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的絲茶之路與茶文化

在“絲茶之路”上,絲的來源有二:一是江南和中原一帶的絲綢輸入長安,再轉運大西北;二是陝南絲綢。

應當說還有另一條絲茶之路,就是走水路運漢口。土絲經洋行買辦轉銷日本及歐美各國,建國前僅安康一縣年外銷土絲就達500萬公斤,佔安康市場年銷售的三分之一。茶葉走水路銷往楚豫。一位有經驗的商人估計,建國前每年紫陽茶外銷西北佔50%,關中佔20%,老河口往下佔30%。據不完全統計,僅安康八幫商會每年走水路的紫陽茶就在50萬公斤以上。漢江航運十分便利,紫陽茶“東征”一帆風順。“下河口”是安康商人的口頭禪。僅江漢流經安康地區的一段,相傳清乾隆年間有船1300餘艘,民國9年至抗日戰爭前(1920-1937)大小木帆船經常保持在2000餘艘,其中紫陽縣船舶約300艘。沿江港埠很多,安康港、蜀河港開埠於漢建興八年(230),旬陽港開埠於晉永嘉六年(312),紫陽港、洞河港開埠於明代,流水港開埠於清康熙年間(見《安康江漢航運史》)。有舟楫之利,當然有利地開拓紫陽茶的市場。

安康歷史上的絲茶之路與茶文化

如今,在大西北茶市,紫陽茶已失去霸主地位;在楚豫地區,紫陽茶和江南茶較量並無多少優勢。紫陽茶如何重振昔日雄風?不能不令人發奮!

紫陽不僅是文化的載體,它還直接滋養了安康文學。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是豐富了創作題材,出了一批茶歌、茶詩、茶文、茶戲、茶舞。

《中國風物誌・陝西風物誌》寫道:

安康歷史上的絲茶之路與茶文化

常有人說,“南山人,出門三步不離歌。姑娘猶如靈畫眉,小夥賽過小八哥。”絕非誇大之詞。你進入秦嶺,就會感到步入歌的海洋。白天在雲繞霧罩的山坡上可以聽到盤歌、情歌和“鑼鼓草”;夜晚在兩張席大的臺子下,又能聽到以小調組成的花鼓戲。陝南的民歌、山歌又以紫陽民歌為代表……

紫陽民歌又以茶歌最有名,一類是通山歌,如《姐兒送茶到田中》、《高山點茶行對行》;一類是小調,如《順採茶》、《倒採茶》等。

所以,1989年9月中旬,在紫陽首屆飲茶節上,著名營養學家于若木將“茶”與“歌”聯繫在一起,說了一句發人深思

的話:“紫陽一是茶好,二是歌好。”

安康歷史上的絲茶之路與茶文化

以紫陽茶為題材寫茶詩、茶文的古今作家有唐代的姚合、無可上人、明代的王九思、清代的葉世倬、陳僅、江開、劉應秋等。最有名的作品有王九思的《金州周守惠茶賦謝》(二首)、江開的《紫陽竹枝詞》、葉世倬的《春日興安舟中雜詠》、劉應秋的《煮茶飲行人》和《食新茶》。近代著茶詩、茶文的作家很多,主要有張宣強、丁文、黨永庵等人。戲曲和影視片方面,有民歌劇《茶山姑娘》,電視專題片《紫陽》、《茶鄉新歌》。平利縣拍了3種茶葉科教片。各縣文化館還蒐集整理了一批茶故事、茶諺、茶聯。安康的音樂工作者加工改編了《採茶舞》。

二是形成了安康文學的茶香風格。主要特徵是淡雅、醇和。安康作家多醉心於山水風月,敘事作品多擷取凡人小事,寫人的命運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不多。顯然,創作時是茶境中的茶人平和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