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長安,長治久安

對於長安這座城李白有詩云:長相思,在長安。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位於長安城外渭水之畔的終南山,也隨著這千古的時光流轉被沉澱的更加厚重。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隋唐之時,長安的佛教最為鼎盛,不但京城佛寺林立,雄奇秀麗的終南山也成為僧家建立寺院、棲身靜修的處所,故有“一片白雲遮不住,蕩山紅葉淨是僧”之說。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佛教在中國,每以譯出經綸而命名宗。

漢傳佛教現流行的有八宗,分別是天台宗(也稱法華宗)、禪宗(亦稱佛心宗)、華嚴宗、律宗、淨土宗、法相宗、密宗等。除前倆宗形成於江南之外,其他六宗均發祥成長於長安,因而也有長安佛教之說法。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終南山北麓之鳳凰山有間寺廟淨業寺,亦稱白泉寺,是中國佛教律宗祖庭,為樊川八大寺之一。創建於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高僧道宣律師在終南山仿掌谷(即灃峪)修習定慧,所住的地方沒有水,就挖地取水,挖地有一尺,清泉湧出,因此稱所住之處為“白泉寺”。為高僧道宣修行弘律的道場,因而成為佛教律宗的發祥地。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淨業寺在唐初之時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場,因而成為佛教律宗祖庭。

《長安古剎提要》載:"律宗之淨業寺,猶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終南山,又稱為南山宗,今寺為各叢林之冠。律宗後由道宣再傳弟子鑑真傳到日本,成為日本律宗的始祖。後世研習律經,都以道宣的解釋和規定為依據,至今中國出家的僧徒仍大多以道宣的學說為自己持戒的楷模。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淨業寺處於鳳凰山腰高處,坐北朝南,東對青華山,西臨灃峪河,南面闊朗,可眺觀音,九鼎諸峰,站在高處,山風陣陣,熱汗頓消,清爽異常。實在是一個靜心清修的好道場。鳳凰山山形如鳳、地脈龍綿、山勢奇古高峻、林壑幽深。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淨業寺內庭草木蔥鬱,建築大多都是後來仿唐式風格重修的質樸莊嚴,也算得上是繁華洗盡,只現純真。

正所謂“終南一何秀,古寺見雲間”。沒錯,不管是時尚的西城香巴拉,或是古樸的南山淨土,一定是香氣沁鼻、晶瑩美好的心靈天國。“何當會此景,淨業再問禪”,一切還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淨業與靜心開始。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如果說終南山諸寺是人們洗滌心靈的地方,那麼坐落在這座靈秀青山之下的丹青茶宿就是淨業化障後撫慰心靈的處所。

在丹青,每個薄霧繚繞的清晨,各種鳥兒將你從床上叫醒,愉悅氣爽;每一個晴朗的夜晚,滿天的繁星閃爍,讓人莫名的眼眶發熱淚目;每一朵花都有她的芬芳,其存在的意義就是通過以自我的方式綻放去詮釋生命的多彩和瑰麗,而非拋開本質去急功近利地爭取外在的陽光和讚許。

懂得慢生活便是一種慰藉。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丹青茶宿實景)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長安終南,禪意之地,棲息心靈的最佳道場

山居|茶道|香道|花道 |團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