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水果大量滯銷,消費者卻吃不起,這樣矛盾的局勢何時能打破?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科技農場】,獲取更多三農最新熱點資訊!

這個問題似乎成了老生常談,今年水果滯銷在全國各地不斷上演,桃子滯銷、芒果滯銷、柑橘滯銷等等,好像所有水果都在滯銷,有些果農甚至直接倒掉或者爛在樹上,因為除去運輸和人工成本根本不賺錢,然而,城市裡的人民卻稱,水果越來越貴,都快吃不起了。這種尷尬的局勢到底是怎麼造成的,何時才能打破?

農民水果大量滯銷,消費者卻吃不起,這樣矛盾的局勢何時能打破?

果農種出的水果為什麼賣不上價:

一是信息不對稱,大部分的消費者在高價買著水果的同時並不知道果農的水果在賤賣甚至滯銷。

二是銷售渠道,大部分的果農都沒有自己固定的銷售渠道,全靠一些商販去收購,而商販收購必定是為了賺錢,所以就會想辦法在收貨價上進行壓榨,而我們農民朋友也是完全受制於人,價格不是自己能說了算。

三是盲目跟風,看今年砂糖橘特別貴,大家都跑去種砂糖橘,等到幾年後砂糖橘結果了,這麼多的砂糖橘統一上市,市場消化不了,壓價嚴重,甚至最終滯銷。

消費者為什麼吃不起:

前面也說到了,商販從果農手裡收購水果,再到各大經銷商,再由各大經銷商發放給超市,水果店等等。除了人工成本、運輸成本、儲存成本、等,還有還有損耗、進場費等費用的產生,不管是批發商還是經銷商大家都是為了賺錢,加上利潤到消費者手邊又變成了吃不起了。

農民水果大量滯銷,消費者卻吃不起,這樣矛盾的局勢何時能打破?

這種局勢何時能打破?如何才能避免滯銷?

一、形成規模,不要各自為戰。現在大家往往是各種各的,如果大家能團結起來,統一形成規模,這樣才能和一些大的批發商合作,達成協議,有了固定的銷售渠道,就不怕賤賣和滯銷了。

二、水果的深加工。大家都知道,水果除了可以賣鮮果外還可以加工成果乾、果脯、果罐頭和果汁等,和這些廠商簽訂協議,這樣滯銷的水果就有了去處了。

農民水果大量滯銷,消費者卻吃不起,這樣矛盾的局勢何時能打破?

當然這些只是小編自己的一些見解,可能有人會說了,你說的倒挺容易。所以希望國家能給與相關的政策扶持,也希望有能力的朋友可以站出來帶領大家去做這個事。最後,我真心的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國的水果市場能變得更好。小編想說的就這麼多,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右上方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