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绘画因珠宝而流光璀璨

珠宝因他们的流派特征而获取灵感

艺术从来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对于珠宝来说,珠宝设计师总是擅长从各类艺术门派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传世珍品,比如绘画。如果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曾经激发过作曲家无限的灵感,那么画家笔下的斑斓璀璨,同样也点燃了珠宝的艺术灵魂,就像双生的姐妹花,前者因珠宝而流光璀璨,后者因他们的流派特征而获取灵感。

名画中的珠宝掠影

那些珍藏于全球各大博物馆中的名师大作永远吸引着一批批珠宝设计师的注目,而在不少世界名画中,珠宝成为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在不同画家的作品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见证了数百年来起起伏伏、波澜壮阔的欧洲历史。

最早描绘了珠宝的画作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有关宗教的画作中,珠宝异常华丽。《根特祭坛画》可以称为世界上第一件真正的油画作品,色彩鲜明,辉煌艳丽,作品里用油画写实的笔调,精细描绘出了天使们所佩戴的珠宝,其中包括一只镶嵌有金色珍珠及绿宝石的祖母绿切割蓝宝石胸针,以及数顶镶嵌有红蓝宝石的黄金冠冕。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根特祭坛画》(Ghent Altarpiece)

15世界创作的祭坛组画,画中描绘了圣经故事,在当时开创了欧洲绘画新纪元。从画中光彩照人的珠宝可以看出当时的珠宝镶嵌工艺已经非常高超,可以娴熟地将各种色彩艳丽的宝石进行组合镶嵌。

达芬奇是否画过珠宝

列昂纳多·达·芬奇在1490年间创作的一幅侧面肖像画《戴珍珠头饰的夫人像》尽管是侧面像,但是那一丝不苟的脸部轮廓,美丽而整齐的秀发,古代贵妇的头饰上的珍珠,被他仔细地观察、研究和刻意描绘着。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戴珍珠头饰的夫人像》

列昂纳多·达·芬奇于1490年创作的《戴珍珠头饰的夫人像》,画中颈部珍珠的立体、色泽与圆润感被深度刻画。

历史上与珠宝有关de

最有名气的画作

或许是明暗分明的珠光扰乱了观赏者的心绪,又或许是女孩谜一样的眼神倾倒着众人的心,自这幅画诞生之日起,人们就没有停止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少女身份的猜测。以至于美国作家崔西·雪佛兰根据这幅名画创作了小说,英国大导演皮特·韦伯又把它拍成了电影搬上了大银幕。作为荷兰黄金时代巨匠杨·维梅尔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小小的油画,比八开纸大不了多少。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出自荷兰画家维梅尔之手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最喜欢在珠宝上花钱的贵族是谁?

可能是伊丽莎白一世,以及法国王后玛丽亚。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肖像画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到在中世纪末期英国贵族中无处不在的珍珠,无论是女王的发间、颈上还是衣裙之中,它们都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各式珍珠更是她的大爱,女王买珍珠是以“篓”为单位进行购买的,各式珍珠都是她的至爱。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伊丽莎白一世

她统治之下的英格兰是当时文化发展最蓬勃的国家之一,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均活跃于那个时期。

事实上,伊丽莎白一世所处的时期,正是珍珠的鼎盛时期,1530年后,欧洲的珍珠时代,英国王室甚至立法规定:除王室外,一般贵族不得穿戴镶有珍珠的服饰。多层叠加的珍珠长项链,则是来自于女王情人罗伯特的首创,他曾为女王设计过一条长达2米的珠链,请女王缠绕其身,表达他一生一世的守护之意。

而在《法国王后玛丽亚·德·梅迪奇肖像》中,很快可以判断出玛丽亚还在人生的巅峰时期。玛丽亚酷爱珍珠,从耳环、项链、手镯的装饰就能看出,全部使用了她所珍爱的珍珠,连王冠和衣服都镶嵌上大而鲜明的珠子。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法国王后玛丽亚·德·梅迪奇肖像》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绘画与珠宝都是那个时代微缩而美好的记录,而有不少珠宝品牌,正是从这些传统画作中寻求灵感,复刻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比如尚美推出的Joséphine珠宝系列,向这位缪斯女神(灵感来源)致敬,精心打造了30款珠宝精品,赋予皇冠新的形象,从头饰到皇冠戒指,每一款都别致新颖。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Joséphine王后画像

她戴的月桂王冠,正是由时任拿破仑御用珠宝商Chaumet制作的。

只有女性贵族喜爱珠宝?

当然不是。当拿破仑·波拿巴于1804年被加冕为皇帝时,珠宝和时装逐渐形成了夸张华丽的新宫廷风气。

于是,我们看到,在雅克·路易·大卫著名的《拿破仑加冕典礼》的画作中,新加冕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夫妇和观礼的贵族王侯及其女眷们,个个珠光生气、光彩照人,约瑟芬皇后的月桂王冠,正是由时任拿破仑御用珠宝商尚美(Chaumet)制作的,这顶被称为“约瑟芬王冠”的冠冕,后来成为瑞典皇室的传世之宝。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拿破仑一世加冕典礼(Le Sacre de Napoléon)

这幅画由法国画家达雅克·路易·大卫创作,记录了1804年在巴黎圣母院的那场闻名世界的加冕典礼。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Chaumet 重新设计的Josephine系列王冠

珠宝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对于珠宝设计师来说,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灵感,是非常讨巧的做法,不同华贵珠宝的镶嵌加上设计师的奇思妙想,让这些流芳百世的大师级绘画作品仿佛重获新生。

把绘画艺术搬上珠宝殿堂的Anna Hu

Anna Hu无疑是最喜欢从绘画作品中寻求灵感的设计师,比如莫奈的著名画作《睡莲》。Anna Hu倾心构思了十年设计的“莫奈睡莲”项链 (Monet Water Lily Necklace) 是设计师对于她20岁时度过夏天的法国莫奈花园 (Giverny Garden) 的缅怀以及对这位印象派大师的致敬。

缤纷绚烂、色彩夺目的宝石,以不规则的流线型线条垂落于胸间,仿若一条柔软却璀璨的丝巾,挺拔玉立的莲花跃然其中。阳光以浓金钻跳跃着,白钻像空气般传导时间,巧妙的粉彩颜色唯美地诠释出印象派画作光影流动之美,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巨作“睡莲”俨然以绝无仅有的珠宝艺术方式呈现。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莫奈作品《睡莲》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Anna Hu Monet Waterlily

Whitetif 莫奈睡莲项链

“我还设计过一套‘红荷套链’,我的灵感来自于张大千的《红荷图》。这是一套从中国典型古典花鸟工笔画延伸出来的作品,加上张大千的‘禅’意,设计风格带有一种东方的古典浪漫。我比较重要的另一个作品是印象派的‘莫奈睡莲’。荷花是东方的,而睡莲则是西方的。这两件作品可以说是我个人品牌的精华。”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张大千作品《红荷图》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Anna Hu以张大千作品《红荷图》为

灵感设计的项链

除了这些名画,肖像画也给了Anna Hu无尽的灵感。2000年的一天,还在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系和帕森斯设计学院修读的Anna像往常一样来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闲逛,在一幅Thomas Scully所作的维多利亚皇后肖像前她伫立良久,画面流淌的神秘高贵的气息让她深深着迷,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如果画中这个优雅的女性在现代,她会想要怎样的一副耳坠呢?几年后,已经成长为成熟珠宝设计师的Anna推出了“Modern Regina” (现代女王) 系列,数件以名画中女子命名的珠宝珍品诞生了。

印象派画家的珠宝

也许是因为宝石的各种切割本身就是在追求完美的几何形状吧,那些抽象派的画作,总能创造性地成为高级珠宝的创意源泉,方圆错落间,展现简洁抽象美。

以珐琅艺术著称的奥地利珠宝品牌FREY WILLE与克劳德·莫奈基金会合作,创作的首饰表现的是莫奈最著名的两个题材:鸢尾花和睡莲。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FREY WILLE鸢尾花系列Diva款环型手镯

克洛德-莫奈是FREY WILLE系列首饰题献给的第一位艺术家,这一系列在公司最悠久、最重要的市场——法国相当受欢迎。在原来的鸢尾花和睡莲系列中,草绿色、海蓝色、天蓝色是主导颜色,它们使花瓣的紫色和亮白色更显突出。

最新的鸢尾花设计,则采用了嫩嫩的粉色,就像莫奈花园中的花朵一般甘美香甜,娇嫩欲滴。“吉维尼”系列中,处处可以找到莫奈的身影:芳草烂漫的花与树,清澈如镜的天空与河水,光影交错的闪烁与流动的瞬息变化……这些元素绘成经典之作“吉维尼”。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梵高的《向日葵》

FREYWILLE设计师们用充满爱的情绪,在细节处采用印象派笔法,让光与景倒映在草地上、芳花中。菊花是莫奈的重要元素之一。在他的绘画之下,菊花被赋予了更多的生命。“翁弗勒尔”展现了菊花不同角度的美,FREY WILLE的设计师们选择了莫奈喜爱的红色、橘色和桃红色,以现代手法诠释了菊花新的意义。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Annamaria Cammilli alba nueva 珠宝系列

后印象派大师梵高的《向日葵》大概是画家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了,著名珠宝设计师Annamaria Cammilli alba nueva 珠宝系列项链就以太阳花为灵感,逼真写实,仿若画中花朵跃出了亚麻画布,重获新生。而Moneta的向日葵胸针则再现了梵高画作中向日葵的狂野,恣意伸展着的花瓣与动感的姿态仿佛微风拂过的向日葵,饱满的花盘展示着积极向上永不低头的生命热情与力量。

抽象绘画之花绽放

如同抽象主义画作的特立独行,珠宝设计师也擅长从画作中的独特线条寻求灵感,长短错落,各种几何形状的宝石无序排列组合,迎合了画家独特的艺术主张。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Le Grand Frisson邂逅一刻 深·心跳系列项链

尚美的Le Grand Frisson (邂逅一刻 深·心跳)系列创作灵感来源于俄罗斯抽象绘画艺术大师Kazimir Malevich (卡济米尔·马列维奇) 作品,旨在表达一见钟情的爱情,描绘电光火石的瞬间,两人第一次相遇所感受到的那种触电的情愫和怦然心动的美好。整个系列选用多种色彩奇异的天然珍稀石材为主角,以不同切割方式搭配出充满现代艺术感的摩登珠宝,实现30个无与伦比的创意,从而表达相遇的魔力和电光石火的感情。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Le Grand Frisson邂逅一刻 深·心跳系列戒指

Le Grand Frisson系列的每一枚戒指似乎被都被爱情激流中的闪耀微粒覆盖。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不对称的构造使造型更诗意,结构更抽象。通过不对称的几何设计,以比较抽象的形式,去描绘两颗心相遇时所迸发出来的火花。在这些迷人的构造中心是一两颗独特的珍稀石材,通常在主石的周边,会缀以不规则的条形进行装饰,上面镶有各种不同形状,如长方形、方形、锥形等切割组合的宝石和钻石。传达着“一见钟情”“偶遇的爱情”的概念。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Le Grand Frisson系列戒指

Dior Joailleire高级珠宝设计师Victoire de Castellane曾经引用名画家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的名画《这不是一个烟斗》作为其设计灵感来源,将超现实主义概念运用在La Bague设计中。如同艺术涂鸦般,La Bague系列将 l、a、b、a、g、u、e 七个英文字母以草写字体形成精美戒托,并于字母上镶满晶透钻石,环绕戒台中央丰润饱满的碧玺主石,衬托每一颗15克拉以上顶级碧玺的高雅与亮度。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这不是一个烟斗》

“La Bague”系列中的碧玺皆采用经典的椭圆切割,亦称“French Cut”,让宝石更显光泽、典雅及迷人魅力。由于碧玺通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密度与色轴(异色性),Victoire deCastellane 特别邀请大师级宝石切割专家为“La Bague”系列严格挑选的大克拉数碧玺进行切割处理,务求在保有最高色泽密度的同时,突显每颗宝石最夺目的浓郁色彩。

珠宝与名画的前世今生

Dior La Bague系列戒指

宝石上方被精细雕琢成一个平台及 52 个琢面;底部则细腻雕琢成60个切面,让大量的光线能够经由不同角度射入宝石,呈现碧玺极度耀眼的圆润色泽。透过 Victoire 的童心与巧思,“La Bague”系列饶富幽默趣味与艺术风尚;细密钻石流动于草写字母间,令每一件作品在指间摆动时散发隐隐波光,衬托碧玺迷人色泽。从系列名称到设计,“La Bague”系列充分展现设计师的功力与一贯的幽默——“这是一枚戒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