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我,

傅晓田,

不忘初心,

深度对话世界级领袖人物。”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没错,这位曾深入利比亚战地寻找硝烟里真相的“沙漠之花”主持《风云对话》以来访问过二百多位世界级政要。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我不想依赖运气,我要自己争取。”

越是成功的人越是努力,越是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无限大。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2016年6月,傅晓田的母校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用傅晓田的名字命名了一座花园——傅晓田花园。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这座花园未来将布满温斯顿·丘吉尔生前最喜欢的29种玫瑰,这也是剑桥大学第一座以华人女性校友命名的花园。

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肯定了傅晓田为促进女性接受教育、促进年轻人参与政治、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所做的努力。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这两块由石子路隔开的草坪就是未来的“傅晓田花园”了。“傅晓田花园”和学院院长的官邸仅仅一墙之隔,未来会作为学院花园聚会和同学们读书放松的场所。太有意义了吧!为晓田手动点赞!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对傅晓田亲自表达了祝贺,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不要忘了,晓田姐姐可是剑桥大学硕士毕业呢!但当时她居然犹豫了很久才接受offer,因为当时剑桥没有传媒专业。。。(小编要无语了,无数人在offer后边排队等着呢!)

青涩的剑桥女学霸来一波~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对于捐助剑桥的原因,女神姐姐给了大家很好的诠释: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世界再大,路途再遥远,都不要忘记初心哦~

2017年6月12日,傅晓田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内获授“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 (她可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的获得者呢!)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晓田手上拿的是“意大利之星”骑士证书,左胸前佩戴的是骑士勋章。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什么是“意大利之星”呢?

意大利授勋传统最早始于1362年。为外国人授勋的历史起源于1947年。设立之初的称谓是“意大利团结之星”,以奖励一批为意大利战后重建作出贡献的外国人或旅居国外的意大利人。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2011年勋位颁授制度改革,自此,为树立意大利国际形象起到推动作用,并且在自我事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成了新一代“意大利之星”骑士。

都有谁获得过“意大利之星”的头衔呢?

阿根廷总统Mauricio Macri

保加利亚总理 Boyko Borisov

葡萄牙大主教Manuel Castro

摩纳哥王妃 Charlene

意大利前总统Francesco Cossiga

意大利前总统Carlo Ciampi

罗马尼亚宗教思想史学家Andrei Oisteanu

美国女权及和平运动人士Genevieve Fiore

美国20世纪著名歌手Frank Sinatra

……

(小编想说:能和有如此成就的女神做同事,要抓住机会使劲儿得瑟~~)

当天也是傅晓田的生日。现场近百位意大利各界在华人士、凤凰同事还有晓田的亲友一起用中文、英文、意大利语唱了生日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优秀的人生日也跟别人过得不一样!

傅晓田将主持《风云对话》以来的经历写进了书里,在去年7月举行了新书发布会。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在内的驻华大使馆使节都出席了新书发布会。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当天晚上虽然是暴雨,但也阻挡不住这场文化交流的盛宴。

傅晓田接任《风云对话》以来,做过的高端访谈数不胜数。小馆主带你见识见识每天跟世界政要打交道是什么样的:

进入日本首相府专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专访俄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对话美国交通运输部部长赵小兰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在大马士革专访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专访伊拉克总理海德尔·阿巴迪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房间内保镖遍布每一个角落哦~

对话美国时任国务卿约翰·克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专访保加利亚总统罗森·普列夫内利耶夫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专访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这不就是那位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冲进更衣室和球员拥抱庆祝胜利的女总统嘛!!!

不止一次采访联合国时任秘书长潘基文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38层秘书长办公室里,潘基文接受了晓田的第一次专访。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简单的握手寒暄后又和他的新闻官一起再次梳理了整个拍摄流程:先在会议厅里面对面采访,然后一起进办公室,他会为我展示一些生活照片。他的新闻官特别强调,由于时间关系,在看照片的过程中就不要再问其他问题了,最后他会在我的嘉宾签名册上留言,以此结束这次拍摄环节。

谁知道新闻官的喊停手势很是突然,比预定时间早了三分之一。潘基文也惊讶地问:“这就完了吗?”正在我遗憾没机会讨论其他热点问题的时候,潘基文悄悄给我支招:“你一会儿看照片的时候再多问些吧。”

后来问的问题并不在一开始的流程表上。站在一旁的新闻官一直在不安地看手表,担心下一场活动会不会迟到。因为这是一位美国新闻官,美国的职业性导向让她对事不对人,不善于也不需要观察自己老板的反应、领会领导的意图。而另一位韩国籍私人秘书就会考虑媒体公关效果,在最后建议来一个总结性问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真是有趣!西方人讲究按章办事,而东方人“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采访时是什么感觉?会不会紧张?

当一个人全神贯注的时候,是顾不上紧张的。

采访过后是什么感觉?

过瘾!

“对话一位在大群随员、保镖簇拥下稳若泰山的国家领导人,既要展现出尽可能与之相匹配的庄重,又要在无意冒犯的前提下对其提出或立场或逻辑上的挑战——我总开玩笑说,这对脑细胞数量和血管壁厚度都有很高要求。

每次采访前,至少花两天时间阅读资料、梳理思路、寻找玄机。我希望达到的效果是既能为嘉宾提供机会表达他们想表达的内容,又能自然流畅地产生新闻节点从而切入话题讨论;在敏感议题上,要敢问、会收,既照顾节目效果,又不失外事场合必要的得体友善。”

访问过这么多世界级政要,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

“不仅发现谈话内容中的精髓,还力求读解多层次延展信息,例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领导权威、不同民主程度国家的不同媒体态度、不同宗教文明里的不同世界观、价值观……除此以外,还在嘉宾身上总结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其实很多嘉宾都有一颗平常心,他们的随和、幽默让人印象深刻。”

有一次采访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由于路上交通管制傅晓田迟到了半个多小时,那是她唯一一次采访迟到的经历。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德沃尔科维奇和他的所有随员在采访间旁边的咖啡厅里静坐着,德沃尔科维奇一个人就喝了三杯咖啡。傅晓田没有受到丝毫责难。采访后,德沃尔科维奇在留言簿上写道:“保持微笑!别再遇到交通管制了!”他还“俏皮”地反复问傅晓田:“你确定不介意我这样写吧?”(原来嘉宾也可以这么调皮~)

很多时候,嘉宾的魅力来自他们的自信、隐忍——人不知而不愠,对喜欢不喜欢的问题都用同样理性、温和、有力的方式去回应。

每天和世界政要打交道是怎样的体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