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黃金的文化價值

存在於地表的自然金,自青銅時代起,就為人們所識別並加以利用。最初是用作裝飾品,黃金裝飾的器物,外觀異常光澤美麗。因為稀有,很少用黃金製作成型的金飾品。由於它的化學穩定性良好,具有延展性,人們採取使用薄層進行塗飾,這種薄層就叫金箔,有包金、貼金、嵌嵌金、金等多種工藝方法。這些成就標誌著黃金生產的日趨發展和人們對黃金性能認識的逐步深化。黃金的特殊使用價值,是從西周時期開始的。這時黃金開始參與禮用,出現於“用幣”及禮器,並逐步取得較高的“上用”地位。

安康歷史上黃金的文化價值

先秦所謂“用幣”,主要是指用享獻、聘問、會盟、饋贈等奉賜諸物。《禮·坊記》曰:“禮之先,幣帛也。”《周禮·秋官・小行人》亦曰:“六幣幣,所以享也。”西周時,黃金已出現於用幣中,如《詩·大雅·樸》雲:“追逐其章,金玉其相。”章即璋,為圭、璋、璧、琮、琥、璜六幣之二。“圭璋者二王之後尊,故享用圭璋以尊之”(許慎《說文·卷一上》),黃金飾玉璋為高級享用幣。由此而知,黃金雖用於幣中,但主要還是為附玉而用。西周不以黃金作為佩飾,標誌貴族等級的尊卑,品級僅次於玉。阮沅校勘《詩經》也說:“天子皆以玉,諸侯皆以金大夫皆以銀,士皆以蜃,為有條理也。”

安康歷史上黃金的文化價值

春秋時期,黃金已與玉帛等並用為幣,但動用數量還不大據《國語》載,以“黃金四十鎰、白玉之珩六雙”為幣,已是僅見的大數。戰國時,黃金在禮制中的地位雖仍低於玉,但在禮聘、賞賜、饋贈等用幣中,卻在事實上成為主幣之一。《戰國策·齊策》載:“飾車千乘,黃金千鎰,白璧百雙,錦繡千純。”《史記·滑稽列傳》亦有“黃金千鎰,白壁十雙,車馬百駟”為幣的記載。表明黃金的貴金屬價值已被確認,步入了它為統治階層“上用”的輝煌時代。

安康歷史上黃金的文化價值

戰國時期,黃金除為幣及用於禮器、等級標誌、貴族佩飾、器飾及“寶藏”等“上用”外,還出現於商品交換。如《戰國策·燕策》說,千里馬死,“買其骨百金。”《齊策》亦說,“象床直千金。”這類“上用”的貴重商品互換,雖然記載不多,但卻證明了黃金作為貴重商品,已經開始通過互換,進入流通領域。戰國時期經濟的迅速發展,使這種交換越出了一國範圍。

安康歷史上黃金的文化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