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种对我们国家的印象,印度是崇拜,犹太人只关注利益

不同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与评价各不相同。总体讲,来过中国和没来过中国的人之间的差距很大。

巴西的中产阶级对中国几乎是一无所知,对中国产品偏见相对少。巴西人不挑剔品牌,只看重实用性。尤其是近来不少中国企业投资建厂,他们对中国的好感度也在提升。

美国人表面看起来很直率,其实他们非常强调“政治正确”,基本上不会跟你聊一个国家的政体、宗教等方面的话题。只有关系相对密切的人会说一些自己的真实想法。

曾经有位美国朋友表示,最反感动不动就问‘你觉得中国怎么样?’。”他说这个问题没有选择余地,我能说你们中国不好吗?

美国人基本上都是很公平地评价中国,没有那么多先入为主的偏见。总体上都认可经济上的成就,认可跟过去相比有巨大的进步。

英国人很谨慎,很少讨论宏观的话题,只聊跟生意相关的,以及自己接触过的人。 对中国人的评价是:精明,反应快,但是缺少逻辑;不喜欢建立机制,喜欢抄近道;工作能吃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喜欢承诺,但是缺少跟进措施。

跟他们谈判,第一件事情是讨论议事规则,如:会议的发言顺序、产生分歧时双方英国如何不把矛盾激化、会议纪要的起草方、会议的常设管理机构、费用的分摊原则等等。他们认为上海是中国最好的城市,很安全,很国际化。但是还是对中国式的过马路无法理解。

以前有一个美籍印度人出差到中国,带他去秀水街买东西。这厮空手进去,出来的时候在超大号的拉杆箱里装满了东西出来。一个劲儿地跟我说:“太值了!”他第一次来的时候问我:”你们穷人都去哪里了?“ 。因为北京一派繁荣程度在他看来不亚于纽约。带他去上海开会,他不坐飞机非要坐动车。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高铁,只有晚上出发早上到达的卧铺动车。我跟他介绍北京南站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这小子自我解嘲地说:”我们有亚洲最大的贫民窟“ 。最搞笑的是上了动车后一看车厢那么整洁地铺着地毯,他马上把鞋脱下来光着脚进去。他是典型的看到中国的一切都充满好感,连我们看来拥挤不堪的地铁在他看来完美的。他的逻辑是:”我一个外国人,可以轻易地根据指示标乘坐地铁,没有任何障碍,不用问任何一个人“但是印度本土没有来过中国人对中国没有什么了解,对中国企业他们最熟悉的事联想集团。他们很明显地流露出对西方人的崇拜和对中国人的不服气。很多人认为他们比中国发达,在中国人面前有莫名的优越感。
不同人种对我们国家的印象,印度是崇拜,犹太人只关注利益

韩国人喜欢谈论国家大事,也喜欢总结人生。他们动不动就说你们中国人怎么怎么样,善于从小细节上升到国家高度。
不同人种对我们国家的印象,印度是崇拜,犹太人只关注利益

有一次跟他们吃晚餐,话题聊到了汽车。他们先是不理解大众汽车为什么在中国这么受欢迎,接着问中国的自主品牌情况。简单地介绍之后,一个韩国人说:“中国哪有什么自己的车,你看某某车型,一看就知道是抄袭现代的某款车”。我回答说:“贵国现代汽车早期的所有造型全部是抄袭奔驰的,你们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以封闭市场牺牲国内老百姓的幸福度为代价的”;韩国人还喜欢说:“中国人的‘马上’是很长时间。中国人的‘差不多’差很多” 。尽管我接触过的很多韩国人对中国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网络管制很有意见,但是那些大公司派驻到中国的工作机会是竞争相当激烈,甚至有人是靠走关系才能来华的。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很多人羡慕中国的社会发展,他们认为他们的国会完全是为了自己狭隘的利益而吵架,根本没有真正地为国家着想。

提起德国人,国人的印象中就是刻板、守时、严谨、工程师文化等等,总之对德国的一切都怀有莫名的好感。其实除了热爱机械之外,我见过的德国人没有几个是这样的。甚至有人跟我说:“除了工作的认真程度以外,德国人跟中国人是很像的” 。他跟我说德国人只要法律不禁止,他们可以做一切;只要自己不用负责,他们做事就没有顾忌的。我见过的很多德国人他们都在中国找二奶,而且一点都不避讳。他们从不谈论政治,就喜欢自己的职业,喜欢中国的美食和美女。通常交谈中让你觉得他们对中国人是非常尊重的,但是从细节上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傲慢。

最后说说犹太人。不是国家,但是特征也很明显。

犹太人,他们是彻底的经济动物,觉得中国就是做生意的好地方。他们对各种承诺和法律条款非常敏感,他们的律师真正地做到了咬文嚼字地把一切风险全部排除掉,而且非常不喜欢中国的各种被默认的各种协议或合同的样本。他们非常不理解中国的土地产权的性质,觉得这个东西到底算什么类的资产。他们对各种担保事项极其警惕,宁愿用现金也不愿意出担保。跟他们闲聊为什么来中国投资,他们的回答是:“我们的投资原则是先选择行业,即,在众多行的行业里选择市场规模和前景跑赢市场平均的行业。其次,选择该行业在哪个国家最有前景。所以选择你们中国是很正常的”。他们在商务谈判上很少表现出情绪波动,即便我们中国人都已经生气、翻脸了,他们都会若无其事地继续按原来的节奏跟你继续周旋。一旦他们内部出现分歧,马上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商量,迅速地作出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