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冒充領事館成員,出國華僑人員屢屢被騙

“您好,這裡是中國領事館”“您有一件物品未進取”“移民局資料核對,請”……近些年,此類電信詐騙在海外華人華僑中頻頻發生,各種詐騙方法都防不勝防。如今生活在海外的同胞隨時都面面臨著各種詐騙團隊的騷擾,他們有的裝扮成領事館成員,有的冒充國內公檢法機關辦案人員,還有慈善機構等,來進行詐騙。

騙子冒充領事館成員,出國華僑人員屢屢被騙

美國南加州多名華人接到冒充中領館的詐騙電話

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防不勝防

在國外,許多詐騙團隊冒充領事館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網絡公眾平臺、郵件等方式聯繫詐騙對象,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或販毒、走私、詐騙等罪行,已被通緝並限制出境,銀行資產已被凍結,進而以配合國內公檢法機關調查為由,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際上由騙子控制的所謂“安全賬戶”。

至於抽獎、領紅包這些詐騙方式算是被用爛了,但還是有人中招。此類詐騙人群多為中老年人。大多騙子常總方法,在領獎品前一般都會叫受害人提供電話、銀行卡等信息,或先交部分保證金等。

騙子冒充領事館成員,出國華僑人員屢屢被騙

最近,在日本還出現了非法集資、賭博類詐騙案件。詐騙團伙利用人的貪念、投機、好色等心理,以“掌握內部消息”、“認識某某人物”等為誘餌,以投資、代購、賭球、等方式進行詐騙,事後立馬跑路。

“換匯詐騙”是留學生群體裡常見的詐騙方式,詐騙團伙冒充學生,通過各種社交平臺,聊天軟件散播消息,以高於銀行匯率兌換外幣消息,誘騙留學生換錢。更可怕的是,犯罪團伙利用學生賬戶來洗錢,被騙錢事小,被人當成詐騙犯就完了。

每個詐騙人員都是編劇與演員

多年來,電信詐騙已經在生活中氾濫成災,中領館、警方也一再提醒 。為什麼還有許多人員屢屢上當?難道真的是因為傻子太多?

騙子冒充領事館成員,出國華僑人員屢屢被騙

其實,對於在外國學習工作生活的華僑華人、留學生等群體,生活圈子相對狹小、同事又比較沒安全感,一接到此類電話免不了緊張失措。還有一方面,犯罪分子多為團體類,行騙常常有規劃,很難分清是真是假,導致落入犯罪分子圈套。

電信詐騙層出不窮,詐騙方式又多如牛毛,常常讓人猝不及防。萬法不離其宗,一旦涉及到錢財都應當謹慎處理。警方和中國領保官員都表示,防止電信詐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四不:不接、不聽、不看,最重要的是不能轉賬。

在所有的詐騙案中,冒充“中國使領館”詐騙案最多。據各國領事人員表明,中國駐外使領館不會通過電話或電話錄音通知當事人有文件、包裹需要領取;涉及國內的案件需要處理,不會將電話轉接至國內國外任何一家公檢法機關;不會以涉案為由安排當事人轉賬匯款到任何一家銀行賬戶。

騙子冒充領事館成員,出國華僑人員屢屢被騙

受害人收到帶有自己個人信息的虛假報告

個人信息安全尤為重要。不要對他人透露個人生日、護照號碼、身份證號碼、銀行賬號等個人信息,切勿提供個人賬戶供他人使用,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捲入電信詐騙。

想要避免此類事件發生,除了保持警惕性以外,儘量多找身邊的人進行交流,詢問意見,共同分析,採取相應的手段措施來避免自己陷入圈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