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上市的猫眼电影:财务数据前后“打架”,盈利与否仍存疑

2018年的资本市场可谓热闹非凡,B站、爱奇艺先后上市,而猫眼、小米、快手纷纷被传计划IPO。

其实,关于猫眼电影要上市的传闻早已出现,2016年内部会议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曾公开表态“猫眼电影已经开始盈利,不排除未来独立上市的可能。”直至今日猫眼电影的上市之路却依旧停留在传闻阶段

有业内人士指出,猫眼之所以将上市提上日程,最大原因还是淘票票的贴身追赶,淘票票近几年通过市场投入和创新,份额不断上升。去年暑期档,淘票票成功超越猫眼成为行业第一,但很快猫眼通过合并微影又抢回了第一位置。

不过,猫眼微影的市场第一地位并不稳固。拥有母公司阿里影业坚决支持的淘票票,通过大力投入换市场的策略,今年春节档继续进行大手笔的营销,市场份额已经升至43.6%,和猫眼相差无几。

从阿里影业最新发布的公告来看,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3月,阿里影业预估亏损16-17亿元之间,业内估计阿里影业为淘票票投入的市场费用很有可能超过20亿元,这也难怪猫眼急于上市,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以对抗淘票票的全力进攻。

但是猫眼能否顺利IPO,目前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无论是从猫眼之前被曝出的财务数据前后“打架”,还是其对外宣称“已经盈利”的真实性,都有不少投资人表示过质疑。

三个公告三种说法,财务数字前后矛盾

2016年5月,光线传媒以1.76亿光线传媒股份和8亿元现金换取猫眼电影38.4%的股权,同时光线传媒以15.83亿元现金购买猫眼电影19%的股权,光线控股和光线传媒合计持有猫眼电影57.4%的股权。

2017年6月,光线传媒又以1.3亿元向猫眼平价转让了其持有的捷通无限(天津网票网)68.55%的股权。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举动加大了猫眼独立上市的可能性。

然而,到了2017年8月,光线控股以人民币约17.76亿元的对价购买了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猫眼文化 19.73%的股权,猫眼整体估值约为人民币 90亿元。同年9月5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以9.999亿元人民币为对价,受让控股股东光线控股持有的猫眼文化 11.11%的股权,继续对猫眼文化进行投资。本次投资完成后,光线传媒持有猫眼文化 30.11%的股权,光线控股持有猫眼文化 47.02%的股权。简而言之,就是光线传媒从非上市公司光线控股那里购入猫眼11.11%的股权。

谋上市的猫眼电影:财务数据前后“打架”,盈利与否仍存疑

两年间,猫眼的股权正一步步转到光线麾下,然而其财报数据却是雾里看花,耐人寻味。光线传媒曾于2017年5月31日发布《关于出售资产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数据显示猫眼在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亏损5.11亿元。但到了同年9月21日,光线传媒《关于参股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中却显示,猫眼2016年度营业收入约为10.32亿元,亏损数字从 5.11 亿元减少到 1.09 亿元

而在2017年10月24日发布的《公开发行2017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募集说明书》呈现的又是另一组数字:猫眼2016年实现营收6.89亿元,并已产生净利润,数额为199.52万元。这样暗藏“猫腻”的数据“打架”现象,让外界一时不知道哪个数据为真。

谋上市的猫眼电影:财务数据前后“打架”,盈利与否仍存疑

公告的会计数据前后不同,可能是公司进行了数据调整,但光线传媒公开资料显示的会计数据差距很大,表明公司的会计数据存在巨大差异调整。易观互动娱乐业务中心分析师董敏娜曾对猫眼的财报数据提出质疑,“猫眼若要上市,它对自己的财务报表就会有要求。2017年一季度为什么实现了盈利,除了有减少票补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它通过不同的算法,没有把进行票补工作的公司放进最后的审计范围内。很多企业会通过这种方法把利润或收入算得高一些。”但无论基于何种原因,猫眼对财务数据的粉饰似乎已引起广泛关注

票补力不从心,猫眼上市的执念是为了给自己输血

烧钱的“票补”大战使得百度糯米电影出局,猫眼和微影时代合并,市场格局亦从“多方较量”进阶到猫眼微影和淘票票对战的“寡头争霸”的阶段。

你有多久没看过9.9元的电影了?“票补”大战终结,

电影市场开始回归理性,很难再买到9.9元、19.9元的电影票了。在淘票票和猫眼上购票选座时发现,同一部电影同一个影院,在猫眼上购票的价格会比淘票票高出10元钱左右。10元的票价差价,不得不令人怀疑猫眼正在缩紧票补力度,究其原因是资金上力不从心。

谋上市的猫眼电影:财务数据前后“打架”,盈利与否仍存疑

(左:淘票票;右:猫眼)

据公开数据显示,光线系旗下与猫眼相关的公司有三家,分别为天津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天津猫眼影业有限公司,其中除了天津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符合公开财报情况,其他公司并不在公开财报标准。

谋上市的猫眼电影:财务数据前后“打架”,盈利与否仍存疑

此前有媒体引用一位精通财务运作人士的说法认为,猫眼要并表到光线,就需要将猫眼的成本转移到其他关联公司当中,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净利润会有相应增加。也就是说,业绩表现不错的归入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亏损的部分则放到关联公司下面,而这也就是

光线公开其他两家公司收入情况的目的就是为了隐藏亏损

上市就一定可以扭转盈利亏损吗?答案还有待市场考验。猫眼投入光线传媒怀抱还不到一年,对外界宣称的“盈利”或许只是给市场放的一个烟雾弹,而其与微影的合并没有改善亏损现状,猫眼其实已经流血不止,不得已走上上市的道路,寻找新的救济金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