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彭陽縣一女子失聯16年,一份沒有地址的信讓事情有了轉機

“太感謝你們了!謝謝警察同志,如果沒有你們的幫助,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見到我的家人,我太激動了,你們真是人民的好警察!”。7月31日下午,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葉堡鄉新區村丁灣組村民李小霞的家中,31歲的李小霞當著彭陽縣公安局孟塬派出所所長張萬政的面,說出了壓在心裡16年的話,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固原市彭陽縣一女子失聯16年,一份沒有地址的信讓事情有了轉機

原來,16年前時年15歲的李小霞從彭陽老家外出打工,此後與家人失去聯繫。

多年來,李小霞的父母多方打聽,一直沒有音訊,直至一份書信的出現使事情出現轉機。

固原市彭陽縣一女子失聯16年,一份沒有地址的信讓事情有了轉機

15歲少女離家出走

1987年,李小霞出生於彭陽縣孟塬鄉雙樹村槐莊隊,是村民李忠寬和祁志玲夫婦二女,其共有兄弟姐妹5人。

2001年,李小霞小學畢業回家務農,作為農家女兒,李小霞還要幫助母親負責一家做飯、洗衣服的活。面對生活的壓力,當時15歲的李小霞,萌生外出務工的念頭,決定離家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

2002年4月,李小霞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並對家人說去甘肅省鎮原縣武溝鄉孟莊街道趕集,懷揣20元踏上了前往甘肅蘭州方向的客車,開始了打工的生涯,從此與家人失去聯繫。

固原市彭陽縣一女子失聯16年,一份沒有地址的信讓事情有了轉機

一封沒有地址的信

今年7月28日,孟塬派出所所長張萬政在值班時,李小霞的家人拿著一封2008年收到的信件來到派出所,要求派出所幫忙尋找他已失取聯繫16年的女兒李小霞。

經張萬政瞭解,2008年的一天,李忠寬收到一封落款為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葉堡鄉的信件,通過閱讀信件內容,得知李小霞已經結婚,並且生有兩個小孩,丈夫的名子叫“國慶”,現在生活的很好,讓家人不要擔心,但是信中沒有提到她具體在那個村子生活。

得知這一信息後,李忠寬一家也曾多次想到甘肅省秦安縣找一找,但由於當時家中經濟狀況緊張,交通、信息條件不便,加之一家人從沒有出過遠門,李小霞的丈夫姓什麼也不知道,公安機關也無法排查出李小霞具體在什麼地方生活。

無奈,李忠寬不得不放棄了外出尋找念頭。一晃,時間又過去了10年,期間李忠寬再也沒有收到有關李小霞的任何信息。

固原市彭陽縣一女子失聯16年,一份沒有地址的信讓事情有了轉機

抽絲剝繭獲取線索

面對群眾求助,張萬政通過公安網聯繫到甘肅省秦安縣葉堡派出所,將僅有的線索向對方進行了通報,並與對方民警互加了微信。葉堡派出所接到電話後,安排警力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排查,終於戶籍信息系統中一個名叫“丁國慶”的姓名浮現在民警的面前,通過比對,與提供的線索極其吻合。

於是,甘肅警方將這一情況通過微信反饋給孟塬派出所。

拿到微信視頻記錄後,張萬政找李忠寬辨認。由於李小霞已走失16年,面貌變化很大。李忠寬一家人經過自此辨認,電話聯繫,證實了微信視頻裡女子就是失聯16年的女兒李小霞。至此,經過甘寧兩地警方長達120個小時的排查,李小霞終於找到了。

驅車數百里親人相見

7月31日,張萬政向彭陽縣公安局局長李全德彙報了尋找李小霞的情況,李全德指示要儘快安排親人相見。當天,張萬政聯繫李忠寬及其家人,駕車前往甘肅省秦安縣公安局葉堡派出所,在當地民警配合下,李忠寬一行前往李小霞的家中。

由於李小霞家在大山深處,沿途路況坡陡彎急,張萬政和李忠寬等人只好將車輛停在半山腰,徒步行走。半個多小時後,張萬政和李忠寬來到了李小霞的家中。

據李小霞回憶,16年前她離家出走後,由於身上沒有錢且年齡小,一直找不到工作,她先後在甘肅各地建築工地幹零活,在私人家中當過保姆。“我曾想過回家,由於自身經濟情況不好,也不知道回家的路,又害怕回家受到家人的責罵,所以一直沒有回家。”李小霞說,在這期間,她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丁國慶”,雖然年齡比她大,但長期離家的她覺得找到了依靠,於是和“丁國慶”結婚,現在一家生活過得很好,已經有兩個男孩了。

8月1號下午6時30分,經過3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李忠寬帶著李小霞一家四口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母親祁志玲與16年未曾謀面的女兒擁抱在一起,失聲痛哭,16年的相思、想念,親情在這一刻化作激動喜悅的淚水。

李小霞找到了,家人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地了。親人相見,說不完的是親切的話語,扯不斷的是親情的牽掛,流不完的是親人的眼淚,他們一再對甘寧兩地的公安民警表示感謝。(記者 剡文鑫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