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家长都期盼自己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但是到底什么才是优秀的孩子呢?一些家长只看重孩子上学的成绩是否好坏,认为拥有好成绩就是好孩子。我想这个想法是非常片面的,一个人的能力是从多方面去判断的,拥有高的自尊、健康的心态、积极的情绪以及强烈的感知能力,这才是能够促进孩子往更加优秀的一面发展的因素。

父母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每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天使,他们是纯洁的、是无知的,仿佛是一张干净的白纸,是父母家长引导他在这个白纸上作画,他的人生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是有序的还是杂乱无章的,就看这个引导者是否能够正确指引。所以正确的培养孩子和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它决定了这个孩子的一生。

父母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打骂、娇惯——错误的教育模式

心理学家认为教育孩子最错误的两种方式就是一味的打骂或者是娇惯,两者都是短期呈现的效果。例如孩子调皮了,通过惩罚的方式让他安静了,但这只是眼前的他安静了,从长远来看是一点积极的效果都没有的。惩罚孩子会带来四个后果,愤恨、报复、反叛、退缩,在遭受惩罚的时候,他们并不会意识到当时自己内心做出的决定,而是将其压抑到潜意识当中,他们未来的行为就会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

父母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价值感和归属感

同样的长期的娇惯会造成一种不正常的依赖,孩子自己很难体会到自己价值的存在,他们从来不会有意识自己该主动的去做什么。从长远上来看,很难培养出孩子责任感和社会合作的意识。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孩子对于自己的看法取决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他人对待自己的态度为基础,他们会根据周围的社会环境随时的做着决定,形成信念,因此对于培养感知技能,需要家长创造出和谐的家庭氛围。

父母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是处在惩罚和娇惯中间的一种教育模式,以尊重孩子为基础,持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培养出孩子所需要的人生技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在遇见糟糕的令人气愤的事情的时候,首先家长自己需要冷静,然后用语言表达出对于孩子的理解以及尊重,通过沟通具体的事情,让孩子去找到解决的办法。在制定家庭规则的时候,不要用家长的权威去限制孩子,可以让孩子参与到制定规则当中,充分体现他自己的要求。

父母要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赢了孩子只是在表面上满足了自己管教的目标,实则是埋藏了反叛的隐患。赢了孩子从长期效果来看是一个失败的教育,他们只会让孩子形成反叛或者盲目顺从的人格。而赢得孩子是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他们,相信他们和孩子可以共同承担责任,培养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感知力,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期间需要家长展现出正确的态度,运用大量的鼓励,并且肯花时间去培养孩子的能力,这样你的引导才会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