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程维:我们不会欺负用户,赢Uber不靠资本靠服务

滴滴程维:我们不会欺负用户,赢Uber不靠资本靠服务

近日,滴滴创始人程维接受吴晓波频道《十年二十人》采访时,回顾了滴滴6年来的发展。

在采访中,程维回应了“补贴大战”、滴滴垄断、涨价等一系列业内关注的焦点。回顾滴滴6年的发展,他直言离不开时刻保持危机感。

滴滴赢Uber不是靠资本是靠服务

谈及与Uber那场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程维看来,这是在一个市场竞争大环境下的一个必然现象。“补贴是一种竞争武器,就像七伤拳,用不好也会反伤其身,用起来要谨慎。但用不用不是你决定的,是行业决定的。”程维显得有些无奈。

程维提到当时的细节,时间回到2015年,那时正值滴滴与Uber激励竞争的时间点,程维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于是,不断归零的想法让程维提出了“祛补贴”决定。在程维看来,依靠资本进行补贴能够给对手带来压力,但是你未来还是要面对用户。如果没有更好的产品,用户最终还是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出行服务,用户仍旧不会成为你的用户。

程维表示,“祛补贴”的本质是要靠本事赢,而不是靠资本赢,而出行服务就是“本事”。

滴滴程维:我们不会欺负用户,赢Uber不靠资本靠服务

程维以日本的出租车服务举例,他称自己曾经为中国出行行业发展全球第一的规模骄傲过,但是在日本,他的骄傲感第一次受到了冲击。

在日本,当程维发现这里依然还保持着低效率的“路边招手打车”方式时,骄傲感油然而生。但他在酒店门口却发现,很多日本的出租车司机在等待订单的情况下,依然在路边站在车旁等待。并且,司机不仅戴着手套保持着双手在身前交叉的姿势,头发也是一丝不苟。实际上,他们原本可以坐在车里休息等待客人的。

程维称,正是由于见识到了更高品质的出行服务,他才再次坚定了“要把服务真正做好”的信念。程维认为,中国的出行服务,距离赢得别人的尊敬还有很多路要走。

滴滴盘子大不代表会欺负用户

自2016年收购Uber中国后,滴滴便成为了网约车市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滴滴也陷入“垄断”漩涡。

对此,程维表示,“滴滴还是面临很激烈的竞争,就是数得出来名字的平台可能都不下十家,还不断有人跳出来在打。应该说滴滴一路上都是竞争最激烈的企业。现在这个行业,可能也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几个行业之一,对吧?”

滴滴程维:我们不会欺负用户,赢Uber不靠资本靠服务

正如程维所说,网约车市场这块蛋糕实在太大,也太有诱惑力,去年开始不断有新入局者想跟滴滴分一杯羹。去年2月,美团打车开始试点南京网约车市场,今年年初与滴滴在上海展开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补贴大战。随后首汽、易到、携程、高德、曹操专车也陆续跟进,纷纷推出各自的专车出行服务,并出台各种优惠的补贴政策;主打高端豪华的神马专车也摩拳擦掌,杀入专车市场。

程维表示就“垄断”解释,“我强烈希望不仅仅是用户,更多可能是学界,也包括监管,要认真地研究互联网时代的规律,不能简单套用工业时代的规则。美国是反垄断很坚决的,但它为什么不去把谷歌拆开?不去把facebook拆开,要去思考这个背后的一些原因。”

此外,程维还表示,不会因为份额大就欺负用户。“微信大家都用,但不代表说微信份额高,它就会去欺负用户,互联网本身的精神还在为用户创造价值。这个Google、Facebook,我觉得他们的知名度都很高,但结果并没有像大家想象那样子变成一个。”程维如是说。

滴滴程维:我们不会欺负用户,赢Uber不靠资本靠服务

程维认为,未来,全球每个行业最后就剩那么两到三个平台。“搜索引擎已经尘埃落定了,电子商务两个平台正在形成竞争格局,出行平台全球会很多吗?为什么中国今天不是有无数个打车软件割据,而是一个平台,因为人在中国会流动,你在每个城市里面,不需要每个地方下载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就好了。人在全球流动的,人在东京、北京、悉尼、伦敦、里约,他也需要一个平台。而正是那个平台决定了未来几十年这个行业的话语权。”

在被问及用户反映滴滴“涨价”的问题,程维承认,滴滴打车价格确实相对前两年来说是提高了,大家之所以认为涨价,是因为以前的高补贴让用户产生“车费便宜”的错觉,补贴停掉之后,大家自然会觉得贵。前两年因为是巨额补贴,滴滴也在补,优步也在补,那时候大家已经习惯两块钱、五块钱、十块钱,就比出租车便宜很多,也能叫到车。这就是补贴带来的后遗症。

滴滴程维:我们不会欺负用户,赢Uber不靠资本靠服务

程维还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出行价格最便宜的。“你看一看,比如美国如果你叫一辆车或者去日本或者去伦敦。”

未来出行主导权属于中国

程维认为,出行行业发展的未来,除了做到“出行线上化”,通过互联网的高效性、跨地域性带来更高效的出行体验,还要实现“交通工具共享化”。

在程维看来,新能源汽车对于出行行业来说可能都不是本质的改变,但是交通工具的共享则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共享”,近些年全球网约车的快速发展为用户习惯带来的巨大改变,实际上也验证了程维的观点。

除了“出行线上化”、“交通工具共享化”两方面外,程维还谈到了“无人驾驶”。Waymo明年可能在10个城市提供无人驾驶服务,在2020年将会采购6.5万辆汽车。“无人驾驶已经不再是遥远的未来,它距离我们已经非常的近。滴滴也在积极与更多中国公司合作,不管是生产共享汽车,还是在做无人驾驶研发,目的都是为了给予用户最好的出行体验”。

在程维看来,中国有大规模的互联网出行平台、大规模的共享实践以及相对全球还不错的汽车工业基础,这些都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全世界有这样条件的国家,只有中国和美国,因此,在新兴出行领域“我们没有理由让出主动权。站在整个产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作为企业起码应该去往这个方向上努力,主导权未来应该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