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仨月,京蒙兩地領導北京再聚首,共商深化扶貧協作

时隔仨月,京蒙两地领导北京再聚首,共商深化扶贫协作

撰文|徐飛鵬 攝影|戴冰

7月27日、28日,內蒙古自治區黨政代表團來京考察。市委書記蔡奇,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市政協主席吉林與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恆,自治區政協主席李佳座談。

时隔仨月,京蒙两地领导北京再聚首,共商深化扶贫协作

在順鑫集團,歡迎內蒙古黨政代表團來京考察

今年4月,北京市黨政代表團赴內蒙古學習考察,並就扶貧協作工作進行溝通對接。時隔三個月,雙方又在北京共商深化扶貧協作工作。

时隔仨月,京蒙两地领导北京再聚首,共商深化扶贫协作

考察首農集團

在兩地一家親的濃厚氛圍中,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扶貧協作工作座談會召開。

李紀恆對北京市長期以來給予內蒙古的傾情幫助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說,北京市把扶貧協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緊鑼密鼓開展工作,自上而下推動落實,充分體現了北京市踐行“四個意識”的高度政治自覺、落實“兩個堅決維護”的鮮明政治態度,體現了京蒙兩地各族人民心手相牽、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深化京蒙扶貧協作,為內蒙古帶來了用好幫扶資源打贏脫貧攻堅戰、學習先進地區經驗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寶貴機遇。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扶貧思想,珍惜幫扶之情,用好幫扶之力,落實好京蒙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框架協議,發展好京蒙扶貧協作如火如荼的良好態勢,與北京市攜手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京蒙模式”。

时隔仨月,京蒙两地领导北京再聚首,共商深化扶贫协作

考察中關村智造大街

蔡奇說

北京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內蒙古自治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長期以來,內蒙古人民全力支持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在食品供應、能源供應、安全穩定、生態屏障建設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表示衷心感謝。

时隔仨月,京蒙两地领导北京再聚首,共商深化扶贫协作

考察大北農集團

蔡奇強調

北京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對標對錶,把扶貧協作作為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義不容辭的責任和分內之事,以首善標準,全力支持內蒙古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要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緊密合作,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考核導向,切實把提高扶貧質量放在首位,紮實推進各項扶貧協作工作。雙方一道加快扶貧協作項目實施進度,確保項目早建成、早見效,讓貧困群眾直接受益,真脫貧、感黨恩,讓扶貧成效真正經得起時間檢驗、歷史檢驗、群眾檢驗。

时隔仨月,京蒙两地领导北京再聚首,共商深化扶贫协作

考察海國投三聚環保公司

蔡奇指出

要進一步深化產業幫扶合作。既要注重帶動脫貧,引導更多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走勞動脫貧致富道路;也要運用市場機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穩定持久地提供就業崗位。雙方合作推動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幫助貧困地區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鼓勵引導北京企業到內蒙古貧困地區投資興業。

时隔仨月,京蒙两地领导北京再聚首,共商深化扶贫协作

考察京東集團

蔡奇指出

要積極搭建扶貧協作精準對接平臺。動員企業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良好局面。重點搭建好北京電商、超市與內蒙古農畜產品對接平臺,推動內蒙古企業在京設立特色產品專賣店,鼓勵北京企業到內蒙古開發農畜產品,把北京巨大消費市場和內蒙古優質特色產品聯結起來。搭建多層次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臺,深化文化交流合作。

蔡奇指出

要完善扶貧協作對接機制。深入落實好五級書記抓扶貧的要求,加強對各類社會扶貧資源的統籌,形成全面參與、協同發力的扶貧協作機制。加強與內蒙古的高層互動,共同研究建立扶貧幫扶動態項目儲備庫,共同科學編制年度扶貧協作項目計劃,推動項目資金與貧困縣鄉村優勢資源精準對接,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對接,提升扶貧協作項目成效。京蒙扶貧協作,要進一步在對接的精準性上下足功夫,在工作協同推進上下足功夫,在抓項目落地上下足功夫。

座談會上,雙方介紹了經濟社會發展與扶貧協作工作。西城區、市國資委和內蒙古自治區化德縣、農牧業廳作典型發言。

在京期間,內蒙古黨政代表團考察了順鑫集團、首農集團、大北農集團、海國投三聚環保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京東集團、同仁堂亦莊分廠。這些企業都在內蒙古有重大投資並對當地脫貧發揮了帶動作用。代表團還考察了中關村智造大街吸引高端智能智造企業入駐情況。兩地進一步加強精準對接,有關部門和企業簽署了系列產業就業扶貧協作協議。

內蒙古自治區和北京市領導馬學軍、曾一春、張院忠、雲光中、羅永綱、李傑翔、段志強、張工、陰和俊、張延昆、魏小東、崔述強、侯君舒,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秘書長包振玉、北京市政府秘書長靳偉參加。

知多一點

上半年京蒙扶貧協作

北京交出亮麗成績單

開展京蒙扶貧協作,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從國家全局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也是北京市的光榮政治任務。上半年,北京市認真落實《全面深化京蒙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框架協議》,交出亮麗成績單。

【加強組織領導】

將“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合作工作領導小組”調整為“北京市扶貧協作與支援合作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由原來的22家增加到46家。加強溝通對接,雙方各層面對接累計近300次,頻次和效果為歷年之最。

【持續加大投入】

今年市級幫扶資金由3.1億元增加到9.3億元,4月已全額撥付到位,80%以上用於深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新選派18名幹部(共59名)到內蒙古協助分管扶貧協作工作,新選派教師、醫生等專業技術人才77名將陸續到位。同時,妥善安排內蒙古選派的73名幹部到我市相關單位掛職歷練。

【深化產業就業協作】

組織42家企業和內蒙古31個國家級貧困旗縣進行項目對接,已簽訂產業扶貧項目9個,總投資6.53億元。建立企業幫扶帶貧機制,首農食品集團、德清源等一批優質企業到扶貧協作地區投資發展,其中,北京凱達恆業公司到內蒙古烏蘭察布創辦馬鈴薯加工廠,帶動1000個貧困戶年均穩定增收4000元。啟動京蒙勞務協作專項扶貧行動,組織27場大型扶貧協作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4.5萬個。各區主動與結對幫扶旗縣進行工作對接,計劃外增加幫扶資金1億多元。

【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

已動員38家樞紐型社會組織帶動1萬多家各類組織參與扶貧協作,引導國有、民營251家企業與內蒙古260個貧困村結對,實現對深度貧困村的結對幫扶全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