯瞰流淌而过的沁河水,眼前风景美不胜收。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砥洎城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远眺,如砥柱中流,而砥洎城外的这段沁河在明清时期又被称为“洎水”,砥洎城因此得名。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砥洎城的最大亮点,在于它的城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完全归功于润城镇冶铁业的发达。砥洎城外侧包以青砖,而从城墙内侧则可以清晰看到坩锅与石条混彻的特殊结构,使人感觉这才是真正的“蜂窝城墙”。砥洎城,迎来送往了多少岁月多少人,巍然屹立,世间罕见,因为沧桑,更有魅力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上庄古村天官王府

中国民居第一村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天官王府地处太岳山南麓、沁河东岸的阳城县润城镇上庄古村,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曾任吏、户、刑两京四部尚书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现有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余处,涵盖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有"中国民居第一村"之美称。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从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两代留存官巨宅,,标志性古建筑之一的永宁闸,到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在这里无不具备。景区所在地上庄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有“中国明代第一村”、“中国民居第一村”和“中华民居博物馆”之美称,是电视剧《白鹿原》《三滴血》和电影《烽火别恋》的拍摄地。

山旅晋城,第四站,阳城县——“名列三城,风高五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