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每一位焦虑的妈妈:放轻松,没有那么多事,真能影响孩子一生

写给每一位焦虑的妈妈:放轻松,没有那么多事,真能影响孩子一生

好担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和一位妈妈讨论关于孩子的一件小事,她说:“我就是特别容易焦虑,总担心什么事做不好、管不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焦虑的妈妈,我遇到过很多。作为不焦虑的妈妈,我经常不能明白,有啥可焦虑的呢?听了这位妈妈的话,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家怕的是这个。

孩子和小朋友玩,被小朋友打了一下,妈妈们就觉得,孩子被欺负了,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会不会变得个性懦弱?

上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大坐得住,妈妈们又担心:孩子是不是专注力不好?专注力不好以后上学会不会有问题啊?上学有问题将来中考和高考可咋办呢?

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想中途放弃,妈妈们又不免忧虑:孩子这算不算没毅力啊,孩子将来学什么都半途而废怎么办啊?

再加上什么“起跑线”啊,什么“你现在不让孩子学会七十二变,未来他怎么能应对八十难”啊……种种惊悚说辞,简直时刻都在拉紧父母们已经紧绷的神经。

影响孩子一生,这事想起来就让人汗毛直竖。不过,事情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有必要这么焦虑吗?

写给每一位焦虑的妈妈:放轻松,没有那么多事,真能影响孩子一生

真能影响孩子一生的事,没有那么多

孩子的一生长着呢,真能影响孩子一生的事,哪有那么多?

绝大部分孩子,在成年以前,都有和同学伙伴发生冲突,或者真的被欺负一下的经历,但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如果不是生活环境有问题,都不会因此成为懦弱的受气包。甚至可能三天后,那件依然困扰妈妈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已经全然是过眼云烟,毫无痕迹。

相当多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刚上幼儿园,刚上小学,都会有一个坐不住的阶段,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非常糟糕,都不会发展成让老师和父母头疼的“差生”。

还有学这学那,很多孩子都有过想放弃的念头,或者真的放弃了。但这很严重吗?孩子不会钢琴又能怎样?不会画画又能怎样?未来大部分的孩子,其实都成不了钢琴家、艺术家,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放弃某样才艺学习,完全严重不到影响孩子一生的程度。

爸爸妈妈们大可不必遇到一点点小事就紧张得不得了,觉得这件事要是不解决,孩子的一生就完蛋了,做父母的,就有多么失职多么失败。

你现在遇到的很多事,其实都是日常的、细节的,让你眼前有点小烦恼,但日后等孩子长大一点再想起来,你会觉得那完全都不是事儿。

真心爸妈写育儿文章,也每天和很多爸爸妈妈做各种各样的小讨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不停地告诉焦虑的父母们:别着急,别担心,淡定点,这事儿没关系,不严重。

也有很多读者读了我们的文章、看了我们的书,跑来说:“哎呀,看了您的文章,我的平常心多了不少,感觉没那么着急了。”果真如此,我们不停写育儿和家庭教育文章的目标,就达成了至少三分之一。

写给每一位焦虑的妈妈:放轻松,没有那么多事,真能影响孩子一生

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只有爸妈

当然,孩子不是一天就能长大的,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天,肯定会有一些真正能影响到他一生的东西。

不过我认为,它们大部分,都不在孩子日常生活的最表层,不是那些每天让父母紧张焦虑的东西,而是藏在孩子生活背景和内心的深处。比如:

他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关系?如何在与他人相处无碍的同时,又保有自我?

他是否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是否有自律?是否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没有做选择和做决定的能力?

他是发自内心地有学习的动力,还是迫于父母的压力而在各种各样的课程中茫然奔走?

他是真正具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各样的灌输?

他是否有爱?是否友善?是否不对世界和他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又有面对生活的勇气?

……

如果继续罗列,还能列出很多。

写给每一位焦虑的妈妈:放轻松,没有那么多事,真能影响孩子一生

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建构着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内在,让他们一点一滴地变成一个独特的、和别人很少有重合之处的成人,决定他是否幸福,是否独立,是否努力,是否愿意终身学习,是否善待自己也善待世界,决定他的一生和未来。

有些爸妈会觉得,这些人生的大道理,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们哪儿能管得到?又该如何讲给孩子听呢?

真心爸妈认为,这些东西,没有一个是大道理,也并不飘渺虚无,它们就藏在每一个家庭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由爸爸妈妈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

比如,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遇到爸爸妈妈一言不合就斥责孩子,其实这个并没有什么不寻常之处的小举动中,就藏着你传递给孩子的东西:

你是否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你是否懂得尊重他人?你是否足够尊重自己?你是否努力保持优雅得体?你面对生活是经常烦恼焦虑还是积极乐观地应对?

遇到有爸爸妈妈问“孩子坏脾气怎么办?”,我经常会请他想想,家里是否有个急躁的大人。有时候我们跟孩子着急,已经成了习惯,自己并不觉得,但是孩子很容易就会从大人身上学到这些东西。

有一次,我在等电梯时遇到一位妈妈带着五六岁的孩子,孩子跟妈妈说话:“妈妈,妈妈……”那位妈妈毫无征兆地就发怒了:“整天就知道叫妈妈妈妈,我就在这儿你没看见吗?”我有点不敢看那个孩子的表情,也不敢想象,等他有了孩子,他会不会也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人们常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那么,复印的是什么?一部分可能是容貌特征,更主要的,就是父母的观念、行为、气质、心性、教养、态度……所有你没有办法具体到某件事,但又在每一件日常小事都能看得到的东西。

你给孩子的这些东西,才会真的影响到他的一生。

而把这些真正影响到孩子一生的东西,好好地传递给孩子,爸爸妈妈并不需要焦虑,只要不断地教育好自己,并且认认真真、自律、勤奋地过好每天的生活就好了。对于一个没有停止成长的成人来说,这并不难。

所以,淡定,淡定,只要你自己没问题,孩子的一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

我们是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真心爸妈已出版的育儿书:

养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儿基本(1)》分享真心爸妈实现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的基本教养法则;《育儿基本(2)》,分享真心爸妈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