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城市记忆之《那些,株洲的公交车》(制作/谭彬)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家记忆,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的非物质遗产。它们是,一座座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替的建筑物,一条岁月斑驳的古街道,一个历久弥新的古地名,亦或是,一家伴随我们从儿童到成人的韵味老店,还是,便利人民出行的城市公交,等等这些......

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展示了它宽广深厚的阅历,也孕育了一座城市独有的个性和精神。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株洲火车站

株洲,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也是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一起看看这组株洲城市公交图,满满的都是回忆......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50年代行驶在街上的公共汽车

株洲市的第一辆公共汽车诞生于1958年,而且还是株洲造。生产厂家并非汽车制造厂,而是株洲市锻压机床厂的前身株洲市机械厂。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铝皮车是50、60年代株洲公交系统的主力

株洲市机械厂是株洲地方工业兴办最早的几个工厂之一,由几家私股合营的电器承装所和铣刀厂发展起来的,那时的全部家当也只有一座烂红炉和手拉风箱,一把老虎钳和几把锉刀。最终这台公共汽车被命名为“株洲牌”。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六十年代的燃油车(来源:株洲城建档案馆)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70、80年代,株洲火车站前的双节公交车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铰链式双节通道车

上世纪70年代,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大型铰链式通道车正式登场。这种连接而成的车辆,由于载人多、载量大,很快成为株洲城市公交主力车型,一直到二十世纪末期,才完全退出株洲城市公交线路。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踩一脚”的中巴,曾经纵横株洲市区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1997年,巴士成立时20路无人售票车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曾短暂驰骋在株洲市区的双层巴士(戴凛/摄)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株洲成为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

进入新世纪以来,株洲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走在全国节能创新前列,是“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2008年,T2路杨莉专线(来源:红网)

2009年,株洲启动“电动公交车三年行动计划”,将城区627辆骨干公交线路公交车全部电动化,既节能又环保。2011年7月,城区线路已全部置换电动,株洲成为了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市区线路票价自2011年2月1日起,统一1元(无论空调车或非空调车、跨线或不跨线)。2017年9月1日,票价调回至2元,但使用公交卡依然只需1元。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2018年5月8日,全球首列智轨列车在株洲试运行(王琦泉/摄)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2018年7月10日

Y1:石峰区政府一九郎山家园

Y2:井龙社区一恒丰小区

D172:石峰区政府一石峰区公卫大楼

3条公交线正式开通

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城有了定制公交线~

Y是园区的意思,Y1、Y2意味着株洲市首批园区公交线路。至此,石峰区田心轨道交通产业园交通圈初步形成,田心高科园200多家入园企业,区域内超10万的常住职工、居民的出行难问题得到了解决。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株洲发布 制作/谭彬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28681062

1958—2018,这组株洲公交车图片,串起了城市的发展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