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七夕」!你知道「鵲橋」有多長嗎?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又稱乞巧節、七巧節、女兒節或七姐誕。

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天上的織女與牛郎會在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因為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原本以少女乞巧為傳統的七夕節,逐漸被多情的中國人賦予了新的意義,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

傳說丨“鵲橋”到底有多長?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天上的織女和人間的牛郎相愛成親,玉帝和王母娘娘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牛郎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也有人說是烏鴉)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那麼問題來了,傳說中的“鵲橋”究竟有多長?

牛郎星是排名全天第十二的明亮恆星,距離地球16.7光年;織女星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在夜空中排名第五,距地球大概是 25.04 光年。有人通過測量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的夾角,利用餘弦定理,算出了它們的距離大約是 16 光年。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所以,鵲橋至少得有16光年那麼長!1光年相當於9460730472581千米,也就是說牛郎和織女要跨越9460730472581×16千米的長度,才能見到對方!這漫長遙遠的鵲橋,得調動自然界多少隻喜鵲義務勞動呀!恐怕只有天庭神力才能辦得到啦。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我之間隔著鵲橋!

歷史丨從“曝曬節”到“女兒節”

每年七夕,不知塵世中有多少紅男綠女像牛郎織女一樣約會。實際上,傳統意義上的七夕跟情人節毫無關係。

最早關於七月七日的節日的可信記載來自東漢時期。《玉燭寶典·七月孟秋第七》引東漢學者崔寔(shí)所著《四民月令》記載:

“四日,命治麴室,具簿持槌,取淨艾;六日,饌,治五穀磨具;七日遂作麴及磨。是日也,可合藍丸及蜀柒丸,曝經書及衣裳,作幹糗,採蕙耳也。”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由此可見,最初的七夕是古人曬書曬衣裳的節日。

後來,牛郎織女的傳說把七夕的主體變成年輕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稱作“女兒節”,或稱婦女節。織女感情被破壞的傳說讓人聯想到女兒出嫁後的委屈。於是這一天成了古代新媳婦“回孃家”的日子,民間父母對於新嫁出去的閨女,每到七月初七要接回家來,意即要保護女兒和女婿的幸福生活。

除了回孃家,“乞巧”是七夕節的重頭戲。據傳,織女是個勞動巧手,所以在七夕這天,歷代婦女都要向織女乞巧,希望學到好的技藝。南朝梁代宗懍在《荊楚歲時記》寫道:“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玉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乞巧。有喜子網瓜上,則以為符應。”可見南北朝時七夕乞巧已很盛行,祭拜雙星、月下穿針、蜘蛛網絲等成為主要習俗。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在宋代,七夕是一個非常盛大、隆重的全民狂歡節。熱鬧氣氛從農曆七月初一開始,據《醉翁談錄》記錄:“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南宋七夕,“數日前,以紅雞、果食、時新果品互相饋送”,到七夕夜華燈初上時分,“傾城兒童女子,不論貧富,皆著新衣”。

習俗丨乞巧也要“文藝範”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

《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

《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

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臺,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臺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喜蛛應巧也是古代民間流行的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中國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這些乞巧方式精巧、別緻,充滿“文藝範”,表現了我國古代青年女性的智慧與才思。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板”,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將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拋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禿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於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種生求子實際上是一種生育信仰,寄託著中國勞動人民樸素的審美情趣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鬥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根據民間傳說,魁星爺生前長相奇醜,臉上長滿斑點,又是個跛腳。有人便寫了一首打油詩來取笑他:

不揚何用飾鉛華,縱使鉛華也莫遮。

娶得麻姑成兩美,比來蜂室果無差。

鬚眉以下鴻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

莫是簷前貪午睡,風吹額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離奇,一步高來一步低。

款款行時身欲舞,飄飄度處乎如口。

只緣世路皆傾險,累得芳蹤盡側奇。

莫笑腰枝常半折,臨時搖曳亦多姿。

然而這位魁星爺志氣奇高,發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試時,問他何臉上全是斑點,他答道:“麻面滿天星”;問他的腳為何跛了,他答道:“獨腳跳龍門”。皇帝很滿意,就錄取了他。

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傳說,說魁星爺生前雖然滿腹學問,可惜每考必敗,便悲憤得投河自殺了。豈料竟被鱉魚救起,昇天成了魁星。因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的祭拜。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將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麵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古詩詞裡的七夕

它們,

婉約深幽,

訴說了牛郎織女相思

而不得相見的離愁別恨。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 · 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七夕

唐 · 孟郊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它們,

雋永深沉,

道盡了有情人會短離長

歡少愁多的無盡感慨。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鵲橋仙 · 七夕

南宋 · 范成大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

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蝶戀花 · 喜鵲橋成催鳳駕

北宋 · 晏幾道

喜鵲橋成催鳳駕。

天為歡遲,乞與初涼夜。

乞巧雙蛾加意畫。玉鉤斜傍西南掛。

分鈿擘釵涼葉下。

香袖憑肩,誰記當時話。

路隔銀河猶可借。世間離恨何年罷。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它們,

託事言情,

吐露了對摯愛之人的拳拳相思。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七夕

唐 · 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七夕

唐 · 李賀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行香子 · 七夕

宋 · 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鳳棲梧 · 甲辰七夕

南宋 · 吳文英

開過南枝花滿院。

新月西樓,相約同針線。

高樹數聲蟬送晚。歸家夢向斜陽斷。

夜色銀河情一片。

輕帳偷歡,銀燭羅屏怨。

陳跡曉風吹霧散。鶴鉤空帶蛛絲卷。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而它,

更是獨出機杼,

成就了一曲蕩氣迴腸的千古絕唱。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鵲橋仙 · 纖雲弄巧

北宋 ·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今日“七夕”!你知道“鹊桥”有多长吗?

注:文中插圖依序表現了牛郎織女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