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烏審手工」特色品牌

打响“乌审手工”特色品牌

到烏審旗旅遊,除了感受清秀旖旎的自然山水、熱情淳樸的少數民族風情,還能收穫一些精巧別緻的手工藝品。面對蒙古族銀飾、刺繡、皮雕、服飾、根雕、柳條編織等多達上百個種類的手工藝製品,遊客們驚歎蒙古族文化底蘊深厚、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心靈手巧之餘,總忍不住挑幾樣帶回家。

打响“乌审手工”特色品牌

據統計,全旗現有傳統特色手工戶289家,運行良好的企業40餘家。在這片土地上,80%的農牧民掌握著民族傳統飲食的製作方法,10%的農牧民掌握著民族傳統手工技藝的製作方法。烏審旗民族傳統工藝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可以說在廣大農牧民當中蘊含著巨大的手工技能“生產力”。

打响“乌审手工”特色品牌

近年來,烏審旗抓住民族特色手工產業發展,探索實施 “烏審手工”裂變計劃,致力於用“匠人精神”培育一批“烏審工匠”,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打造“烏審手工”硬品牌,推動烏審旗傳統特色手工業“裂變式”發展,從而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目前已幫助1.2萬農牧民實現就地就近創業就業和增收致富。

“創新+” 助推“烏審手工”裂變速度

民族服飾、刺繡、雕刻、樂器和風乾肉、奶食品……“烏審手工”文化遺產的價值日益凸顯,傳統手工技藝不但沒有消沉,而是以多種姿態在現實生活裡呈現勃勃生機,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堅守中的創新,既在保留傳統底色、堅持文化特色的同時,順應歷史規律、結合新的生活方式,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將經濟效益和文化價值統一起來。“創新+”使“烏審手工”裂變開啟了“加速鍵”。

打响“乌审手工”特色品牌

如何讓過去很受歡迎但在現代逐漸失去生存土壤的手工產品,轉化為現代人生活、休閒、娛樂的實用型手工藝品?烏審旗傳統技藝傳承人中出現了不少年輕人的身影,他們技藝精湛,瞭解外界的信息,擅長根據客戶的需求組織生產,這加快了烏審旗傳統工藝實施“創新+”、融入現代生活的步伐,提升了傳統工藝的市場競爭力。

在鄂爾多斯市獨貴瑪民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烏雲蘇都正手執刻刀,凝神屏息地在已經畫好圖案的皮面上刻出流暢的線條,一件件出自烏雲蘇都之手的皮夾子、馬鞍子、掛件、腰帶及各種樣式的錢包,十分精緻,使人愛不釋手,獨特的刻法、精湛的工藝讓眾多的手工藝愛好者和商客們嘖嘖稱讚。烏雲蘇都的皮雕手工藝品都是根據客戶需求私人訂製,蒙古馬、祥雲、馬頭琴等富有“民族風”的圖案,使產品本身就是一件精緻的民族工藝品,而流行的款式又讓產品在美觀性上“又勝一籌”,烏雲蘇都的創意讓她的手工藝品供不應求。

打响“乌审手工”特色品牌

創新,也使手工藝傳承人一而十、十而千、千而萬……

在烏審旗文化產業創業園內,蒙古族刺繡傳承人額仁其其格管理著一家以刺繡為主,包括蒙古族服飾、頭飾、銀器製作以及柳條編織、民族食品製作的協會。協會叫做烏仁布斯貴,漢語譯為“巧手媳婦”,抱著對民族文化和民族傳統工藝的熱愛,以及希望更多人參與到保護和傳承蒙古族民間傳統手工技藝之中,額仁其其格創辦了這個協會,現在,協會里每個人都是“烏仁布斯貴”,額仁其其格還在不斷創新,致力於培養更多的“烏仁布斯貴”。

2012年,額仁其其格開辦了“刺繡藝人”培訓班,並任刺繡老師,現已培訓出上百名學員;2013年開始,每年額仁其其格個人組織舉辦“烏仁布斯貴”蒙古族傳統刺繡展覽比賽,比賽不僅激勵了廣大刺繡愛好者的積極性,而且給他們提供了互相學習的平臺。此外,協會還將刺繡課開到了學校,定期給小學、中學的學生進行培訓,讓孩子們從小就愛上民族文化。

打响“乌审手工”特色品牌

下一步,“烏仁布斯貴”協會將在每個街道選取一個社區進行打造,聘請手工藝技師對轄區內手工藝愛好者進行定期培訓,並積極挖掘民族手工藝帶頭人及傳承人,發展“定單式”培訓,爭取成為廣大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的主要抓手,也為民族手工藝傳承出一份力。

創新,同樣體現在 “烏審手工”裂變發展模式上。烏審旗在整合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大力推行“公司+協會+農牧戶”“基地+協會+農牧戶”“示範點+農牧戶”等產業發展模式,探索建立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民族民間工藝大師為支撐、千家萬戶為載體的產業集聚群,促進全旗民族特色手工產業跨越式發展。

此外,創新培育了融文化旅遊為一體的手工產業消費業態——烏審旗文化創意產業園。園區是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形式,集中打造的集文化創意、旅遊集散、產品展銷、文博會展、演藝娛樂、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也是烏審旗深入推進文化與旅遊、手工等業態深度融合發展的“地標性”建築。

建立長效機制 保障“烏審手工”健康發展

在烏審旗阿爸食品加工部,有一個古老的工具——石碓。瓷磚鋪就的地面,挖著一個方形的坑,裡面放著一個石臼。兩根樹丫,支起一根木杆,木杆一端裝了一塊石頭,另一端可供踏腳。阿爸食品加工部負責人沙仁達來一邊舂米一邊介紹,石碓舂米一天下來產量也就十多斤,因為費力,所以價格比較貴,是普通炒米的3—4倍,儘管慢而且貴,但顧客很喜歡,供不應求,因為石碓舂米過程中,溫度不會升高,能保留炒米本身的香味和營養。

打响“乌审手工”特色品牌

這就是“烏審手工”代言產品之一,它們講究的是原汁原味、純天然、純手工。怎樣將這些好東西變成打得響、銷得好的硬品牌,烏審旗通過建立長效體制機制,確保“烏審手工”這個牌子可持續健康發展。

建立規範標準體系。對民族傳統特色手工製作的個人、作坊、協會、工廠進行統一掛牌,按照旗級、蘇木鎮級、嘎查村(社區)級標準逐級進行評選命名,確保“烏審手工”示範戶信譽好、牌子亮。被貼上 “烏審手工”標籤的行業協會、合作社、示範戶、手工作坊、農牧戶,有著嚴格的生產操作標準,通過制度對手工生產的食品、工藝品、日用品製作過程進行規範,明確詳細操作流程,嚴格衛生安全標準,確保烏審手工產品操作嚴、質量高。

打响“乌审手工”特色品牌

建立營銷服務體系,用好用活“一區三園一基地+市場”(大學生創業實踐區,農牧業科技創業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烏審旗創新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現代化商業市場)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廣泛開展中俄蒙商品跨境展銷會、鄂爾多斯蒙古族民風民俗旅遊風情節等各種大型文化旅遊產業主題活動,大力推薦“烏審手工”產品在全旗旅遊景區、中心鎮區設立展銷店,加快推進網上展示、交流、洽談、銷售,利用淘寶、微商等平臺擴大產品銷路、拓寬銷售市場,確保烏審手工產品銷得快、贏利多。

建立扶持激勵機制,起草制定民族傳統特色手工技能傳承保護制度,用足用好信貸、財政、稅收等方面對民族特色傳統手工產業的扶持政策,在培訓場地、人才培養、經費保障、技能交流等方面制定系列優惠政策,確保烏審手工技能傳得開、傳得好。

建立宣傳引導機制,按照統一策劃、統一標準、統一管理、統一標識、統一宣傳“五統一”要求,紮實有序推進烏審手工產品營銷推廣活動,深入開展烏審手工產品展示、文化產品展銷、文化習俗體驗、文博會展等活動,利用“吉祥烏蘭陶勒蓋”“鴻嘎魯”“牧區大寨”等品牌效應持續開展“烏審手工”裂變系列宣傳活動,確保烏審手工宣傳有內涵、有價值。

打造品牌 助力鄉村振興

“烏審手工”品牌助力鄉村振興正成為“烏審手工”裂變的“主旋律”。圖克鎮梅林廟社區“婦女巧手”協會,烏審召鎮蒙根乳肉製品手工加工坊,嘎魯圖鎮農牧民奶食品作坊,無定河鎮毛布拉格“三棵柳”傳統蒙古手工餃、麵塑手工藝、剪紙,蘇力德蘇木額爾德尼巴雅爾皮藝、額爾德尼風乾肉製作示範戶,烏蘭陶勒蓋鎮石磨豆腐、手工粉條、特色麵點傳統食品……一批以傳統工藝為支撐的村落、企業和專業合作社迅速崛起,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傳統工藝企業和合作社,通過專業設計、集中培訓、分散生產、統一收購銷售等方式,帶動了農牧民通過傳承保護民族文化,在家門口輕鬆實現就業。鄉村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紅火景象,真正成為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在具體工作中,實施“烏審手工”裂變項目帶動戰略,每個蘇木鎮重點扶持3家以上民族特色手工產業示範點,創建一批“烏審手工”示範蘇木鎮、嘎查村(社區)、農牧戶、企業,細化扶持發展措施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積極實施“烏審手工”品牌戰略,全旗6個蘇木鎮分別有選擇地確定名牌產品培育目標,大力將其培育成具有烏審特色的品牌。按照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並重原則,嚴把產品質量關,穩步提高產品質量,實現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目標。加快推進“烏審手工”品牌建設,對“烏審手工”創意產品“綠色烏審logo”進行統一設計、製作、包裝,增強“烏審手工”的識別、便利、美化和增值功能,以直觀、生動的形式宣傳“烏審手工”形象,彰顯“烏審手工”的獨特魅力,使社會各界更多關注烏審、瞭解烏審、熱愛烏審。

如今,全旗289家傳統特色手工戶發展勢頭良好,阿騰莎民族金銀器具加工廠、文貢塔拉合作社、薩如努圖嘎查民族手工藝培訓體驗基地等一批頗具特色的傳統特色手工企業、合作社、基地、農牧戶正在快速崛起;“文工希禮”農畜產品、“朝日沁”奶製品、“阿爸”傳統石碓炒米、“烏仁布斯貴”傳統刺繡等一批技藝精湛的“烏審手工”產品正在搶佔市場;“烏仁布斯貴”傳統刺繡傳承人圖娜拉、巴音淖爾奶食品製作人布仁、烏審棗餅製作人阿拉騰烏拉等一批“烏審匠人”致力於傳承發展傳統民族特色優秀文化……

“烏審手工”裂變正在“發力”,在其釋放的強大能量下,文化旅遊產業活了起來,手工產業市場火了起來,農牧民富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