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

夜幕下的哈里博特


不能立。

皇后,对于一个皇朝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女人是嫡妻,生的孩子是嫡长子。

从周王朝规定嫡长继承制以来,或者更进一步说,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嫡长子继承制深入人心。

正是因此,皇后和太子就是明晃晃的靶子。

不把嫡长子干倒了,庶子们都没有希望,因为名不正言不顺。

这点儿亏,乾隆和他爹雍正都吃过。

下面附图,就是几个书生吃饱撑的,上书让乾隆立储,被清查谋逆,乾隆的回复。他清醒的很,太子绝不可立。

乾隆朝早期的理亲王弘皙谋逆案,弘皙以康熙朝废太子庶长子身份,过了两代在乾隆朝都能掀起大浪,可见嫡长继承之深入人心。

其实皇家确实不重嫡长,康雍乾三朝皇帝都是庶子继位,但是,儒家天下,重视嫡长。

乾隆本意是贯彻秘密立储,跟宠爱不宠爱那个女人无关。

元后富察氏福薄,二子皆殇,元后也早丧。

继后那拉氏蠢钝,政治斗争经验全无,家族又没有谋士,看不透乾隆的圣意。所以,那拉氏亲自上阵替子争太子之位,害死了自己和几个孩子。

乾隆在各种大案里,反复重申,不立储不立储。

嫡子对乾隆,不是什么稀罕,毕竟最在乎的元后嫡子都接连夭亡。

所以,乾隆不可能再立后,那拉氏犯的蠢他受够了。

立皇后就等于立太子,怎么可能立皇后?

立无子的皇后,也坐不稳后位。

所以,不可能立皇后了。

但是,乾隆在令妃的葬礼还是玩了小心机,把令妃的丧仪提高了,高过了皇贵妃,又恰恰低于皇后一丝。就这么吊着朝臣。

爱护儿子,就不能把自己想要的人立成靶子。这是乾隆他爷爷康熙的血泪教训。康熙最心爱的儿子就是太子,结果,搞成了九龙夺嫡的惨状。

所以,嘉庆在他亲妈令懿皇贵妃身亡的时候,已经简在帝心。

不立而立。

都是政治。

扯什么爱不爱的?






Wideroad2014


不一样的爱

拜《还珠格格》《如懿传》等辫子戏所赐,很多清朝人物,让咱们普通百姓也熟悉了起来。虽然,咱们熟悉的那个人,和历史上的真身有很大区别。不过本来就是戏说嘛,如果感兴趣,翻翻史书,印证一下,也挺有意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直给小燕子和紫薇提供帮助的令妃娘娘。

乾隆其实很爱她

历史上的令妃是个很厉害的角色。她出身低微,从宫女干起,最早伺候和乾隆感情极好的富察皇后。可能爱屋及乌,乾隆看上了这个美丽的小宫女。乾隆十年,封其为魏贵人(令妃是汉族人,本姓魏,此时年方十八),稍后封为魏嫔;三年后,封为令妃(富察皇后此年去世);乾隆二十四年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她生下了后来的嘉庆皇帝(此时令妃33岁);五年后,她再进一步被封为皇贵妃。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家庭背景的后宫佳丽,令妃只能凭借自身的才貌来博取乾隆的欢心。事实上,人家干的很不错,用了20年的时间,从贵人干到了皇贵妃,离皇后只差一步。

此外,她还是后宫里的生育冠军,她和乾隆合作,十年生了六个孩子,四男两女,其中一个后来还当了皇帝(嘉庆)。

这些史实充分说明,乾隆还是十分宠爱她的。既然如此,乾隆为何不封她为后呢?

不封是为了更爱她

普通人的做法,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爱一个人,恨不能把所有能给的全给他(她),什么都不顾及。但乾隆不是普通人,他要顾及的就有很多。他不封令妃为后,主要有两个考虑:

一是出身。我们常说:英雄莫问出处,但封建社会却讲究“出身论”,这倒不全是他们思想落后,而是出身的背后,常常是政治势力的瓜葛和博弈。令妃是个汉族姑娘,他爹是包衣奴才,这样的出身(尤其不是满人)注定她无法封后。看看乾隆的两个皇后,一个是红颜知己富察皇后,爹是察哈尔总管,弟弟是太保大学士;一个是废后乌喇纳喇氏,爹是佐领讷尔布。两个皇后都出身高贵,更重要的是,都是满人。令妃却是个出身一般的汉人,即使乾隆有心立她为后,朝中大臣特别是满大臣是不答应的。后来,乾隆干脆就一直空着皇后的编制,让令妃以皇贵妃的身份代行皇后的职责。

二是保护。乾隆晚年要按照老爹雍正发明的秘密建储制度确定继承人。既然是秘密,最终答案揭晓前,就一定不能露出蛛丝马迹。乾隆最后选定的是令妃的儿子永琰,如果,他再封令妃为后,其实就是发出了一个很强烈的信号,大臣、阿哥和妃嫔们都很容易过度解读,既对令妃不利,也对乾隆不利,康熙朝的“九龙夺嫡”就是例子。所以,老谋深算的乾隆绝不会重走爷爷的老路。

最后,令妃没有封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去世的太早。乾隆四十年,她因病去世,时年49岁;而乾隆六十年,他自己解开了藏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的秘密,昭告天下永琰为皇太子,并追封其母令妃为孝仪皇后。此时,乾隆84岁,而令妃已经去世20年了。


饮水君


其实,令妃在世的时候,已经享受到了那个时代一个女人所能拥有的最崇高的荣华富贵,只是差一个皇后名分而已。

令妃姓魏,名魏佳氏,父亲是内管领魏清泰,属于正五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但其没有实职,所以,令妃的出身不算高贵,但也不算清贫,应该是个中产阶级家庭吧。

令妃一定是貌美如花,刚进宫的时候年方十五、六岁,没几年便被乾隆封为令嫔,这个"令"字可真有来头,出自《诗经·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一句,在古代汉语中有美好之意,能将此字赐予魏佳氏,也足见乾隆对她的喜爱。

又过三年,也就是乾隆十三年,令嫔迅速晋升为令妃,十一年后(乾隆二十四年)令妃变成了令贵妃,再过六年(乾隆三十年)更是一跃成为皇贵妃,后宫中的皇贵妃只有一人编制,地位仅次于皇后,可以说在后宫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而实际上,乾隆三十一年,与乾隆反目的继皇后乌喇那拉氏就病故了,此时的令皇贵妃已经成为真正的后宫之主,掌摄六宫之事,虽然名义上不是皇后,但行使的却是皇后之权。

乌喇那拉氏死后,乾隆皇帝便再也没立皇后,这一点在其爷爷、父亲那里都有过先例。

乾隆的爷爷康熙皇帝,在第三位皇后也就是孝懿仁皇后去世后,直至他自己离世,长达三十三年的岁月里未再册立皇后;

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在孝敬宪皇后于雍正九年九月去世后,直到自己驾崩也没有再立皇后。

所以,乾隆在此后的有生之年没有续立皇后,是有前例可循的。

但要说到原因,恐怕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乾隆皇帝其实已经属意于自己的第十五子颙琰当接班人,就在乾隆三十八年,他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显然,为了不让外人猜测到自己的立储意向,为了不引起祖辈和父辈时的夺嫡之争,乾隆肯定要刻意掩饰这一切,而此时的颙琰的亲生母亲,也就是令皇贵妃已经贵为皇后之尊了,如果真的给一个皇后的名分,可能就会暴露自己秘密立储一事,所以,只能让她继续保持皇贵妃的身份。

令皇贵妃死后二十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乾隆向社会公开了自己所立的储君是皇十五子颙琰,于此同时,追封颙琰之母魏佳氏,也就是令妃为皇后,册谥孝仪皇后。


红枫文史娱


最近大火的网剧《延禧攻略》让人们对乾隆和他的那些女人们又起了八卦之心,好多人印象中的乾隆皇帝风流成性,其实不然,真实的乾隆就像《延禧攻略》中演的那样,是一个用情至深的男人。

乾隆这一辈子只深爱过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皇后。富察氏在乾隆还没有继大统的时候就是由雍正皇帝为乾隆挑选的,落落大方的富察氏很快就和乾隆陷入爱河。二人虽然身份不同于寻常百姓,但却有着平凡人的爱情,他们互相依偎、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完全没有既是夫妻又是君臣的皇家礼制。

还没有成为皇帝的乾隆和富察氏有了第一个孩子,在这种皇家一般都是母凭子贵,而乾隆却是爱屋及乌,因为对富察氏的爱,在登基之后的做第一件事就是秘立这个儿子为太子,可惜一场普通的感冒,让这个秘密太子早夭。富察皇后丧子之痛持续很久,身体也大不如前,可是乾隆为了多加安抚常常去陪伴皇后,希望早日让她从痛苦当中走出。

七年后,富察皇后才再次受孕,还是一位皇子,乾隆非常开心,这时乾隆已经有了6个儿子了,可还是要再次立富察皇后的儿子为太子,老天又开了个玩笑,这个孩子在第二年就出了天花,死了。再次承受丧子之痛的富察皇后,身体彻底拖垮,没多久就病故了。乾隆皇帝用情至深,从此不再让任何妃嫔留宿过自己的寝殿。

所以在乾隆的心中,皇后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国母,更是他一生挚爱的女人 。在富察皇后病故之后,乾隆不再想要立后,可是太后不同意后宫无主,多次催促乾隆立后,孝顺的乾隆不得已才立了乌拉那拉氏为后,这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不过她始终活在富察皇后的阴影当中,直到死去乾隆都没有亲自为她料理后事,还只以皇贵妃礼制下葬!

在此之后,乾隆在心里已经把皇后这个位置永远的给了富察皇后,这也算是对他们的爱情的一种祭奠吧。乾隆没有再立过皇后。至于令妃,也深得乾隆的喜爱,位至皇贵妃,掌管后宫之事,虽然不是皇后,却行使的皇后的权力。在令妃的儿子颙琰被册立为皇帝,乾隆做太上皇之后,才把死去二十多年的令妃追封为皇后。

所以乾隆不立令妃为皇后的原因有二:一是对富察皇后的感情,让乾隆把皇后这个位置赋予了无人能替的感情;二是因为令妃名义虽然不是皇后,但却以皇贵妃的身份主持后宫。

我是笑笑生,喜欢笑侃历史,关注我,每天都有新观点!


k笑笑生


乾隆皇帝,一生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结发妻子,富察皇后,第二位,继后,辉发那拉氏,第三位,就是在死后被追封为皇后的令妃。



那为什么乾隆皇帝不立令妃为皇后呢!

先看一下令妃,令妃在乾隆朝很是得宠,进宫三个月就封为了令嫔,之后晋封为令妃,令贵妃,在继后被打入冷宫后,封为皇贵妃,掌管六宫事宜。享年49岁,在儿子登基后,被追封为皇后。



不立令妃的原因

第一 乾隆的前两个皇后都死了,第一个是因为两个儿子都死了,伤心欲绝,在登泰山封禅的途中死了。第二个,是在南巡的途中,因为触怒了皇帝,剪短了青丝,被皇帝提前送回了宫中,打入了冷宫,所以乾隆觉的他的皇后命运都不咋地,所以不立后。

第二 秘密立储,在被乾隆将自己的儿子即位太子以后,乾隆为了前朝和后宫的稳定,不立令妃为皇后,因为立了皇后,就相当于昭告天下,立了太子了。这是出于保护。

所以乾隆不立令妃为皇后。


蛏子历史


其一,令妃的身世不高,令妃魏佳氏(原姓魏),内管领、追封一等承恩公清泰之女,原属正黄旗汉军,后来被乾隆皇帝抬旗入镶黄旗满洲,可见,令妃并非满族出身,而是汉人,而且她的娘家在朝中也没有什么实力,因此,出身决定了她的命运。

其二,从政治上来说,当时的朝局比较复杂,乾隆之所以选择永琰为继承人,也是不得已之举,在乾隆看来,众多儿子中,也就永琰还算差强人意,这是矮子里面拔长子,因此必须确保永琰能够顺利登基,而在永琰的兄弟里,有实力与皇十五子永琰竞争嫡位也是有的,如果册封令妃为皇后,无疑是传递了一个政治信号——皇储为皇十五子永琰,这势必引起一些人的夺位之心,不利于朝局的稳定。

其三,前两位皇后之殇,让乾隆慎重考虑立后。富察皇后是乾隆挚爱,也许在乾隆心中认定其是唯一的皇后,她地位永远无法取代,换做谁坐了那个位置,都不会是乾隆帝心中最想要的样子。后面的那拉氏立为皇后主要原因是太后的压力,其后以悲惨收场。令妃活着的时候没当上皇后,可是除了后位之外,乾隆帝把所有能给的都给了她,因此是不是皇后已经无关紧要了。


欢乐鱼豆


有一次有个叫金从善的上书说到立后立太子,乾隆大怒,说:朕都六十八了,哪还有复立中宫的道理!叫有关部门议论金从善之罪,把金从善斩了。

没有皇后,皇帝也不想立皇后,这种情况下如果有皇贵妃,那就是后宫第一人了。


我不是Henry


立不立皇冠有什么用,实际上令妃早已经是皇后娘娘的待遇了,难道乾隆不爱她吗?不是,皇帝是爱令妃的,对她的任性撒娇卖萌一直是包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