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鑑》民宿發展爲浙江鄉村帶來了什麼?

《借鉴》民宿发展为浙江乡村带来了什么?

“一個民宿就是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引領當地鄉村發展,帶動當地百姓致富。鄉村振興的核心要義是人的迴歸、文化復興、理念提升。民宿發展對這三方面都可以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說,民宿為城鄉統籌、區域統籌架設了一座橋樑,為鄉村發展帶來了人流、資本、信息、理念、文化和發展希望。”

《借鉴》民宿发展为浙江乡村带来了什么?

正如浙江省旅遊局副局長楊建武所言,近年來,百花齊放的浙江民宿結出累累碩果,讓美麗鄉村建設成果轉化為“美麗經濟”,讓鄉村“沉睡的資源”轉化為發展的資本,綜合帶動了鄉村生態、文化與經濟和諧發展,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振興。可以說是,民宿發展美了環境、活了文化、旺了鄉村。

美了環境 留住鄉土風貌

《借鉴》民宿发展为浙江乡村带来了什么?

“自備洗漱用品,住宿垃圾分類自清……”在臺州市仙居縣淡竹鄉下葉村“仙山舍”民宿內,前臺工作人員正在給客人講解“綠幣”的兌換標準,並引導滿足兌換條件的客人前往遊客中心兌換“綠幣”。

“‘綠幣’是淡竹鄉的特有‘貨幣’。”淡竹鄉黨委書記王策介紹,淡竹鄉針對遊客食、住、行、娛、遊等環節中的低碳旅遊行為,制定了《淡竹鄉綠色生活清單》,列出7項“綠幣”兌換條件,每條對應不同的“綠幣”數額,引導遊客綠色消費。體驗完“綠幣”兌換的上海遊客陳先生說:“這樣的綠色生活方式,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是對遊客綠色消費的一種積極引導與鼓勵。”

“淡竹鄉的民宿業主都會主動號召自家客人參與當地的保護環境活動。”淡竹鄉撩車村兩卷民宿老闆李愛芬說,在淡竹鄉推行“綠色公約”10條、整理“綠色資產”列表、羅列“三綠清單”等工作推進過程中,總能看到民宿業主和民宿客人積極參與的身影。

“民宿行業的參與讓村裡生態環境極大改善。”王策說。截至今年4月,淡竹鄉垃圾分類投放設施普及率達100%,主動參加平安巡邏、河道清理等志願服務的遊客達到180多人次,一次性洗漱用品使用量減少了1400餘套。

鄉村是人與自然有機結合的產物,如果說淡竹鄉是從自然環境入手,那麼麗水市松陽縣則是以人居環境為切入點,留住鄉土風貌。

松陽縣四都鄉西坑村,保留了12幢清代古民居、祠堂等古建築以及30餘幢民國至上世紀70年代的民居。前些年,隨著村裡年輕人外出打工,留存下來的古民居人去樓空,逐漸殘破不堪。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外地從事長途運輸工作的西坑村村民丁永長回到了家鄉,與合夥人谷增輝一起,將自家和租來的幾棟老房子在保持老屋原始風貌的前提下進行設計改造。2016年4月,“雲端覓境”精品民宿誕生並迅速火爆。在正式營業之前,十幾間客房已全部被預訂完。

與西坑村類似,松陽縣越來越多的古屋正以民宿的形式得以重生,民宿發展在松陽古村落保護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為民宿,黃泥老牆、青紅瓦片煥發了新的活力。

楊建武說,浙江民宿發展得益於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下的環境基礎,也促進了鄉村生態環境的改善。要發展民宿,當地必須要進行環境整治,既要確保民宿圍牆內部乾淨整潔,又要做到整體環境和諧美觀。正是民宿的發展,讓當地百姓看到了綠水青山的經濟價值,增強了百姓的生態環保理念和可持續發展意識,促進了鄉村環境的改善,也讓遊客體驗到了鄉村的生態美景,增強了遊客的環境保護意識。

活了文化 傳遞精神內核

《借鉴》民宿发展为浙江乡村带来了什么?

7月3日晚,2018“秀山麗水”松陽鄉村音樂會在四都鄉西坑村“雲端覓境”民宿的露臺上拉開帷幕,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日本等地的薩克斯演奏家輪番演奏中西知名樂曲,當地村民陳可昕、包新旺等則用笛子、二胡演奏《紅梅贊》《父親》等樂曲,讓中外遊客聽得如痴如醉。加拿大音樂家威廉姆·斯威特把當晚的一些節目視頻發到了網上,分享給全世界。當地村民丁紹春興奮地說,“從來沒有想過,能在家門口欣賞到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際音樂會。”

類似“雲端覓境”民宿帶動當地文化發展的例子在浙江不在少數。如今,浙江民宿不僅留住了鄉村原始風貌,為鄉土文化的存續提供了土壤,還成為文化展示、傳播和交流的重要窗口。

開化是浙江美食之鄉,開化青螄、開化清水魚、馬金鎮豆腐乾等美食不僅味道可口,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彰顯著獨特的美食文化。

開化縣齊溪鎮龍門村“龍門客棧·地字15號”民宿的手工豆腐體驗作坊裡,老闆汪金女每天都會教客人們製作手工豆腐。

她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杭州、寧波等大城市的人,專程跑到我們這來,吃完了就來體驗下怎麼做,光磨豆腐一年都能賺兩萬多元。”

近年來,龍門村將美食與民宿緊密結合,既豐富了民宿產品,又弘揚了鄉土文化。村裡每一家農家樂或民宿最少結對3家種養農戶,由農戶為民宿經營戶提供高山蔬菜、土雞、清水魚、筍乾、菜乾、豆腐、野葛粉、野蜂蜜等40餘種農副產品,鄉村美食文化以民宿為平臺得以傳承、傳播。

象山茅洋鄉文山村是一個以魚鯗聞名的小漁村,這裡的“文麓雅苑”民宿結合漁文化,開發出了帶領客人捕撈海鮮、製作魚鯗、晾曬苔條等體驗型產品;溫州永嘉縣蓬一村是謝靈運後裔聚居地,坐落於此的“墟里貳號”民宿將山水田園文化融入骨子裡,閒暇時客人可陪著村民溪邊洗衣服、晾酸菜、曬紅薯幹、釀燒酒、曬索麵;嘉興海寧市新倉村梁家墩是錢塘江流經之處,當地的“行鄉子”民宿可以讓客人感受錢江大潮及源遠流長的錢江文化……在遊客的吃喝玩樂、談笑風生之間,鄉土文化活了起來。

浙江省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在民宿發展中融入鄉土文化,創造出特色業態、特色產品等,以互動體驗的方式傳遞鄉土文化的精神內核,既帶活了鄉土文化,也提升了鄉村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鄉村旅遊。

旺了鄉村 突顯綜合效益

《借鉴》民宿发展为浙江乡村带来了什么?

舉辦草坪婚禮、拍婚紗照、開同學會、辦生日派對……在武義縣大田鄉大公山村的“網紅”民宿“一水間”的吸引下,越來越多的人來到了鄉村。“一水間”是當地精品民宿的佼佼者,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全國各地遊客1.8萬人次,營業額達27萬元。

“一水間”不僅自身實現盈利,還帶動當地村民增收。民宿所在的大公山村以前是經濟薄弱村,得益於農村產業融合用地政策,大公山村集體經濟獲得較大發展,村集體年收入增加至10萬元。村民也從中獲益,就近實現了就業,並增加了農副產品銷售收入。此外,在精品民宿的示範引領下,全鄉特色民宿和農家樂發展迅速,目前大田鄉已有民宿13家……民宿經濟帶動鄉村發展紅利正在持續釋放。

如今,類似大田鄉這樣的故事正在浙江全省各地不斷上演。2017年,磐安縣尖山鎮陳界村80多戶民宿接待遊客8萬多人次,總收入達630萬元,村集體收入40多萬元;寧海縣民宿旅遊營業收入1.6億元,帶動農副產品銷售6億元;江山縣耕讀村2017年接待遊客突破50萬人次,帶動全村人均增收6000多元……浙江省旅遊局數據顯示,2017年,浙江省民宿總經營收入為53億餘元,其中客房直接收入46億餘元,其他收入7億餘元。

正是因為民宿經濟的火熱發展,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鄉村的發展前景,讓外出務工的青年返鄉就業,城市年輕人下鄉創業,企業家回鄉興業,據統計,浙江全省至少有2000名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店長管理經營著民宿,全省首批122家精品民宿戶均從業人員8.33人。

民宿為鄉村帶來的不僅是人才,大量資本、技術、信息、文化、理念等要素也向農村流動,為農村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湖州市德清縣莫干山鎮吸引10多個國家的友人來此興建民宿,“洋家樂”聲名遠播;麗水引入VR技術對民宿進行拍攝,讓散落鄉間的民宿得以用更立體、現代的姿態與遊客見面;浦江新光村把創客工場搬進百年古宅,打造出“旅遊+互聯網+農業+創客”的“浦江模式”。

“民宿是新時期浙江鄉村振興的重要業態。”浙江省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民宿有利於鄉土文化的存續和弘揚,既留住了鄉村的核心吸引力,又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基礎,成為浙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採訪組成員:徐萬佳 靳暢 謝逸楷 陶李)

原題:《碩果累累綴枝頭——浙江民宿發展紀實系列報道之成效篇》

e n 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