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婴”专属游戏6则,爸爸陪伴的孩子更聪明!

“父婴”专属游戏6则,爸爸陪伴的孩子更聪明!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爸爸教予孩子坚毅、独立的品格,而妈妈则能培养孩子温暖、细腻的情感。在养育宝宝的过程里,有些事是一定要由爸爸来做的。

例如:

陪宝宝一起运动、游戏——爸爸有足够的活力和体能,他可以把宝宝举得高高的,换个视角体验世界,让宝宝更安全感、更积极勇敢。

带宝宝融入社交环境——妈妈的教育更家庭化,爸爸的教育更社会化。教导宝宝如何与人交往,迈向社会,一定不能缺少爸爸的引导。

让宝宝勇敢挑战——在陪宝宝玩游戏时,体验要竞争带来的成就感和挫败感,建立自信和抗挫折能力。

……

显然,爸爸的正确引导是宝宝情商发展的重要助力。不想宝宝格格不入,不想宝宝在陌生人前畏畏缩缩,不想宝宝一言不和就发脾气……各位爸爸,从今天开始,多和宝宝玩这些游戏吧!

“父婴”专属游戏6则,爸爸陪伴的孩子更聪明!

0-6个月龄玩的游戏

碰鼻子游戏

玩法:抱着宝宝面对面,在与宝宝碰鼻子的同时说出“碰”;说法的音调可以反复变换。

游戏解读:

触觉是宝宝最先形成的感觉,触摸从一开始就是宝宝与他人接触、建立感情的重要方式。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刺激,新生宝宝更喜欢人的嗓音、声音、触摸、甚至气味,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促进宝宝社交能力发育。

碰鼻子游戏既能促进宝宝触觉发育,又能训练宝宝视力和听力,有利于宝宝积极情绪的发展,能培养宝宝社交能力和语言能力。

对视游戏

玩法:抱着宝宝面对面,做一些简单的表情,如吐舌头、皱眉、微笑、夸张的嘴型等;注意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及时作出回应,如宝宝笑时,爸爸也要回以微笑。

游戏解读:

相互凝视是有效的人际关系吸铁石。而此时的TA,开始喜欢观察你,模仿你的表情和动作,这是TA学习沟通、发展社交能力的第一步,同时促进认知能力发展。

“父婴”专属游戏6则,爸爸陪伴的孩子更聪明!

7-12个月龄玩的游戏

躲猫猫游戏

玩法:爸爸用手(或毛巾)遮住自己的脸,问宝宝“爸爸去哪了”?当宝宝用手掰开爸爸的手(或掀开毛巾)时,要高兴地说:哇,找到啦!接下来,可以与宝宝轮流做这个游戏。

游戏解读:

宝宝总是密切地观察着TA喜欢的东西,尤其是与TA最熟悉的人。TA正从您的身上学习人们打交道的方法呢。宝宝喜欢和爸爸一起玩躲猫猫游戏,在互动过程中,宝宝会逐渐理解到物体恒存在的概念——即使看不到熟悉的面孔,我爱的人也不会消失。

学礼貌

玩法:根据生活场景,教宝宝使用日常的礼貌用语以及手势。如妈妈递给宝宝玩具或零食时,爸爸在一旁说“谢谢”,并帮助宝宝双手握拳,学做“谢谢”的手势;当与人告别时,举起宝宝的手挥动,并说“再见”!

游戏解读:

这个游戏有利于开发宝宝的语言技能和社交能力。与宝宝说话是宝宝口头交流能力的最佳方法,而用自己的手势回应宝宝的手势,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往来对话,并且肯定词语和手势都有意义。

“父婴”专属游戏6则,爸爸陪伴的孩子更聪明!

1-3岁玩的游戏

“打”成一片

玩法:带宝宝出去玩,给宝宝找同龄的小伙伴,鼓励TA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在与人交往这件事上,爸爸可能不如妈妈“自来熟”,但是在带孩子们一起玩上,爸爸却更有优势,比如轮流把孩子们抱上滑梯,挨个“举高高”,领着孩子们奔跑嬉戏……都是让小宝宝们迅速打成一片的好方法。

游戏解读:

对1岁以上的宝宝来说,玩伴很重要。如果宝宝羞于交往,爸爸就要“挺身而出”,给宝宝做示范啦!

不过,有些宝宝偏爱平行游戏——即与小伙伴们凑在一起,却自己玩自己的。虽然看起来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互动,但这种平行游戏是宝宝学习与他人互动的必经步骤。如果是这种情况,爸爸可别强迫宝宝哦!

过家家

玩法:通过假设场景,与宝宝进行日常交流。如假装用玩具电话和宝宝聊天,或是和宝宝一起用塑料锤子建造积木房子,又或是假装一起做晚饭等等。

游戏解读:

假装游戏是宝宝认知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培养沟通和社交技能的机会。通过假设的场景,您可以向孩子介绍新词汇和新语境。 别以为过家家是妈妈的专利,爸爸的视野和妈妈截然不同,能带给宝宝更多新奇的体验哦!

“父婴”专属游戏6则,爸爸陪伴的孩子更聪明!

情商发展是宝宝大脑发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宝宝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变得愈加“人见人爱”,一定少不了爸爸的功劳!而营养,更是宝宝大脑发育的有力支持!爸爸们在陪玩的过程中,也要记得给宝宝喂饱大脑,助力宝宝思维更敏捷,情商更出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