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首善趙興國

榆林首善趙興國

榆林首善趙興國

口述 | 趙興國

採訪 | 果老、張榆生

文 | 曹松、郭力峰 圖 | 曹松、王成

向老人問安並落座後,我問老人今年高壽了。老人說,你看我有多大年紀?我說70歲。老人說,你實話實說。我和一同採訪的三位弟子不約而同地說,70歲。老人慈祥地笑了。你們看得不準,我今年虛歲已經85啦。細細端詳,但見老人鶴髮童顏、穿著得體、仙風道骨、氣宇不凡。老人大名趙興國,是一位正廳級離休老幹部。早在解放前的1947年,趙老不到13歲就參加了革命,成為革命隊伍中的一名少年通訊員。在退休之後投身慈善事業,創建榆林慈善協會。榆林慈善協會是緊隨陝西省慈善協會、西安市慈善協會之後,在陝西全省成立較早的市級慈善協會,也是中華慈善總會的創始會員單位之一。

我問老人,離休以後不在家裡享受生活,種花養魚,含飴弄孫,卻花費極大體力和精力,創建慈善協會,四處籌集善款,興學助教,您不覺得太辛苦了麼?您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創建並投身榆林的慈善事業?聽到我提起這個問題,趙老停頓了一下,給我們講述了他參加革命的前半生和從事慈善事業的艱難歷程。

榆林首善趙興國

1

我是1934年出生的,1947年也就是我在13歲的時候就參加了革命。那時候,榆林還沒有解放,但鎮川已經解放了,我就去鎮川縣委當通訊員。怎麼去的呢?那個時候正是解放戰爭“拔兵”。我是綏德定仙墕人。定仙墕是非常偏遠的地區,靠近黃河畔。當時家裡九口人,老大能參加勞動,可走不了;老三又太小,不能走;我是老二,在這種情況下,我就參軍了。

1947年,胡宗南進攻陝北。我記得,當時鎮川的縣委書記是一個南方人,姓李,瘦瘦的,他的名字我忘記了。他告訴我說:小趙,你年齡太小了,隨軍打仗不行。然後,他就通過組織聯繫,把我介紹到省教育廳,再通過省教育廳,聯繫到延大附中讓我去上學。那會兒延安的單位都轉移了,延大附中轉移到了山西。1948年,延安收復以後,延大附中遷回延安,不久延大附中和行知中學合併成延安中學。我是1950年畢業的,第二年回到榆林,參加地方工作。那時候的中學生非常吃香,已經就叫小知識分子了。延安中學畢業的學生也很有名氣。事實上,延安中學是專門培養幹部的學校。解放戰爭時期,西安還沒有解放。只要哪一個地方解放了,延安中學年紀大的學生就都走了,就到解放區去工作了。年紀小的學生還留在學校,基本都堅持上完了中學。

我中學畢業以後參加工作,就到了綏德,是在綏德的郝家橋村。這個村是由習仲勳重點樹立的一個典型村,叫郝家橋模範村。我在那個鄉上當了一年文書。1952年我還不到20歲,幹部群眾都叫我“娃娃文書”。雖然我個子不大,但工作態度好,辦事認真,就在1952年調到青年團委當青年幹事。1953年調到縣上,在綏德縣建設科工作。由於工作表現好,又有些文化程度,組織上就把我安排到武功農學院學習了一年。1954年回到縣上,參加農技工作。1955年調到綏德縣委合作部工作,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前都是在綏德縣委工作。1955年,我先在綏德縣農工部擔任幹事,然後擔任副部長、部長。1966年,省委提拔我當縣委副書記,但是沒有宣佈任命文件。因為那會兒已經出現混亂局面,幹部們開始接受群眾教育,我也被打成“走資派”。那時候,綏德縣凡是當權派,都像犯人一樣,被集中關在一個地方圈著。每天我們都會看海報,看有沒有你的“戲”,是哪一場?地址在哪?然後,我們每個人就戴上一個“走資派”的牌子,到那裡去接受群眾教育,批鬥完了以後就“滾”回去了,整天就是做這些事。1969年黨的九大召開後,我到1970年被解放了。

我被解放出來以後,又回到綏德縣整黨辦公室,負責搞整黨工作。1970年組織上把我調到靖邊,擔任靖邊縣“革委會”副主任,以後又擔任了縣“革委會”主任、縣委書記兼武裝部政委,就這樣一直幹到了1982年才離開靖邊,到榆林地委宣傳部擔任副職,1985年提拔為副專員。8年後,我又擔任榆林地區政協工委主任。

我一生在黨政機關工作了52年,其中包括在綏德20年,靖邊13年,地委宣傳部4年,行署8年,政協6年。這是我在職工作的簡歷。這52年我都沒有離開榆林。1998年離休以後,仍然沒有離開榆林,最後到了市慈善協會。在榆林市慈善協會又工作了12年。我的職業生涯總共64年。

榆林首善趙興國

2

我是個農民的兒子,家庭很貧寒,後來從事慈善工作也主要與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

1998年,我在政協還沒有完全退下來。當時,正在籌建榆林市慈善協會的一位女同志,叫劉秀珍,曾經擔任過榆林市民政局局長,她後來調到省上去工作了,還有一位是剛退下來的局長張鳳傑。1995年開始籌建榆林市慈善協會,1998年市慈善協會正式成立。籌備組的同志們就推選我擔任市慈善協會會長。當時,我也不懂慈善協會是幹什麼的,總的說是辦好事的,是給窮人辦事的,腦子裡只有這個概念。但具體慈善協會做什麼?怎麼做?我還是不懂。由於是好事,我就爽快地答應了。

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時候,也有企業聘我去當顧問。我那時候在榆林市還有點小名氣,不管是在基層、縣上還是市上,一輩子也沒有捱過批評,受過處分,都是組織上肯定的好乾部,我擔任比較重要的領導工作,從來也不走後門,也沒有後門可走,就憑我實實在在地努力工作。同志們選舉我擔任會長,我雖然從理論上不懂慈善究竟是什麼,只知道是為窮人辦事。我說,只要是為窮人辦事,我就願意參與工作,這樣就答應了。

我的家庭是貧下中農,在舊社會家裡的生活很苦。所以,凡是為窮人辦事,我就願意辦。剛開始做慈善工作的確非常艱難,社會上對慈善這個概念都不太清楚。慈善到底是什麼?沒有正確的認識。就說給窮人辦事,但怎麼辦?慈善協會的同志們也不清楚。1998年成立慈善協會,我一直幹到2010年,總共12年的時間,幹了兩屆。榆林市現在有14個慈善協會,包括縣上13個,市上1個。子洲縣有兩個慈善協會,一個是縣辦,一個是民辦,慈善協會大約有120多位工作人員。

我擔任榆林市慈善協會會長的這12年是怎麼走過來的呢?在離休以後,我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凡是企業聘我,我都不去,我不掙錢。我在慈善協會工作就是為窮人辦事,一心為窮人辦事。慈善協會的前12年是為榆林慈善事業打基礎的時候,我們也真的是出力了,剛開始工作很難開展。當時的捐款方式與現在不同,現在有《慈善法》在規範人們的募捐行為。那時候,我們就是動員各單位的同志們給慈善協會捐款,地委、行署領導同志帶頭,黨政機關各單位的幹部們都積極捐款。不僅如此,民營企業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們榆林慈協的募捐的基礎或支撐力量正是民營企業。在這12年,我手上一共籌資大約是5000多萬現金,其中一部分是我們跟機關募集來的,當時地委各部門、行署各部門,我都去跟領導們要錢,到哪裡去要他們都給錢。錢多的多給,錢少的少給,都支持慈善協會。領導說,要支持趙興國的事業。在民營企業方面,我們抓了幾個典型。企業辦得好的,是我們募集善款的重點。現在回想,從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黨政機關和愛心企業願意給錢,也是支持我這個人,他們覺得我是個好人,我籌集善款是為了幫助榆林的窮人。慈善協會開始就是這麼起步的。

榆林首善趙興國

那麼,籌集到的5000萬元善款怎麼花呢?我們一致的主張是重點支持教育,也就是以教育扶貧為主,創辦中小學校,資助貧困家庭的大學生。我在慈善協會工作的12年當中,我們開展的最有影響的工作之一是支持教育發展,也就是教育扶貧。一個是修學校,修建小學。我們在靖邊和綏德都新建了學校,把一個鄉的孩子集中在一起上課,最多一個學校容納了九百多個孩子。現在不多了,每個學校大概有二百多孩子。這是我們辦的一件大事,修建學校一共解決了一萬多孩子的上學困難的問題。二是資助貧困大學生,在我那會兒資助了1000多人。但是我們有一個條件,必須是一本。二本三本都不資助。一方面為了鼓勵大家努力學習,另一方面也是資金有限。那會兒這個影響也挺大。我們還資助貧困孤兒,這些全是教育部分的工作。三是解決貧困山區吃水問題,重點是靖邊、定邊白雲山區。打深井,五六百米,把水引上來。一口深井解決幾千人吃水問題。因為水質的改善,同時也解決了“定邊氟病”這個地方病。四是解決貧困,養老,助殘,撫孤,資助可憐人,以這些為主。我們當時大概有十幾個項目。

總之,在這12年裡,我們大約資助了1000多名家庭貧困大學生,創辦了幾所中小學校,尤其是在偏遠落後地區辦小學。除此之外,還資助貧困高中生,資助困難戶,救助年老的、年幼的、殘疾人、孤兒等等。如果說是重點項目的話,榆林慈善協會這前12年的扶貧濟困是以教育扶貧為主。在我的認識上,教育慈善是傳統慈善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大慈善的主要方面。貧困問題在一定角度講,還是教育問題。只有辦好教育,讓所有的適齡兒童都能上學,他們學了一技之長,不僅能逐漸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而且可以帶動一方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現在還有不少當年受到慈善協會資助的大學生畢業以後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績。

榆林首善趙興國

3

我擔任榆林市慈善協會會長的這12年有一些體會,我簡單總結了一下,就是所謂“三靠”。

| 一靠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

各級領導都非常關心民生,關心百姓的疾苦,這與慈善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我記著,有一次地委副書記正在召集召開開黨委會。我恰好去地委找當時的副書記說事情。我就跟張副書記說,能不能把會議時間讓一部分出來,讓我宣傳一下慈善?地委副書記就暫停了會議內容,把時間讓給了我。我在會上向參加會議的各位領導宣傳慈善,從慈善協會是幹什麼的,我為什麼當慈善協會會長,一直講到我們慈善協會為窮人辦了哪些事,用我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這一宣傳佔用了人家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地委領導們很支持慈善事業,我們慈善協會開會都要邀請地委書記、請行署專員,他們都會出面參加會議,這是我感覺非常重要的一點。沒有領導支持是不行的,光靠慈善協會自身的努力,局面是打不開的,這在某種程度上需要帶一點行政命令。榆林市有12個縣,這12個慈善協會成立,都是我親自和縣委書記們商量,選會長,搭班子,一個一個縣的過。這12個縣慈善協會成立的時候,都是我們親自去出席的,給他們很大的支持。

| 二靠群眾支持

群眾是誰呢?就是社會的方方面面,主要是民營企業和愛心人士。民營企業對慈善事業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持力量,社會各方面哪裡有錢,我們就去哪裡募捐。那時候,到黨政機構和企事業單位要錢,都是我親自去的。所以人們也開玩笑地說,“老趙是個討吃的頭”。我也不管你說我啥,反正我討吃要來的錢也是給窮人辦事了,又不是給我了。我覺得,慈善事業要發展,還是要靠群眾,因為群眾的力量是巨大的。

| 三靠慈善協會自身的努力

那時候,我們慈善協會是由離退休的老同志組成的,有九位同志都是地委行署的中層領導,他們是從優中選優推選出來的。說實話,當時那些離退休的老同志非常努力,我就想老同志們怎麼就有那麼大的勁呢?他們都是榆林人,參加革命工作幾十年,離退休以後不在家裡享清福,而是來到慈善協會繼續工作,大家都是想發揮自己的餘熱,做到老有所為,老有貢獻,在家裡待不住,所以就出來做好事,努力為窮人辦事。我記得當時參加慈善協會的有民政局局長,法院院長,農業局局長,經委主任等領導同志。榆林的慈善協會,就是靠這些離退休老同志開創出來的。那時候是一群老漢幹慈善,我們去北京,到中華慈善總會彙報工作。範會長說,你們改革這改革那,我看怕是要改革一下你們本身了,全是一幫老漢。我說,我們這幫老漢勁大、聽話、認真,榆林慈善工作局面都是他們開創的。現在不一樣了,慈善協會除了退下來的領導幹部以外,還招聘了一些中青年同志和大學畢業生。我看還是老中青三結合比較好,可以發揮各自的優勢。

我們那時候是以物質救助為主,從這裡弄來錢,到那裡給窮人辦事,還沒有涉及慈善文化和網絡慈善等方面的工作。包括我在內,我們這幫老同志都不為名不為利,充滿了實幹精神。慈善協會資助貧困大學生,我們都親自上門考察,一戶一戶地過,勁頭大又很團結,那種奮鬥精神、苦幹精神,真是現在想起來都覺得難忘和可貴。

當時,大家都是60多歲,不爭名不奪利,會長就是幹事的頭兒,什麼事都是親力親為,親自幹具體的工作,那會兒慈善協會才不到十個人,事情都是大家親自跑,材料親自寫。有的同志戴上老花鏡,寫材料一直到深夜。後來,我們第一次籌款就去靖邊,得到了縣領導的大力支持。那一次就募集到了30幾萬近40萬。一大包裡裝的全是票子,那會兒的錢值錢。第二次緊接著去了定邊,縣委書記、縣長對我們非常熱情,按照我們的願望,替我們做動員工作。那次又募集到三十幾萬。回到榆林又在市裡開了個會,又從企業上籌到三十幾萬,這三次籌到近100萬元善款。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信心就樹立起來了。同志們全靠實幹,不怕苦不怕累,不爭高不論低。我們參加革命幾十年,腦子裡就記著要為人民服務。我們慈善協會那幫老同志對自己要求很嚴,都是堂堂正正的做慈善,始終保持黨培養的那種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精神,真的是非常可貴。

我這12年,就是給榆林的慈善事業打基礎,真正開創局面的還是劉洪會長,他們解放思想,有開拓精神,有實幹能力,作出了非常突出的成績。現在榆林市慈善協會的工作全面鋪開了,向社區發展,向農村發展,向企業發展,物質資源、人力資源和精神資源同時開展。

榆林首善趙興國

4

我參加革命整整64年時間,對我在工作上感受最深的最有影響的有三個地方。一個是靖邊,我在那裡工作了13年。20世紀70年代,全國都在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我那時候幹工作很拼命,以至於身體受到了虧損,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那真是累人呢!第二個是行署,我在行署工作了8年,在這裡工作也為黨和政府出了很大的力,感覺工作確實很辛苦,很累。最後一個就是我們慈善協會,擔任慈善協會會長12年。不像我開始那會兒,工作靠的是一股勁兒。那會兒是摸著石頭過河,究竟怎麼搞,誰也不知道。反正是弄錢,弄了錢就給窮人辦事,就是這麼個概念。現在慈善就不是這個概念了。

榆林的慈善事業,我個人認為在全省來說不算落後的。這是因為我們這個班子好。班子好在哪兒?一是團結,二是有開創精神,能夠解放思想,現在慈善協會年輕的同志們都很不錯。慈善協會非常重視制度建設,上班下班都和市委市政府一樣,都要按時簽到,有時候你遲到或者早退了,那可不行。現在慈善工作有了《慈善法》做保障,慈善工作也上了新臺階。現在說大慈善,動員社會力量,解決社會問題。確實慈善工作要與我們的扶貧濟困、扶貧致富、奔小康,圍繞這個中心來搞。

我們榆林市慈善協會一共有五個部門:辦公室、籌資部、項目部、宣傳部、志願者工作部。有些同志雙休日都不休息,真是沒明沒夜的幹工作,而且不講價錢。特別是最近準備每年一度的95中華慈善日和99騰訊公益日,以及“榆林市慈善協會成立20週年紀念大會”,同志們的工作量很大。我認為,這些年來,榆林市慈善協會和榆林的慈善事業確實邁上了一個高臺階。這方面情況,可以跟劉洪會長詳細談,榆林市慈善協會的確是有一些寶貴的經驗。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受黨的教育、培養幾十年,離休以後做慈善就是想要老有所為,發揮自己的餘熱。就是這個力量撐著我。跟我一起工作的那群老漢,幹起工作來力量很大。哪兒來那麼大力量?大家都有信念支撐著自己,心裡裝著人民,裝著貧困群眾,才形成了這個很大的力量。前面我就說過,在慈善協會工作不為掙錢,慈善協會會長也不是當官。我記得,我當會長那會兒,從榆林到漢中,從漢中到山西,再到河北,去請香港慈善協會佛教基金會的會長。我們在漢中開完會,連夜回來跑到山西、河北去觀摩他們的活動,我們也跟著搞活動,最後把他們請到榆林來,和市慈善協會聯合開展活動。我那會兒都65歲了,和年輕人似的,連夜跑路也不覺得累。

黨培養我幾十年,我這點餘熱,不要為個人用,不要為企業用,還是好好地為家鄉人民做點善事,好事。我覺得,慈善事業是個偉大的事業,慈善事業應該由好人辦。如果誰有私心雜念,準備到慈善協會來撈錢,那他就不應該搞這個事情。如果慈善讓壞人去辦,群眾就會在心裡說這個不行。這就是一個老鼠壞了一鍋湯,到時候整個慈善事業都會受到牽連。慈善事業在人們心中是非常崇高的,搞崇高事業,自身不過硬,大家不信任,就不願意給你捐錢。榆林市慈善協會在榆林人民的心目中是值得信賴的。大家都說錢給了老趙,不會被糟蹋,能辦成事。

榆林首善趙興國

5

《慈善法》已經實施了兩年,今後的慈善工作應該在《慈善法》指導下開展工作。《慈善法》講的不單單是物質上的救助幫扶。比如在群眾當中傳遞愛心,榆林市慈善協會曾在市十中開展過“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學生們當中影響很大。用慈善愛心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從小樹立愛的思想,愛國家,愛人民,效果相當好。學生愛學校,不亂扔垃圾,互相關心,學習好的同學幫助學習差的同學,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幫助條件差的同學,從心靈深處樹立愛的思想。同時我們還在全市推廣市十中的經驗。

從範圍上講,慈善工作不能侷限在小範圍,要大範圍,就是要進一步深入對《慈善法》的宣傳。《慈善法》還遠沒有達到深入人心的程度,各級慈善組織要把慈善宣傳工作深入到社區以及機關其事業單位,深入到戶,深入到人,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人人做慈善的良好環境。

慈善工作不只是慈善協會要做,全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要做。慈善協會今後的工作主要是服務、指導、樹立典型、做大型慈善。再就是把慈善工作多樣化,比如府谷搞的農村互助會,這個模式就很好,是慈善工作具體化深入到農村的一條途徑。而且組織也要深入下去,慈善工作要全社會搞。我想這是大慈善的重要內容,要重視向這個方面發展。再比如慈善老年大學,這是一種教育形式,但這種形式要把慈善的因素加進去。社區搞慈善老年大學就是強者幫弱者,既能夠受教育,也能給其他人幫忙。所以今後的慈善工作,我估計會不斷擴大範圍,《慈善法》的宣傳要加大力度。在這個基礎上,人人搞慈善,向這個方向好好努力。

榆林市慈善協會會長劉洪對慈善事業也有很深的工作體會。比如志願者隊伍,在我手上這一點做的不夠,現在搞得很好。志願者隊伍人力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人幫人是多方面的,物質幫助只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但不是唯一的。要把人力資源、文化資源都整合起來。

現在慈善工作很有幹頭。我認為,慈善事業是黨和國家重要的事業,這個事業不僅僅是民間組織在做,事實上從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視。慈善要想在全國搞起來,就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不是任何問題都靠國家,靠政府。靠國家、靠政府只是一個方面,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們都能提高慈善意識,那我們的國家不就富強了嗎?人的覺悟不是提高了嗎?所以慈善事業是黨和政府的偉大事業,是黨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綏德縣委書記說過一個觀點被全省推廣,他說慈善協會的工作和縣委的工作到底是誰支持誰?他覺得是慈善協會支持縣委。這個經驗解決了領導認識問題。現在好多領導說事情太多顧不上慈善工作,那是他對慈善事業沒有認識到位,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慈善工作要動員社會力量,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愁。這就是支持領導的工作。慈善工作搞什麼,怎麼搞,不能停留在小範圍。現在就是《慈善法》深入人心,動員人人搞慈善。善事不僅僅是物質的東西,現在環境、衛生、教育都屬於慈善,都是做好事,都是公益事業。

榆林首善趙興國

現在同志們的認識已經很清楚,就是慈善工作可以支持黨委和政府的工作。有些事情,政府不好解決,而慈善協會可以解決。在政策和法律上有些地方還不允許的時候,慈善就可以去做。給政府分憂是從多方面出發的。現在政府購買服務,就是過去政府做的事情,交給慈善協會去做,讓民間力量去做。所以,慈善是個什麼事業,誰來做,怎麼做,需要放大範圍,不能停留在傳統方式上,也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方面,那是遠遠不夠的。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唯利是圖的拜金主義思潮,少數人不顧道德甚至違犯法律,追求金錢和物質享受。我覺得這種思想是完全錯誤的。就拿慈善事業來說,榆林全市14個慈善協會有一百多位同志,這些同志家裡有飯吃有衣服穿,他們為什麼到慈善協會來工作呢?他們不為錢,不為權,不為名,只是為給窮人辦事那份責任。我覺得,慈善事業不能就慈善論慈善,要把慈善事業和黨的事業和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繫起來。這才能密切關注慈善協會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實現人人慈善,這就是人的覺悟提高了。慈善工作的核心是愛心。如果人人都有慈善之心,社會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國家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人民就會變得越來越幸福。

採訪感言

我聽了趙老的一席話,內心深處受到很大觸動。這一代共產黨人的情懷是高尚的,勤勉的,無私的。他們在黨政工作崗位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嘔心瀝血,夙夜在公,離休以後繼續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發揮餘熱,鞠躬盡瘁。看到這為精神矍鑠、面容慈祥的老革命、老前輩,我們感到自己已經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我要跟我的學生們一起,向趙老學習,向慈善會的老同志們學習,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力量,積極投身於崇高的慈善事業,為精準脫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來源: 西北大學陝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

榆林首善趙興國

榆林首善趙興國

榆林首善趙興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