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里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經常聽到不少人吐槽,說現在很多合併村名起得貌似高大尚,實際上味同嚼蠟,和當年文革時期起的前進村、紅衛村什麼的一樣,經不得時代的考驗,關鍵是當地百姓不接受,光聽新名還不知道是哪個神仙埝子的。照這些鳥人起名的理念,北京那公主墳、剪子衚衕什麼的早被滅了,還讓你享受到那麼鮮活、那麼生動、那麼有內涵、那麼有殺傷力的地名呀!咱們沂南就有很多有故事的村名:母雞叫、薄板臺、拔麻、青楊行、野豬旺、黑石溝-----都代表著歷史、隱含著脈落、透射著村魂,讓人過目不忘,布稻囤也是這樣。

有的地名志上說布稻囤村在元朝就立村了,這也當不住,但目前村裡張、趙、馮、鄭幾大姓,來到這個村的歷史都不早於明末,村周圍倒有鄔、吳、邢、竹、唐等姓的墓地,但什麼時候來的,又是什麼時候沒有的,就搞不大清楚了。其中老張家是在清朝康熙年間從老蘭山縣湯家屯那邊過來的,始祖叫張泰,現在已經繁衍了14世。另外一個大姓趙家的始祖趙順德、趙順吉兄弟也是清初從趙家樓子遷過來,這是布稻囤來的比較早的兩大姓。布稻囤一帶地勢較低窪,溝渠縱橫,適宜種植水稻,先民們從祈福的角度講,給村子起名布稻囤,意思是遍佈裝滿稻囤的村,倒也別緻,在全國幾乎找不到重名的村子,比叫張莊子、趙莊子強一百多帽頭子!

從起村名這點事上看,布稻囤人腦子好使,豈止是腦子好使,簡直是心靈手巧,人人都是編織高手。在早先年,下湖幹活,儲存糧食,日常生活,離不開席尖子、摺子,離不開席、笤帚、蓋頂子,這都是各家各戶生產、生活的必需品,需求量很大。每年從布稻囤走出來3萬個蓋頂子,3萬窩摺子,135萬把笤帚,3萬3千頂席尖子。這幾樣東西,對1970年代以前的人來說,那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可對很多00後來說,這些年輕的就不知其所以然了,比如摺子,到了他們這個年代,就基本不用了。摺子一般放囤上用,旋著圈逐級打著轉張大口,最後形成了喇叭狀的怪物。有了摺子,囤底的儲存量可擴大數倍,因為摺子閒置的時候,可以象膠帶一樣窩成一個大輪子,因為他的數量級是“窩”。席尖子是沂蒙老漢三寶之一,哪三寶?蓑衣、筐頭、破席尖。大夏天,日頭火辣得象後孃的心,下湖鋤地還得騎了個晌午頭,要不不死早,你要不戴個席尖、批個蓑衣,一個時辰就讓你扒形皮。夏天最少不了的是雨,小雨來了,一頂席尖就當事,護住頭臉和肩膀;要是下大了,瓢沷似的,光度尖就不擋事了,穿上蓑衣,胳了半以上就淋不著了,你挎著筐頭子,不耽誤你幹什麼,因此叫老漢三寶。那個年代,就這五皇六月的天,你到村裡去,村裡的男人,基本的打扮就是一個短褲、一個蓑衣、一頂席尖,穿著上衣、穿著涼鞋的,那得是會說“昨晚來的”鄉鎮以上的幹部。

布稻囤人手巧,出來的活細法,產品也格外耐用。別的地方的席鋪上後,老是有刺刺欻腚,布稻囤的席子就滑溜的,讓你放心在上面打滾,就是家裡有來尿的孩子,尿上個七年八年的,也爛不了,脫碎不了,因此在布稻囤的出來的貨很是搶手,村上的人推著貨趕集趕會,向東賣到莒縣、莒南和日照,東北賣到招賢、諸城、五蓮,向西到蒙陰、平邑,向北一直到沂源、沂水,臨朐、青州,往南走的更多,跨過臨沂、臨沭、蘭陵、費縣,一直銷到東海、邳州。靠著這手藝、這口碑、這銷量,布稻囤人生活過得比周圍一般村子要滋潤不少,手裡從來不缺少零花錢。這“人怕出名豬怕壯”,在馬子市,布稻囤被馬子們惦記上了,老想過來“借”點錢花,自古以來,這錢可都是好“借”不好還的。老張家老趙家們便商量著拉圍子自保,為首舉事的大圍子頭叫張世太,家就住在村中間靠南那棵五百多年的本地槐樹北旁,圍子牆周圈是壕溝,四角有炮樓,前後左右有四門,湊錢置辦了火銃土炮。布稻囤人腦子靈光,估計在防禦上也有一手,因此,圍子一直沒被破過。

布稻囤的張家街、趙家衚衕裡,門前牆角到處是本地槐樹,年歲最久的就是張世泰家前那棵。本地槐又叫國槐,春末夏初,樹上開滿了嫩黃的槐花,結出米粒大小的槐米,到了秋裡,樹上又掛滿了一串串的槐角。按說這國槐可不是布稻囤的特產,咱沂蒙山裡的哪個鄉村、哪個衚衕沒有?一般村都是槐花、槐米摘下來曬好,交給收購的換點油錢、鹽錢,說是他們收購去當染料,以前咱八路軍、解放軍的軍裝都是用這個染的。秋天的槐角沒什麼利用價值,小孩子們摘下來,放在石窩子裡砸爛、砸粘,裡面塞上一條布溜子,團成一個雞子或乒乓球大小的蛋,等晾乾下來,那是比鐵還硬、比鋼還強、比石頭還沉,做什麼用?當流星!就和奧運會上玩的鏈球一樣,拽著布條掄幾圈,“嗖”地扔上天,能享受到親自發射衛星的快感,不過得小心觀察著,躲開它的落地點,要是不小心被落下的流星擊中,頭上起個包是小事,就怕是開洞,血流如注趴了窩。

布稻囤的人精細,人家可不這樣玩,他們發現了槐花、槐米、槐角還有一項更好的用處——炒茶、製茶,這個手藝在張永安手裡得到了發揚光大,他製作的國槐茶,香氣獨特、茶湯濃郁,喝了能涼血敗火,誰要有咽喉腫痛、拉肚子便血的毛病,一壺國槐茶下去,身體好好的了。當然,這國槐茶可不是誰能炒就炒,誰能制就制的,這裡面有秘方,隨便抓把槐角炒出來,喝上非拉肚子拉死不可。那張永安是怎麼尋思著把國槐製茶,又是如何成功製出國槐茶的呢?且聽下回分解。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老鵲窩國槐茶傳承人張琳等到依汶鎮官莊查看千年古槐生長情況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高書記家還沒開門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早上6點,在村裡美女高書記帶領下到張世同老人家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張世同可是會燕青拳的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布稻囤那棵與村並老的本地槐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布稻囤衚衕裡,到處長滿了本地槐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見到生人的孩子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村裡溝壑的水都匯聚到這,常年不幹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利索的院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衚衕裡樹前那家就是張世盛的老宅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尋找老圍子的前門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人在槐蔭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大圍主張世太的宅院,走東北門,西屋為大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小門樓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張家衚衕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曲線圈起來的就是圍子裡的村莊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這裡就是圍子老北門所在地

八百里沂蒙槐飄香之布稻囤裡

老鵲窩茶七代傳人 張世盛在巡視他的國槐園幼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