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故事:《活珠子》

明初的时候,应天府有一个富商,家财万贯,生有一个女儿,名叫莺娘。此女自幼娇生惯养,偏偏天生体弱,富商散尽金银,每天的参汤也好,鹿茸也罢,流水一样地办置熬炖,但就是不见有半点好转。

六岁那年,有个行脚僧人路过富商家中,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莺娘身子骨弱,不是没有福报,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莺娘乃是天上星宿下凡,身上不沾半点的人气儿,生受不得这红尘里的苦处。

短篇故事:《活珠子》

那富商听了这话,当即大喜,连忙奉上金银,求教这行脚僧人,应该如何是好。那僧人不受金,不受银,只从厨房接了十块大饼,装进行囊里,然后坐在庭院里的井边上,敲着破碗开始唱:

“瓮里汤,骨里肉,都向破落庙里求;

一头窄,一头空,非生非死黄白中;

多行善事自济保,莫欺良实时运穷。”

唱了两遍之后,那和尚哈哈一笑,跳进井里,消失不见了。

富商大惊失色,以为遇到了神仙,就连忙带着合家老少跪下来磕头叩拜。可他起身之后,左思右想,揣摩了好几宿,也想不通这歌谣的意思。后来还是家里的账房先生出了个主意,把这首歌抄了下来,然后在城中开粮放粥,接济贫民,并把这首诗贴在告示栏上,让人日夜吟诵,如果有人能解释诗里的意思,就奉上白银十两,布锦百匹作为酬谢。

短篇故事:《活珠子》

这么一来,能找到解诗的人,自然是好;就算找不到的话,也算是“多行善事自济保”,左右是积了德嘛。

富商一听,这个主意好啊,当即就照着他说的,开仓放粮,广济贫民。过了两三天,有个老乞丐忽然来揭榜,说知道这诗的意思。富商连忙将他请上府中询问,那老乞丐见了富商,颤巍巍地行了礼,这才说道:“好教老爷得知,那瓮里汤,骨里肉,意思就是一个容器,里面连汤带肉混着骨头一起煮着;一头窄,一头空,说的不就是鸡蛋吗?小头的那段窄,大头的那段是空心的。至于非生非死黄白中,那就肯定是活珠子了。那玩意平常没人吃的,也就是咱们要饭的,有的时候饿的狠了,去人家鸡窝里偷鸡蛋吃,有的时候偷到那种快孵化了的,也一咬牙,煮熟了往肚子里咽,里头就是没成型的小鸡,黄色是刚长出来的一层绒毛,白的就是肉和卵汤。你想啊,这一个鸡蛋,里头有肉有骨有汤,可不就是跟诗里说的一样吗。至于破落庙里求,这玩意只有咱们穷人家贱民才当个宝,你们大富大贵的老爷们,哪有吃这个的?”

短篇故事:《活珠子》

富商一听,果然大有道理,便给了那老乞丐几个赏钱,让他先去买些活珠子来试试。说来也怪,那莺娘平日里食欲不振,什么都不爱吃,偏偏遇到了这个活珠子,陡然有了精神,一口气连吃了四五个,气色都红润起来。富商大喜,立刻给了老乞丐允诺的赏金,然后专门雇佣了几个家中养鸡养鸭的农户,让他们每天供应活珠子到府上来。

就这样,莺娘平平安安地养大到了十六岁,到了该出嫁的年纪。这些年来,富商只遮掩了女儿每日吃活珠子的事情,引为不雅,羞于提及,却大张旗鼓地宣扬小时候有路过的神仙罗汉给女儿算命,说是仙女下凡,加上莺娘生得确实是国色天香,花容月貌,而且谈吐气质不俗,引来的说媒人把富商家里的门槛都给踏破了。

可富商精挑细选之后,选中的几个公子哥儿,或者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后裔,莺娘都摇头不依。富商宠爱女儿,不愿强求,眼看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急的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后来管家给出了一个主意,把莺娘的贴身丫鬟唤了过来,一番威逼之下,终于套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大小姐心中早有情郎,竟是在这富商家中从小和她一起长大的一个侄儿。说是侄儿,其实是以前跟富商一起白手发家的老仆的儿子,就在出生没多久的时候,这个老仆和富商一起出门采办,遇到了山贼,老仆舍身救主,换上了富商的衣服,被山贼当场杀死,才换来富商的一条性命。回到家中之后,富商就把他的儿子接来自己家中,当做亲生儿子一样抚养长大。

听说此事之后,富商大为恼怒。他自认对这个老仆的儿子素有养育之恩,没想到他竟然忘恩负义,勾搭自己的掌上明珠。他虽说是将这个侄儿从小照顾到大,但毕竟只是为了报谢老仆的救命之恩,实则是看不起这个家境贫寒,无父无母的穷酸小子的。

短篇故事:《活珠子》

正盘算着该怎么拆散这对小情人,恰好有一翩翩贵公子上门提亲,这公子自称姓姬,来自两广,家中也是豪商巨贾,奉了长辈的命令,来此地开拓商路,扎根家业,听说这富商家有千金待字闺中,乃是仙子一样的人物,特来求亲,更带了黄金百两,明珠十斛,绸缎马匹不计其数,作为聘礼。

富商当即大喜,立刻应允了他。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富商便假意看重那个侄儿,声称近日有一批粮食,要运往开封府,让管家带着侄儿前去护送,如果此番经营得当,便可将部分生意交给他来打理。侄儿大喜,连番叩谢,莺娘也是喜上眉梢,以为父亲终于识得了情郎的好处。

第二天一早,车队便整装待发,临行之前,这一对小情人各自伤神,依依不舍,全被富商看在眼里,心中冷笑连连,早已做了安排。果不其然,没过数日,那管家便回到家中,声称偶逢暴雨,山路崎岖,那侄儿为了护送粮食,不幸失足,连人带车坠入山谷,已经身亡了。

富商之女惊闻噩耗,悲从中来,竟当场昏了过去,醒来之后,便日日不言不语,以泪洗面。富商便暗自安排那姬姓公子上门赴宴,隐有撮合之意。莺娘虽然心伤情郎之死,但不知为何,也不再抗拒父亲安排,便这么一来二去,很快就定下了婚约,和这姬公子结为了夫妇。

短篇故事:《活珠子》

二人成婚之后,没过多久,眼看女儿小腹隆起,显然是怀上了身孕,富商更是大喜,全力扶持这个乘龙快婿在应天府扎根经商,可说来也怪,这个姬公子自从结婚之后,便对生意往来丝毫不感兴趣,只日日陪着爱妻赏玩山水,下棋听曲为乐,富商虽然心中疑惑,但眼看此人对女儿如此恩爱,心下快慰,生意之事自是不多勉强。

眼看这一日,已是怀胎六七月了,恰逢开春,应天府外一片山清水秀,正是大好春光。这姬公子便提议,带着妻子前往郊外踏青游玩,富商虽然担心动了胎气,但眼看女儿在家中闷闷不乐,早已憋得坏了,心中也是不忍,便备好马车,交代随从,务必护送好大小姐和肚子里的少爷,不能有任何的差池。

一行人便这么浩浩荡荡地上了城外山上,果然是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令人心怀大畅。正游玩间,忽然一阵黑风骤起,不知从何而来,竟卷着姬公子和莺娘腾空而去,转眼就不见了踪影,仆人吓坏了,连滚带爬地回到家中禀告。富商听闻之后,又是惊怒,又是害怕,连忙到城里佛寺之中寻找高僧大德,求问如何是好。富商平日里捐财甚多,和寺中僧人大多交好,立刻将这事情禀告给了住持,那住持掐指一算,眉头皱起,说道,此乃命中劫数,逃不掉的,劫数从何而起,便应在何处。说完之后,让富商赶紧回家,家中自有高人解答。

富商连忙驱车回家,一进家门,只见当年那个和尚坐在门口,摇头叹气,富商连忙下车,倒头便拜,问那和尚女儿去了哪儿。和尚摇头叹道,你那女儿本是天上星官,下了凡尘之后,受不得苦,贫僧给你出的一策,每日去吃那活珠子里未诞成的些许阳气颐养自身,乃是不得已而为之,虽有些许效果,但有伤天和,容易招致妖邪登门报复。所幸你家中本有一位文曲转世, 能庇佑家宅无恙,只需多行善事,本来自可平安无事。没想到你竟有眼无珠,自取祸端,现在大事去矣,且去那山崖地下,收敛了小姐的尸首吧。

短篇故事:《活珠子》

说完这段话,那和尚便消失不见了。

富商按照他的话,连忙派人去山崖下寻找,果然在天黑之后的一处石窟当中,找到了莺娘的尸首,只见她的腹中被剖开,早已空空如也,石窟旁边的地上,还留着一个未成形的婴儿手掌一样的小块血肉,好似被啃食过一般,洞中满是淋淋血迹。那姬公子却已然不见踪影了。

短篇故事:《活珠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