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有可能被理解

在接触的一些有情感问题的家庭里,双方在谈及夫妻感情时,一般情况下,女性总是会先回忆一下,以前恋爱的情况,诉说:以前对方多么善解人意、多么知书达礼、对自己多么多么好等等…,然后再诉说现在的情况:对自己没有包容心、不知道体谅自己、不知道给自己买礼物等等。

只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有可能被理解

在整个叙述过程中,用词最多的就是“他不懂我、他不了解我”等等,当进一步沟通的时候,发现:夫妻之间很少有需求的表达,即便很想让对方帮住一下,也不会去给对方表达出这个想法。之所以不表达出来,原因很简单:“在一起那么多年,他应该主动去帮我,而不是我去要求他。再者,提出自己的要求,感觉像是向对方索要,而不是对方给的”。

其实,大部分的人际问题是在于关系问题上,在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需求、想法和感受的表达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是基础。很多时候都是对方能够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才会选择去交往、去沟通。所以,需求在人际交流、沟通中占据了主要因素。

费尔贝恩认为:“人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本倾向”,从需求上说,这个倾向就是为了满足某些需求。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些需求是不需要表达、不需要让对方知道就可以获得,如:对不合群的恐惧、与人交流的需求、获得他人认可的需求等等。

只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有可能被理解

但还有一些需求、想法和感受需要表达出来才能够获取,如:寻求帮助、想请别人吃饭、想要让对方帮忙买东西、帮忙带早饭等等。

人不管处于哪个阶段都需要用适合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别人才能去理解你,满足你。

婴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们会用哭声来吸引父母以及他人的注意,从而获得母亲的哺乳、他人的照顾。这个时候婴儿是通过哭声来引起他人注意,哭声成了婴儿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

只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有可能被理解

如果,婴儿在面对死亡威胁,不去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那么母亲就无法知道孩子饿了,也不会第一时间去哺乳,这样孩子最后的结果就是死亡。

在孩子会说话之后,会慢慢的通过语言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妈妈,我想吃糖”;“妈妈,我想去动物园”;“妈妈,我要上厕所”;“妈妈,我…………”;这个时候妈妈或者他人能够通过孩子的表达中来知道、理解孩子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能力增加以及心理慢慢成熟,使得表达自己需求、想法和感受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如:想找朋友借钱,但又不好意思,就跑到朋友面前或者打电话诉说自己最近各种用钱,等等。

如果,朋友没有听出另外一层意义,以为你只是想要抱怨、发泄一下,就不会提及借给你钱的情况。但,如果自己提出想向朋友借钱,朋友了解到你这个想法和急用钱的需求,就会直接考虑借钱给你。

对于情侣或者夫妻之间,都会对:向对方表达想法和感受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认为对方主动是好的,自己提出来的就是“向对方要的”。

之所以存在这个想法是因为:在“对方主动给的”和“自己提出想法要的”,之间存在一个“对方是否关注自己,爱不爱自己的表现”。所以,很多女性都会想对方主动去给予自己,而不愿意去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什么的想法。

只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有可能被理解

​​

情侣在热恋期的时候,彼此被对方吸引,对对方充满了好奇,这个时候会特别的关注对方的感受与需求,注意力会比较多的放在对方身上,对对方的各种行为表现都会非常在意,也会各种揣摩,一方面是自己想要去更多的了解对方,另一方是想要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与感受。

情侣之间在度过热恋期之后,这种状态就会慢慢的弱化,开始回归最平时的状态,注意力逐渐的转移到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这就使得很多时候,面对对方的一些行为表现就不再那么敏感了。以至于很女性感到对方变了心,不再在乎自己、不在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