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養生 你了解多少?

從小暑到立秋,人稱“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也是一年中人體體表氣血最旺盛的時候。

對於一些每逢冬季發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痺證等陽虛證,是最佳的防治時機,稱為“冬病夏治”。其中,以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最為顯著;還有一些過敏性鼻炎、哮喘、痛經等受寒易發作的疾病,通過治療,有的可以緩解,有的可以根除。

三伏天養生 你瞭解多少?

三伏天如何養生?

1.夜臥早起

夏季的特點是晝長夜短,人體也應該適應自然界的規律,晚上可以稍微睡得晚一些,早晨起得早一些。夏季合理睡眠時間應該是:就寢時間為22:00~23:00,起床時間為5:30~6:30。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可以選擇適當的午休。午睡的時間一般以30分鐘至1小時為宜,時間過短達不到午休的目的,而時間過長不但會讓人頭腦發昏,肢體無力,還會影響夜間的睡眠質量。

2.養陽驅邪

夏季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所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三伏天養生 你瞭解多少?

3.食酸補鹽

夏季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亦多。若心肌缺鹽,搏動就會失常。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為解渴消暑之佳品。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對於三伏天,尤其要喝三豆湯,祛火、解乏、消痱子。

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瞭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溼盛者,少吃龍眼、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

4.健脾祛溼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尤其是在夏日,人們總是有一種昏昏欲睡、食慾不振的感覺,這就是人們通常稱之為的“長夏”。長夏在五行土中,脾與脾的五個臟腑對應於脾臟,脾胃溼溼最溼,故長夏更易患脾胃病、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

三伏天養生 你瞭解多少?

5.不貪食冷飲

不吃雪糕 不吃冷飲是最重要的一點,三伏天人體的陽氣都浮在體表,五臟六腑是寒涼的,此時再吃冰吃雪糕,相當於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氣就重的人,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涼白開,樸素而養身。(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健康養生方面的知識,可直接關注加留言,獲得更多資訊)

三伏天養生 你瞭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