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之“子”——快来看看这些中药到底有什么用

“子”多为果实或种子,是植物繁衍的重要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很多带“子”字的中药都具有补益甚至是“补精”的作用。

中药中有很多药名带“子”,不过并不都是种子,而有很多以种子入药的药物由于炮制和外观的缘故,名字与“子”无缘。下面我们一同来看看这些种子药和名中有“子”的中药到底有些什么作用。

菟丝子

菟丝子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有补肾益精的功效,作用较为平和,略微偏补阳气,所以是治疗肾虚引起的腰痛、泄泻、阳痿、遗精、尿频、阴道干涩、宫冷不孕、胎动不安、目暗不明的常用药。单用本品研末蜜丸服,还能治疗肾虚消渴。

沙苑子

沙苑子是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味甘性温。前面提到菟丝子略温而不燥,能够生精强肾,可治无子,又可安胎;而沙苑子似菟丝子平补肝肾但以收涩见长,偏治疗肾虚引起的阳痿、遗精、早泄、遗尿、尿频、白带过多,亦有养肝明目之效。

补益之“子”——快来看看这些中药到底有什么用

枸杞子

提到滋补肝肾,怎么能少了枸杞子!它是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果实,味甘性平,能通过平补肾精肝血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种种衰老表现,如视力减退、内障目昏、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滑泄、耳聋、牙齿松动、须发早白、失眠多梦、潮热盗汗、消渴。其保肝、降三高作用在现代研究也受到重视。

每日干嚼枸杞15~30克就有效果,可以说是养生的方便法门,不过嚼服的时间颇有讲究,通常认为早上是补肾的最佳时机,服用枸杞还兼有叩齿的作用,可增强补肾的功效,不过民国时期的医学大家张锡纯则是在睡觉前嚼服枸杞子30克,来治疗自己50岁后因肝肾不足引起的夜间烦热,口干咽燥。

女贞子

女贞子是木犀科女贞的成熟果实,除了像枸杞子一样滋补肝肾,因其味甘苦性凉,还有一定的清热作用。不过因其有效成分齐墩果酸不易溶于水,所以常做丸剂,如与墨旱莲配伍的二至丸,用黄酒拌后蒸制可以增强滋补且避免苦寒滑肠。

韭菜子

我们平时吃的韭菜属于百合科植物,它的种子是一味温补肝肾、壮阳固精药。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单用本品可治疗肾阳虚衰,下元虚冷引起的阳痿不举、遗精遗尿;《千金方》中以本品醋煮,焙干,炼蜜为丸,治疗肾阳不足、带脉失约引起的白带白淫。韭菜子还有补肝肾治疗腰膝酸软的作用。

葫芦巴

作为种子的葫芦巴也是温肾助阳的中药,是豆科植物葫芦巴的种子,除了能治疗阳痿滑泄、精冷囊湿之外,还能够温经止痛、散筋骨寒湿,治疗寒疝腹痛、痛引睾丸、足膝冷痛。但韭菜子与葫芦巴作为补阳药,要注意辨别体质,阴虚火旺的患者忌服。


补益之“子”——快来看看这些中药到底有什么用

补益之“子”——快来看看这些中药到底有什么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2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