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整体产业环境怎么样?

热点播报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的宝安区,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部署下,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在“走廊”沿线中,宝安中心区的区位优势突出,毗邻前海,连通珠江东西两岸制造产业,如科创走廊进一步延伸和扩容,宝安中心区将真正在走廊上“居中”,有机会成为汇聚区域创新要素的科创“聚宝盆”。

宝安滨海中心区城市设计效果

宝安中心区夜景

宝安“三宝”:科创走廊中点、前海好“邻居”、创智功能联动区

法宝一: 科创走廊延伸后的中点

最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又传好消息!据广东省科技厅对广东省政协提案委员会的答复函件,科技厅正牵头起草《关于加快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将争取今年下半年发布。

意见稿提出,完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与香港合作建设机制,香港联合广东省共同打造“一廊四城多核心”的创新格局,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香港、澳门”为主轴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带。

“如果科创走廊延伸,宝安中心区恰恰居中。”宝安区政府顾问、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高速、轨道交通承启走廊南北,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跨江通道连通珠江东西两岸,宝安中心区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宋丁表示,居中区位的宝安中心区,在信息流、研发资源、人才交流等创新要素承接上有很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融合创新要素,和大前海一起,打造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

经过十多年的高标准基础建设,宝安中心区已成为深圳西部规划定位最高端、基础设施最完善、发展条件最优越的核心区域。记者了解到,在科创走廊的战略部署中,宝安中心区被定位为走廊上的服务类创新节点,宝安中心区这个科创“聚宝盆”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法宝二:打服务牌与前海互补

如今,宝安中心区已是深圳“双中心”之一前海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蝶变成一片时尚优美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宝安区中心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宝安中心区功能定位为CBD+TBD,即中央商务区+科技创新服务区。

说到宝安中心区,不得不提的是旁边的前海。据中心区办相关负责人说,有企业洽谈入驻时,“希望能靠近前海一些”。宋丁认为,整个大前海未来将是第三产业高地,宝安中心区在功能定位上和前海会形成差异化发展,前海主打金融创新,宝安中心区则需要打好创新“服务牌”。中心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成为宝安中心区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

据悉,宝中创新型企业总部基地规划用地约50万平方米,开发规模约40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一批高科技总部企业落户,通信通量高达50Gbps卫星宽带通信运行总部(亚太卫星)、高密度及柔性电路板产业链总部(鹏鼎控股);农商行、怡亚通、易尚等创新型总部项目正在建,创新型中小企业总部大厦已竣工。

法宝三:创智功能联动区聚集高端人才

中心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前海,宝安中心区有着足够多的产业空间。地处宝安中心区西侧的大铲湾港,目前还有一块约8平方公里的待开发区域,近年来随着港口转型升级,这一块土地未来将升级为“互联网+未来科技城”。

宝安中心区希望定向引进国内大型高科技企业总部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特别是引入与现有企业具有互补性的关联企业,以包括腾讯在内的企业吸引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定向吸引互联网金融、供应链管理和创意经济在内的新型智慧型服务业入驻。

据介绍,宝安中心区对目标企业采用订制菜单式的贴身服务,落实项目选址和地块出让条件,实现项目高效高质落地。

空中二层连廊+地下空间

经历十多年的建设,宝安中心区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已经十分完备和优越,不过置身大湾区背景下,宝安中心区的城市建设还有不足,区域交通难以满足未来所需,产业和人才吸引力仍有待提高。

为此,宝安中心区将打造一批颇具想象力的重点工程。空中二层连廊就是其中一项。

据介绍,连廊系统位于宝安中心区核心区,规划总长度约5km,主要包括景观廊和建筑间联通廊两种类型。围绕中央绿轴,塑造两翼各具特色的二层连廊段落,西翼主要为景观廊,串联核心公共设施、商务办公区和滨水公共空间,打造“双线公园”;东翼为建筑间联通廊,主要串联中心区核心商业区楼宇室外二层商业廊道,打造“双首层”。

对比纽约高线公园、首尔高线公园、香港中环二层人行系统等世界知名的二层步行系统,宝安中心区二层连廊独特之处在于完全新建于城市的绿地上方。此外结合二层连廊,还将植入例如体育跑道、观景台、休息亭、公共艺术展示空间、聚会空间等多元活动场所和设施。

从空中转入地下,宝安中心区高标准规划了多元化地下空间约50万平方米,地下停车设施约670万平方米,轨道设施约21万平方米,其他设施面积约59万平方米。规划地下人行通道共计9.26公里,地下道路(海澜路)及3条地下车库联络道7.6公里。

市民在地下逛街、乘车,方便还能免受烈日毒晒,宝安中心区滨海片区结合城市道路、绿廊、广场的地下空间构建7条地下步行道,总共约4.75公里,将6个地铁站与重要城市节点连为一体。借助连续的地下步行道,5~10分钟内可以从地铁站直达中心区书城、滨海文化公园、商务办公区。

而地下车库相连的地下车行系统,则能减少地面交通拥堵,海澜路地下道路与三条地下车库联络道的“1+3”地下道路体系,地下道路总长度约7.6公里,总计连接车位达1.6万个。

引入一批基础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

下一步,宝安中心区将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对接前海城市新中心规划,从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优化提升,强化宝安滨海中心区的核心竞争力。开展滨海湾尖区域空间规划,打造水空一色的空间景观环境,实现中心区与大铲湾片区空间链接,营造一体化的可供市民参与的高品质都市旅游标杆。

为更好地引进聚集高层次创新人才,宝安中心区在人居环境上下功夫。软件方面,宝安中心区将引入一批基础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以及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同时为创新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发挥“留交会”“高交会”等人才与成果交流平台作用,优化高层人才“一站式”服务。

此外,为创新人才提供便捷舒适的城市配套服务,加强文化、教育、医疗等设施供给,以国际标准推进博物馆、艺术馆等公众设施建设。同时建设各类孵化器载体,打造创新功能与居住、生活、商务、娱乐功能混合、空间融合的高端创新社区,提供公共开放共享交流公共空间,将公共空间转变为学习交流场所。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崔宁宁


大洋网


今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主引擎,科技创新能力全国一流,制造产业转型升级也走在全国前列。宝安区作为深圳市生产制造业的代表区、示范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将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决定宝安未来、影响深圳融入湾区时代的战略高度。2016年,宝安区生产总值3003亿元,同比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31亿元,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40亿元,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50亿元,增长19.2%。

宝安区贯彻落实市创新、企业、人才“三大政策”实施方案和操作规程,叠加市、区政策优势,三箭齐发,集中释放一批政策红利。2016年资助技术创新项目186个8046万元,扶持企业430家1.44亿元,实施紧缺人才709人次和团队12个、资金4000万元;

2017年将强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集中政策、空间、服务等资源,成立“一对一”专责服务小组,加快打造互联网云全球研发基地、互联网双创基地和互联网科技实验室等“六基地一平台”;加快千亿级产业集群,把引进培育引擎级、龙头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周边产业集聚发展、扎牢实体经济根基。


嘻嘻嘻2234


我觉得整体的产业环境都是很好的。去年深圳市长说了重点发展的16个片区,宝安有两个!据说,重点区域作为深圳区域转型+产业转型的重要承载区,将实施动态调整,成熟一个纳入一个,成为深圳着力打造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近年来,宝安中心区以深圳发展湾区经济和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和提升规划建设水平。目前,中心区图书馆全面投入使用,青少年宫主体封顶;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妇幼保健院新院开业,幸福公馆养老院开展主体工程施工;壹方中心、金利通金融中心、卓越时代广场等重大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商行、易尚展示、中意集团等总部项目开工建设,海纳百川中小企业总部大厦封顶。宝安中心区规划打造亚洲最大的滨海文化公园和宝安区城市规划展览馆正在建设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