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术像竞技体育,要分秒必争!切口缝合缩减到0.01公分也是突破

做手术像竞技体育,要分秒必争!切口缝合缩减到0.01公分也是突破

幼小的生命宛如春天萌发的新芽

孩童的笑脸是那样纯洁无瑕

每一声砰砰的心跳都是明天的一角

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是祖国的希望

用我的双手治愈

多么神圣多么美好

未来在我手上

感觉生命的重量

我们是平凡人

❤️ 我们是不平凡的儿科医生 ❤️

今年的8月19日是首个中国医师节,继教师节、记者节、护士节后,正式成为第四个行业节日。本周,让我们走进浙大儿院,聚焦这一特殊群体——儿科医师。

人物篇

“黄医生,孩子现在能喝甜牛奶吗?”

“现在生冷的食物都不能吃,如果很想喝的话最好是常温的纯牛奶。”

上午8时许,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黄寿奖正在进行日常的巡房工作,每当走进一间儿童病房,就会有家属不停地向医生询问孩子的状况。

做手术像竞技体育,要分秒必争!切口缝合缩减到0.01公分也是突破

黄寿奖医生为新生儿检查术后恢复情况

这是一个出生才十几天的小家伙,因先天性环状胰腺炎引发十二指肠梗阻。“待会拍个片子,看看恢复情况,”黄医生告诉家属,“等肠管恢复正常,能够顺利进食就可以出院了。”这位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三天就进行了手术,目前处于术后恢复期。

像这样的日常巡房,黄医生每天要进行两次,每次看望20至25个患者不等。“这是为了及时了解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黄医生说。

医者有仁心

自2002年起,黄寿奖至今已入行十六年,主要擅长小儿外科常见疾病的腹腔镜手术与NEC(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常见疑难危重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

在患者及其家属眼中,黄医生是一个性情温和,说话耐心的人。小逸是个早产儿,因患上NEC(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入院治疗,术后住院长达半年。就在今年4月,即将出院的那天,小逸送给黄医生一个暖暖杯,并说道,送杯子寓意“感谢一辈子”。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水杯,但孩子的这个举动还是让黄医生倍感暖心。

做手术像竞技体育,要分秒必争!切口缝合缩减到0.01公分也是突破

黄寿奖医生门诊中

然而,黄医生有时也会遇到不理解他的病人。某次,黄医生会诊了一位特意从外地赶来的患者,家属表示孩子经常阵发性的腹痛。经评估,孩子的身体并无大碍,只需注意平时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慢慢调养即可。黄医生如实告诉患者,但是患者家属不乐意了,他认为跑了那么远的距离,最后医生竟然连药都没开。

提到这件事情时,黄医生无奈一笑,“医生是要治病,但如果能够不开药就尽量不要浪费患者的钱。”从患者的利益出发,为患者服务是黄医生一直恪守的原则。

细致即突破

2016年,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开办了日间手术模式,保证患者在24小时之内完成手术并出院,极大缩减了入院时间。

“目前,日间手术的患者在早上8点入院,下午3点基本可以出院;而下午入院的患者,在晚上8点后可以出院。”作为日间手术的负责人,黄医生估算今年的日间手术量将突破4000台。

“虽然时间变短了,但是质量可不能降低。”黄医生说,“一件事情会做与做的细致是完全不同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悟,来源于他对科研的热爱以及对不断提升学术水平的渴望。

黄医生在2008年获得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位后,又于2010年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至今已发表了7篇医学论文,其中有3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

2011年,黄医生前往德国基尔大学儿童医院小儿外科进修八个月的时间。对待医学需严谨和细致,是黄医生在德国进修期间学习和感悟到的,他也将这种“匠心”精神运用到日间手术当中。

“做手术其实类似于竞技体育,分秒必争,提前0.01秒对运动员来说是一种突破,对医生来说切口的缝合缩减0.01公分也是一种突破。”目前,黄医生能够将手术切口从1.5公分缩小至1.0公分,短短0.5公分的差距,是经历无数次手术的实践换来的。

做手术像竞技体育,要分秒必争!切口缝合缩减到0.01公分也是突破

黄寿奖医生正在为患者做日间手术

这天,日间手术的手术量为29台,上午需完成22台,下午需完成7台,两间手术室同时进行。可以得出,一位主刀医师一天约进行15台手术。

“刚刚这台手术的患者才2岁零一个月,他是右侧腹股沟斜疝,手术大概15分钟就完成了,这次完成的切口约0.6厘米,不足一公分。”话音刚落,黄医生一溜烟又进入了手术室,开始下一场手术,而一部分患者家属久久伫立在手术室外,脸上带着殷切的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