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文升

名称来历:

清光绪二十四年因当地秀才

住在附近的武曲山与文曲星相对

遂命名为 “文星场”

民国时期改为文星乡

因与多地重名

1981年更名为文升公社,沿用至今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5°25′52″~105°30′10″

北纬30°52′46″~31°0′14″

地处射洪县东北部

东接仁和镇,南连青岗镇

西接东岳乡、玉太乡,北邻天仙镇、仁和镇接壤

人民政府驻文星社区

电话区号0825,邮政编码629231

距射洪县城区12千米

政区沿革:

清初属务本乡一甲

民国29年(1940年),设为文星乡

1950年,成立文星乡人民政府

1958年,改为文星公社

1981年,改为文升公社

1984年,改为文升乡

1992年,由原文星、黑水两乡合并组建文升乡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先偷偷告诉大家

文升也是西妹儿——倩倩从小长到大的故乡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记忆中的赶场

总是外婆背着背篼拉着西妹儿的手

穿梭在各大商铺、人群

赶场时总看不见外婆的正脸

一会跟商贩讨价还价

一会买半斤肉空出手来掂量掂量斤两

......

不一小会背篼就快装满了

自己总是跟在外婆的身后

吃着街上卖的大饼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赶场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刚到文升街上

就看见卖大饼的叔叔

好多老乡都在买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小朋友目不转睛的盯着卖饼子的叔叔

想必也是嘴馋了

喝娃哈哈的动作都停止了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带着老伴上街赶场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卖馓子的阿姨

和来往买卖的顾客闲聊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扯薄膜的叔叔

就像在跳舞一样

内心丝毫掩饰不住想舞动的冲动呀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在街头卖蔬菜的老乡

都是自家地里种的新鲜蔬菜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老人说:自己一个人也吃不完

就拿到街上来卖嘛

别人买我的菜

我也开心,不是钱的问题

就觉得自己种的菜还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老远就闻见这个“猪皮拱”的香味了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婆婆说:

这是她今天一大早就去地边挖的,特别新鲜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老人笑容和蔼

从谈话中就能看出为人十分谦和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老人介绍着说:

“这都是家里面没有种完的生姜

这个生姜好,饱满还润着土

好养活得很~”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正在买肉的老乡们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老板的刀法可谓是快准狠呀

几刀下去就解决了一个猪大腿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文升市场

以前的这里车水马龙

有卖菜的、卖鸡蛋的、卖肉的...

还有各种小鸡小鸭小鹅

老乡赶场第一时间就会选择来到这里购置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现在的这里人烟稀少

已经没有当年的“繁华”了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正在包皮蛋的阿姨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听她介绍说:

现在包皮蛋的越来越少了

都是些在家里面务农的老人

现在的年轻人觉得麻烦,都去买现成的

但是没得手工包的香~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市场里卖着幼鸡仔和小鸭子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小朋友和妈妈看着可爱的小鸭子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可爱的幼鸡仔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正在卖手工编制的老乡们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这位老爷爷是一位聋哑人

听说他是小时候发烧没有及时医治

导致耳朵听不见

但是他的生活态度十分的乐观

总是都是以微笑报以众人

经常编织竹篓、背篼等各种竹制品到街上来卖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他用的竹子

都是每天到自家后山上去砍的

结实得很

两三天的样子就可以编出来一个背篼

一到赶场就拿到街上来卖

邻里乡亲觉得他编的背篼编得好

有时候都是直接到他家里面去拿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老人把自己编的高粱扫帚拿到街上来卖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同雲理发店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想必文升人对这家理发店

都不陌生吧

在西妹儿拥有记忆的时候

就来这儿理发

至今应该差不多二十多年了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不小心暴露了年龄)

现在西妹儿的外婆外公都还来这里理发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老人背着自己编的筛子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这也是一棵拥有历史的黄果树

小时候记得最清楚的一个地方

就是这棵黄果树

“我在街上的黄果树底下等你”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老人正在筛选着自己喜欢的碟片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这里以前是文升的粮食交易站

现在是卖农作物肥料的地方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摩的

小时候赶场坐不上公交车

很多人会选择坐摩的

又快又能送到家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这一排卖着各种零食

小时候硬是站在这样的摊位前

大人不买丝毫不肯挪脚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老乡们来买着要下土的种子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赶场累了

最闲暇的时刻就是来茶馆坐一坐

喝喝茶打打长牌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文升李家榨油坊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这是文升开的比较早的榨油坊

现目前也是文升最大的榨油坊

里面的榨油机器也是越来越先进了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路遇一小朋友,也是贼可爱的~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文升新修的堤岸

茶余饭后来走走散散步也是十分惬意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街的另一头 ——西城街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都是些近几年修的小洋楼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临近中午

赶场的老乡在站台等着回家的车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这位老奶奶累了

顺势找了个台阶坐了下来

拿出赶场买的饼子啃了起来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文升也是《舌尖上的中国3》

川菜大师兰明路的故乡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兰大师在外面打拼多年

干出了一番事业

回到家乡给母亲重新盖了一所新房子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其实

西部射洪网在一个多月前就来过文升

专门拜访了兰明路老师

链接如下

射洪骄傲!《舌尖上的中国3》川菜大厨“兰明路”是射洪人!西部射洪网专程到央视取景地文升拜访!(点击阅读)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文升小学

现在的外操场VS以前的外操场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墙壁上面的墙皮都已经脱落了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当年的男生宿舍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那么多年过去了

教学楼的构造基本没变

只是在她的身上粉刷了一件新的衣服

让整个学校感觉焕然一新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文升中学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新修了一排教学楼

但是只要你站在这里

哪怕是你只需要看着这些照片

内心那股思恋的情愫就会不自觉地涌上来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替换高清大图

想起当年的我们

也如现在 在这里读书的学弟学妹们一样

埋头在课桌里

嬉笑在楼道里

奔跑在操场里

......

走,西妹儿带你去赶文升咯!

你们眼中的文升是什么样的?

哪些地方是西妹儿没有拍到的?

下一站你希望西妹儿去哪儿赶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