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名单显示出不小差距,高校委员有话说

湖南大学王双印、中南大学闵小波、国防科技大学徐昕——这是8月3日公布的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杰青”)建议资助项目申请的200人名单中,来自湖南高校的名字。

这份名单显示出不小差距,高校委员有话说

少则2人,多则也不过5人。近5年的数据显示,湖南入选“国家杰青”的数量始终徘徊难进。

入选“国家杰青”,是比较有潜力和竞争力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代表着科研的希望,是反映一个省份或一所学校在自然科学领域研究实力的重要风向标。

近期的政协云委员工作室中,多位省政协委员的值班主题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到了一流人才队伍建设话题。作为中部省份的湖南,如何破解“国家杰青短缺综合征”?“惟楚有材”怎样续写美誉?高端人才现状能否匹配科教强省战略?

“国家杰青”项目

1994年建立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要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经过24年发展,一大批“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

这份名单显示出不小差距,高校委员有话说

高端科研人才差距拉大

纵览2018年“国家杰青”建议名单,可以看到,相比往年,“国家杰青”越来越集中于各大名校和中国科学院,且越来越集中于东部省份。另一个现象是,全国有9省出现无人入选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各省份在高端科研人才上的差距愈加巨大。

湖南高校的情况是,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十余人入选相比,差距明显。与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高校各有4人入选相比,也有差距。

这一状况持续的年头并不短了。2018年3人、2017年4人、2016年5人、2015年3人、2014年2人……近5年来,或追溯至更早,湖南入选“国家杰青”总人数多年难有突破。

这份名单显示出不小差距,高校委员有话说

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吴迪看到“国家杰青”建议名单后的感受是,评选不仅不存在对地域的政策倾斜,反而体现了另一个趋势——以科研成果导出为指标,即在国际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国家需要短时间内攻破一些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顶尖人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国家杰青是一项非常准确的指标,反映出一个省份或一所学校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实力。”省政协委员、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院长何军教授认为,湖南优秀青年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都还不够,在此直观地体现出来了。

这份名单显示出不小差距,高校委员有话说

除了省与省之间的人才失衡,在省内,高校间也出现明显的巨大差距。

在近5年湖南入选“国家杰青”的17人中,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就占据了14个席位;从分布的专业领域来看,多集中于冶金、化学,如中南大学近5年共5人入选“国家杰青”,3人来自冶金专业。

这都在释放一个信号:在人才方面上,强者正在变得越来越强。

“一段时间内我们保住现在这个位置是无忧的,但想要前进名次,难度很大。”何军说,仅仅从经费预算来说,2018年,清华大学预算为269亿元、北京大学125亿元,湖南省内最高的中南大学为70亿元,“每个省、每个学校都在进步,但速度差会导致差距越来越大。”

人才放大效应需5至10年

何军的危机感还来自于与邻省高校间的对比。

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在过去3年,每年引进“青年千人计划”(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0余人,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引进的“青年千人计划”每年仅为个位数。其中,2015年,湖南仅引进了1个,湖北则有50多个。而“青年千人计划”人选正是成长为未来的“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甚至院士的有力人才储备。

何军、陈江华、曹建中、吴迪等省政协委员,都曾在省两会期间提出人才引进相关提案。

湖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被划分为B类,对吴迪的触动很大。由此,吴迪进行了深入了解,“双一流”的考核中,有一系列量化指标,真正对指标贡献大的正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人才才是稀缺资源。”吴迪感慨。

2018年,吴迪担任省政协委员后,他提交的第一份提案就是《关于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力度,人才引进和人才扶持并举的建议》。

这份名单显示出不小差距,高校委员有话说

201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

人才引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影响因素包括区域区位优势、财政投入、政策支持力度、科研整体实力等方面。

有专家指出,湖南“国家杰青”的数量问题,反映的并不是湖南当前人才引进的现状。

“我们引进一个青年人才后,要使其迈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门槛,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十余年的时间。因此,现在湖南的人才规模,体现的是约十年前、20年前,在当时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引进优秀青年人才的状况。”吴迪认为。

令委员们欣慰的是,湖南针对人才问题已出台了诸多举措,如“湖南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湖南省百人计划”“湖湘青年英才计划”“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他们表示,近些年来,尤其是2016年提出科教强省战略后,湖南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省里现在正在做的,就是在增存量。要看到放大效应,可能还需要等上5至10年。” 吴迪说。

待遇留人更要平台留人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并不仅仅是历史美誉,从一组统计数据中,可窥一二。

在2017年度的198名“国家杰青”名单中,据不完全统计,湖南籍的“国家杰青”有13人,排名全国第三;从毕业院校统计,有10人本科毕业自湖南高校。

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或更广的范围来看,比例也并不低。自1994年设立“国家杰青”资助以来至2017年,入选学者约3826人,本科毕业自湖南高校的有163人;1998年至2017年共有2298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其中本科毕业自湖南高校的有112人。

这份名单显示出不小差距,高校委员有话说

这样的数据透露出一个信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一方面湖南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培养出的高质量人才,却外流出省。

人才有流动效应在何军看来“很正常”,哪个地方有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平台,就会往哪个地方流动。

就湖南省情而言,过去的十几年,湖南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已进入全国前十,按照这一发展势头,同时,在现有人才政策下,学界相信,再过十几二十年,各项高端人才的数据,与现在相比将会有明显改善。

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是,在全国范围内的统计中,入选“国家杰青”毕业于本校占比最高的是中南大学,19名“国家杰青”中17名来自本校,占比高达90%。

何军分析,这得益于强势学科往往具有非常厚重的底蕴,有人才培养的基地,自身形成了人才培养的梯队。因此,这里的人才流失就不会明显,更可以主动吸引人才,如中南大学的冶金,湖大的化学、机械等学科就是这样。“但不是这样的优势学科,形势就相对严峻,一旦冒出一个人才,就很有可能被挖走了。”

这一现象反映出,除了省情因素,对于人才来说,最为核心的是发展空间的问题,即作为人才引进后,在这里能做什么、实验条件如何、管理制度怎样、是否能取得成果,将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对此,何军建议,应结合湖南优势学科,有意识地发展一些重点领域,给予优先支持和特殊政策扶持,做大做强后,带动相关领域和学科的发展,筑巢引凤才能主动吸引高端优秀人才。打“感情牌”,以待遇、经费、职称等硬条件留人,这是省内当前条件下,短时间内的有效方式。真正的人才往往更注重发展的“加速度”,建口碑、搭平台、保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留人的长效机制。

END

文|湘声报记者 程琴怡 实习生 刘雨涵

美编|李丽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