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與培養

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與培養

最佳學習心態主要由輕鬆感、愉悅感、新奇感、成就感構成。學習活動是學生有意識、有目的、有內容、有計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它是一個知、情、意、行交織在一起的相互接觸、作用和相互交流的過程。它可以分成認知活動和情意活動。而成功的學習活動往往是伴隨著最佳心態進行的。原因是在最佳心理狀態下,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就必須重視學生最佳學習心態的培養。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最佳心態呢?

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與培養

一、營造輕鬆的情感氛圍,使學生得到輕鬆感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甩掉包袱,輕鬆上陣”是良好的心理狀態。因為人在輕鬆時,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才能形成興奮,使神經細胞間傳遞信息的通道暢通無阻,思維也變得迅速敏捷,以便加速知識的接受、貯存、加工、組合及提取的進程。反之如果心理過度緊張、焦慮,必然影響大腦興奮中心的形成,從而阻礙思維敏銳反應。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與培養

一是注意營造輕鬆的情感氛圍。如:在課前適時播放一些旋律優美的音樂;課堂中間,多使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小結時,把本堂所學的重點、難點概括一下,讓學生及時做一些遊戲等等。二是保證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向全體學生,重視個別差異,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集中其注意力,激發其興趣,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輕鬆、生動形象的學習氛圍。

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與培養

二、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以美的陶冶,使學生得到愉悅感

愉悅感是積極情感的心理表現,具有主動、積極學習的傾向性,它是學習最好的誘發劑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奮劑。學習中有了愉悅感,學習起來就會興趣十足,積極主動,思維機制就會被激活,新信息就會很快被接收,貯存的信息也容易被提取。培養學生學習的愉悅感有以下幾個主要途徑:

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與培養

一是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以美的陶冶,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間對教學活動的情感能夠相互影響。使學生獲得愉悅感,促進其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這樣,師生間這種積極情感的體驗,會使教學活動向著和諧的健康的方向發展,會大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如教師演員般的生動表演和形象演示,幽默、風趣的話語,優美動聽的歌聲,優雅得體的舉止與教態,端莊大方的儀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書法等都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引發其愉悅感。二是充分體現學習的實踐性、工具性。讓學生明白“學以致用”,明確越有用越要多學,形成的良性循環。新教材的編寫充分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這一本質特點,提供了大量的生活語言素材,老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不失時機地運用情景教學,加大學生的語言實踐量,培養其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體驗到掌握運用語言的愉悅。

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與培養

三、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強化學生的新奇感

人們遇到新奇事物,發現異常現象,必然會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對它們進行觀察、分析、思考,這就容易形成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必然會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能力的提高又刺激、強化學生的新奇感。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注意設計一些新穎、奇特、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使學生主動加入探索者行列。如語文課中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立意問題,歷史、政治課中引導學生結合實際進行思考分析等。

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與培養

四、強化對學生的肯定和鼓勵,培育學生的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人們在活動中獲得成功後所帶來的情感,如愉快、精神振奮、自豪、滿足等。學生在學習時,每取得一點成績,教師如能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便會使學生有一種成就感,使他們從成功中體味努力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和進取心。研究表明:個人的成功經驗一般能提高以後的抱負水平;成就感強烈,抱負水平也就愈高。經常讓學生體味成就感,會大大提高學生的抱負水平,從而為以後的學習提供無窮的力量。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特別注重捕捉學生成功的“閃光點”,然後給與表揚、鼓勵,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我們的教學工作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最佳心態的構成與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