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導,這一位皇帝的良師,在司馬睿得位稱帝之前做了些什麼

西晉懷帝被漢國劉聰俘虜,不久,一杯毒酒結束了懷帝的性命,那時候,懷帝才29歲。等到消息傳到長安的時候,皇太子司馬鄴在索琳等人的擁戴下繼承帝位,稱愍帝,定年號為“建興”。但這個朝廷只維持3年就被劉聰斷送了。從此,西晉王朝便徹底宣告滅亡了。

公元316年,建康(今江蘇南京)琅邪王在王宮裡登上帝位,重組朝廷,這就是歷史上的東晉。司馬睿,司馬懿的曾孫,他的父親司馬覲曾為琅邪王,父親死後,他繼承皇位一直統帥揚州江南的軍事,在南方名城建康坐鎮。

王導,這一位皇帝的良師,在司馬睿得位稱帝之前做了些什麼

登基那一天,十分熱鬧。典禮大臣早叫人安排好御床,準備好龍袍。司馬睿換上朝服,文武百官簇擁著他升堂坐殿,接受百官朝賀。他看到百官匍匐朝賀,三呼萬歲,真乃躊躇滿志,神采飛揚,也不免回思往事,倍感今日之榮耀、富貴來之不易。他想著想著,情不自禁地將身子向左挪了挪,騰出半個御床,用手指著朝中的一大臣說:“王愛卿,請到御床上來坐,寡人與卿共享榮華富貴!”

眾大臣聞聽此言,都驚得不知所措了。

王導,這一位皇帝的良師,在司馬睿得位稱帝之前做了些什麼

王導更是慌忙跪在地上,拜了又拜,誠惶誠恐地說道:“陛下如太陽,臣民如同萬物,若太陽與萬物處於一個高度,眾人又怎麼得到普照呢?”司馬睿聽後,笑道:“王愛卿真是朕的棟樑之臣啊!”

那麼王導是誰呢?他做了什麼事情,能讓這個新皇帝對他如此感恩戴德?王導,乃是晉朝開國元老之子,雖出自豪門望族,但不依仗權勢,而是自幼好學,腹有韜略,且結交天下,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物。

當年,司馬睿繼承琅邪,二人即結為知心朋友。王導知道皇室都很混亂,而且但是晉國八王相爭,天下紛爭,於是,便想盡辦法、盡心竭力地協助這位好友。永嘉元年,司馬睿渡江南下,到建康赴任,他也一起到江南。赴任之初,司馬睿的名聲不響,缺乏影響力和號召力,到任很久了,當地的士族,竟沒有一個前來拜見他的。

王導,這一位皇帝的良師,在司馬睿得位稱帝之前做了些什麼

司馬睿清楚,自己雖為皇親國威​,但是自己並不是最出彩的,況且,天下紛爭,群維逐鹿,自己據守江東,如果沒有當地的士族撐腰,也是很難站穩腳,更不用說展現宏圖了。可他來到江東多時,江南的豪門士族還不肯依附於已,致使自己長時間受冷落,心裡十分憂慮,便向王導請教。

王導見此,心也是多有不忍,便勸導他要禮賢下士,學會廣羅人才,還出了一個主意:每當節日聚會,就請司馬睿乘車出遊,自己又偕同渡江南來的北方名流騎馬隨行。在路上游行的時候,王導,還有那些人對他都非常恭敬。大家都知道,王導並非尋常之輩,背後可是大族,名聞天下,他的如此舉動寧人十分費解,但是肯定的是,這個司馬睿一定是個有背景的王爺,不是才氣橫溢,便是能禮賢下士,值得敬重,於是乎,紀瞻、顧榮等江南士大夫紛紛立道路兩旁,表示對他的尊敬。

王導,這一位皇帝的良師,在司馬睿得位稱帝之前做了些什麼

這時王導提點說:“那兩位是紀瞻和顧榮,是江南士大夫的領袖,若能把他們提拔到官場中來,南方士族便沒有不服的了。”於是,之後,他們倆就商量去拜訪那兩位領頭人:顧榮和賀循,同時請顧、賀出仕,顧、賀都欣然應允。當司馬睿聘請到他倆之後,他領導下的紀瞻、卞壺、劉超等名士也都相繼彙集到司馬賽身邊,時人稱他們為“百六椽”。有了這些名士的擁戴,司馬睿的根基就穩當了很多。從此,司馬帶每遇大事,必向王導求教,於是演化出了一段“王馬共天下”的史話。無怪乎司馬春初登帝位的第一件事,便是記起王導的功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