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abstract

人生的喜悅和痛苦都在於,我們知道開始和結束,卻唯獨猜不到過程。

keywords

茅侃侃;認知結構模型WHW;第一動力因;第一性原理;馬雲;蘇格拉底;查理·芒格;張愛玲

就在前天清晨,一位80後創業者

時任萬家電競CEO的茅侃侃

在家中用煤氣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終年34歲

而僅僅就在10年前

他還與李想、戴志康和高燃

並稱為“京城IT四少”

是人人皆知的創業偶像

並受當時還在央視工作的羅胖邀請

參加了《對談》節目

無疑,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

接觸電腦的茅侃侃是一個IT天才

這樣一位頗有天賦的人

本應擁有富有成就的人生

卻為何會以自殺的方式謝幕?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01

,

為避免陷入事件之中

我們不妨運用“認知結構模型WHW”

來梳理和探討模型中的兩個核心要素

以一種冷靜和開闊的思維來介入創業

而這,或許是一種尋找答案的可能性路徑

02

,

創業第一問:第一動力因?

創業很殘酷

今天剛燃起的信心

第二天就可以不由分說地

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

熄滅所有的希望

創業很苦逼

沒有創過業的人,很難懂得

馬雲所說,左手溫暖右手的話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所以

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動能支持

都很難最終達成所願

03

,

這種動能,應該是一種實現夢想

甚而是改善世界的衝動

讓你必須如此行為

而絕不是來自於金錢、地位和名聲

因為這只是時代風潮下的慣性思維

無法產生真正持續而強大的內驅力

因此,基於外在驅動力而創業

能量場最弱

而且,從邏輯上說

金錢、地位和名聲

是結果(what),而不是原因(why)

04

,

在我看來

創業是一條只有開始而沒有結束的道路

就像一個人無論怎樣博古通今、滿腹經綸

永遠都是一個無知者

而所有的求索

不過就是為了覺悟這個事實而已

正如蘇格拉底所說: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所以,一個真正的創業者

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踐行者

永遠沒有完成

——使命

本就是一個永遠不能達成的目標

唯有日夜兼程,至死方休

05

,

創業第二問:第一性原理?

很多創業者缺少頂層設計

見子打子,怎麼賺錢怎麼來

這足以引起警惕!

一旦形成路徑依賴

創業就很容易走入死衚衕

畢竟,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找到第一性原理,也就是做事的原則

並不斷練習和修正

形成自己專屬的行事風格

否則線上、線下的無數課程和知識產品

因無法融入你的認知系統

將成為僅供聊天之用的若干知識點

就像隨身攜帶的工具箱

好像無所不包、琳琅滿目

真要用時

卻找不到一件乘手的工具

06

,

因此,方法論優於方法

方法論和方法是“一”和“多”的關係

是戰略和戰術的關係

是抽象和具體的關係

分,然後合,它們又是一體之兩面

查理·芒格道出了真相:

找到一個簡單、基本的道理

然後嚴格地按照這個道理行事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07

,

此層面的基礎是“自我”

“自我”與上一篇我們討論的“我”

不是同一個概念

“我”是指格局,“自我”是指定位

上通於“靈”,而在“心”的層面顯現

關於——我是誰?

“自我”位於“心”的中心

關聯著“第一動力因”和“第一性原理”

二者在精神和理智兩個方面

共同塑造一個人的調性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08

,

對於茅侃侃來說

似乎,有一個突出的矛盾一直未能調和

即:“應該做”和“正在做”

茅侃侃意識到自己並不適合

做一個領袖或創業者

如其能順應這種特質

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

他卻足以秒殺對手、笑傲江湖

悲劇的發生或正根植於

這種“自我謬誤”的無法調和

十年前,一個創業偶像的人設

錨定了茅侃侃

再也無力掙脫

09

,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也對,但起碼不全對

少年成名,榮耀等身

本能就要維護這樣的榮譽

怕被人說徒有虛名

榮耀就反變成一種負累

於是,你在努力成為的那個人

卻不是自己!

10

,

世界本就是矛盾統一的整體

對立的兩個方面在條件成熟的時候

會發生相互的轉化

“好”的變成“壞”的,“對”的變成“錯”的

因為孤陰不長,獨陽不生

可惜連這最基礎的哲學思維

大多數人都不能理解

隻日復一日地重複著單調的說辭

11

,

我們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中提到

青春最有意義的事是什麼?

我認為是夢想

青春最應該去做的事是什麼?

我認為是試錯

找到一個(“自我”的)方向

然後在實踐中檢驗自己是不是這塊料?

這就是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所說

“存在先於本質”的題中之義

生命就是一場對“存在”的領悟之旅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於我而言

榮耀與失敗都是昨天的事

每一天都是歸零和重啟

不斷審視自己

人生方向是否正確?

是否昨天比前天進步?

今天,比昨天進步?

12

,

堅持夢想,大方向不能變

變了就不是你了

然後就是沉下來

踏實做事、認真思考

在這個過程中

各種問題會逐漸暴露出來

人就要在實踐中

找到方向,修正方向

找出問題,修正問題……

不斷完善自己

孔夫子說得好: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最後,所有的苦難真的就會變成財富

回看人生

順境帶給人自信

逆境帶給人成長

哪裡有不好的東西呢?

我走到四十多歲

才咂摸出人生的一些滋味來

很多事,慢就是快,急不來的

心有定境

便能逐漸做到心物合一,以心轉境

13

,

褚老說:年輕人太急了……

我歷經幾十年

在進入七八十歲時,就有點耐心了

現實教育我們,果樹每年只能長這麼高

肥料、水源等問題都是原來想不到的

所以急不得

我快90了,還在摸爬滾打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擲地有聲啊

14

,

人生的喜悅和痛苦

都在於,我們知道開始和結束

卻唯獨猜不到過程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茅侃侃,創業那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