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一個完美的隱士典範

孟浩然:一個完美的隱士典範

孟浩然是盛唐詩人最年長的一位,比王維和李白大十多歲。與其說,與孟浩然同時代的詩人, 推崇的是他的詩,不如說,他們喜愛他詩歌中流露出的疏野放曠的個性和放誕的風度。

在李白寫給他的讚美詩中,孟浩然被構建成一個完美的隱士典範:“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他有一首詩《秋登萬山寄張五》,意態高華,表達了隱者的怡悅。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髮。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秋登萬山寄張五》

孟浩然:一個完美的隱士典範

隱藏在隱士標籤後的孟浩然是一個自在而真誠的人,他雖然嚮往朝廷的官職,卻未到得不到就憂愁的程度,他喜歡隱逸的生活,卻未到棄絕塵俗獨來獨往的程度,他熱愛家鄉,偶爾也要出去走一走,逛一逛。

他是一位熱情的旅行家,一位喜歡熱鬧和宴飲的鄉紳,一位高雅的詩人以及失敗的求仕者。他欣賞京城的文化圈子,喜歡東南的美好風光,而他最喜歡的,是在臨近襄陽的莊園裡過著僻靜而閒適的生活,他是一位好客的地主,出色的導遊,喜歡接待遠道而來的好友,陪伴他們遊覽本地的歷史名勝。這些角色對孟浩然來說都是相宜的。

在孟浩然的詩中,他最自然的反應是“返家”,而非尋常俗套的領悟、表示看穿世俗虛榮,誓言隱居。這種真誠不造作的姿態,是他的隱逸詩突破前人桎梏的一個內在原因。

他大半生都在當隱士,當隱士當出了名,偶爾間,見山下氣象萬千,塵心動了,去長安試了兩下,不行也就算了,回到襄陽依舊過自在日子,也沒有人笑話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