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7月29日)上午,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彭湛峰,副秘書長、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彭文博,家譜編修室主任彭泉林一行來到新密,考察祝融文化與彭氏的起源。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在河南省旅遊文化研究會新密理事會會議室,文史學者李宗寅,新密理事會會長範福卿、秘書長李遂濤等人,向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一行介紹了新密的歷史文化以及祝融文化,查看了方誌、碑刻等文獻資料。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彭湛峰介紹彭氏文化研究會情況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文史學者李宗寅介紹新密祝融文化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新密市史載為祝融之墟,是祝融故里。祝融氏是我國上古時期一個善於用火和觀測天象的古老氏族,其首領稱為祝融,為軒轅黃帝后裔。帝嚳高辛氏時,祝融任火正,受封於有熊氏故墟(今新密溱洧交流處一帶)。祝融以火施化,造福民眾,號赤帝,後被民間尊為火神。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火神祝融

新密市作為祝融故里,在歷史文獻和古碑刻中多有記載。新密在春秋時長期隸屬鄭國,故《左傳•昭公十七年》載:“鄭,祝融之墟也。”東漢鄭玄《詩經•檜譜》曰:“檜者,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正義》曰:昭十七年《左傳》梓慎雲:鄭祝融之墟也,鄭滅檜而處之,故知檜是祝融之墟。”唐杜佑《通典•州郡七》:“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黃帝都於有熊也在此。”新密南關火神廟清康熙年間碑文曰:“密邑舊為祝融故里,前人因於南郊外創建火神廟。”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第一代火正祝融叫重黎,重黎的弟弟叫吳回(也稱回祿),吳回的兒子叫陸終,都相繼擔任火正之職。《史記•楚世家》載:“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mì)姓,楚其後也。”祝融後裔向四方遷徙,開疆拓土,傳播文明,影響深遠。祝融陸終的第三子彭祖,東遷於今徐州一帶,建立彭國,成為中華彭姓的得姓始祖。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隨後,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彭湛峰一行先後深入供奉祝融的老城南關火神廟、祝融城古城寨城址、交流寨鄭國故城、溱洧交流處、鄭莊公墓、夏都新砦遺址等地進行了詳細考察。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考察老城南關火神廟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祭祀彭氏遠祖祝融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考察古城寨城址

新密古城寨城址,始為黃帝建都之地,稱“軒轅丘”。規模宏大的城池,後來為黃帝后裔祝融所沿用,稱“祝融城”。祝融陸終第四子會人在祖地建立鄶國,仍沿用此城,稱“鄶城”,廢棄後稱作“祝融氏之墟”“鄶國故城”。古城寨城址,是彭姓始祖彭祖的出生地,新密由此也成為彭姓的重要發源地。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考察交流寨鄭國故城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考察溱洧交流處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考察鄭莊公墓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考察夏都新砦遺址

通過座談、查閱文獻和實地考察,新密厚重的歷史文化給彭湛峰、彭文博、彭泉林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認為,新密市作為祝融故里,文獻記載清楚,文物古蹟眾多,考古發掘令人震撼,尤其是民間對祝融的信仰氛圍濃厚,可以說是確鑿無疑的。古城寨城址作為祝融都城,也是彭姓始祖彭祖的出生地,這表明新密市也是中華彭姓的發源地。今後,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將會加強與新密的合作、交流,多宣傳新密的祝融文化,開發彭祖文化,以吸引海內外彭氏後裔前來新密尋根拜祖。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河南彭氏文化研究會到新密考察尋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