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電影背後逆向思維營銷方式你看的懂嗎?

我不是藥神,電影背後逆向思維營銷方式你看的懂嗎?相信最近很多人都看過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可以說是火的一塌糊塗,我也看過,從電影的宣傳海報上來看,很多人以為是喜劇片,但其實看完後有笑有淚,是部帶有灰色幽默的片子。但是為什麼這部片子上映後會大火?朋友圈裡很多人都會刷這部片子呢?

從影片的內容上來看,這部片子是來講述一位藥店店主從印度代購開始販藥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的故事。售賣男性保健品,生意慘淡,後來幫助吃不起天價格列寧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病人前往印度帶回來了印度仿製藥,並私自販賣,引起警方調查。後來為病人的生存而抗爭,幫助病人讓自己也脫變和成長了,被判決後在去服刑的警車上,被他幫助過的病人紛紛在沿途的路上摘下口罩為他送行。一個小人物是平凡、卑微的,但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偉大,

和一群人對抗疾病,就顯得力量強大,疾病、窮苦、法律、人情都集聚在這部片子裡,無奈而又矛盾,透露出現實中的諸多社會問題,引人深思,扣人心絃。

我不是藥神,電影背後逆向思維營銷方式你看的懂嗎?

這部劇在七月份可謂是一部佳劇,不到一週已經破15億票房,成為今年暑期爆款。

實際上,程勇的扮演者徐崢也是個商業人。他的商業之路值得我們去探討,做演員的初期,他最早是上海的一名話劇演員,在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話劇,曾獲得第十屆白玉蘭戲劇獎最佳男主角。

隨後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則是《春光燦爛豬八戒》,扮演豬八戒,在2012年時,嘗試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人在囧途之泰囧》,在拍攝初期只得到了光線投資的三千萬製作成本,這部電影卻在當年票房達十二億。後來也因為這部片子因侵權被武漢華旗影視公司告上法庭。從話劇演員到影視演員再到電影導演和監製,這其中徐崢飽含心酸。

今年,《幕後玩家》、《後來的我們》、《超時空同居》這些電影都有北京真樂道文化的出品。而徐崢則是這家公司的大股東,將自己的工作室真樂道文化傳播公司在《港囧》投資中的收益權出讓給了21控股,獲利1.5億元。於是開啟了自己的商業之路。

後來將21控股改為“歡喜傳媒”,徐崢和甯浩分別成為第二大股東。從演員到監製再到導遊,徐崢經歷了漫長之路。談起“一部電影能火,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嗎?”

徐崢說:“港囧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公路,青春懷舊等等因素。對這些類型打碎整合,應該一定會是爆款,這是我的主觀判斷。如果更加深入探討,混搭因素太多,會不會有負面效果?

影片出來後,我們讓觀眾填表,發現一些問題。但這時候電影已經拍完了,來不及調整。於是後面的營銷會據此做調整。營銷宣傳中,每一步都會有變化,需要你實時調控。比如我們做了倒計時海報、動態圖等,連續30天每天都是新的。這在傳統媒體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營銷、發行、宣傳和電影是一個整體。每一方面都做出最大努力,最後有一個應該有的成績,就是綜合成績。”

不論是電影還是其他行業都需要營銷,但不可否認,徐崢之所以能夠讓自己的作品順利進入電影行業並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除了本身的演技和實力外,還得以於其精明的商業頭腦,和對電影營銷宣傳的策略。

電影是一種無形的產品,人們消費電影是獲得某種心理感受,而一個強勢品牌必然有著鮮明的品牌標識。品牌核心價值能夠讓消費者明確、清晰地識別並記住品牌的利益點與個性,使消費者認同、喜歡一個品牌的主要力量。這就是觀眾喜歡徐崢的原因,一直演著一個不太正面的小角色,在追逐自己的利益上屢屢受挫,走向崩潰再來反轉,引發觀眾的諸多思考,並反觀自我。

我不是藥神,電影背後逆向思維營銷方式你看的懂嗎?

在電影營銷中,電影本身就是一種傳播的工具,想要與觀眾建立互動關係就得將營銷傳播進行整合運用,媒體、海報都是在宣傳,讓演員與觀眾見面,進行路演、首映儀式等也是宣傳。同時還可以在網上、微信上進行快速傳播。當一部電影的精神深入人心時,觀眾便會發自內心的為這部電影做宣傳,進行微信微博等多個渠道的好評。

無論是哪個行業的營銷,套路大致相通,電影營銷想要取得好的營銷效果,就需要將電影製作、廣告策略、市場調研、宣傳炒作、公關活動、促銷手段等有效融入,必須精確而縝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營銷傳播的整合力量,全方位進行開發,形成一種自主性和選擇性的消費行為。電影和很多行業一樣,也需要通過網絡來發展,讓互聯網來做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